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永慶寺簡介

永慶寺簡介

永慶寺位於黃海北岸,泰山腳下。它位於中國遼寧省大連開發區大李家鎮,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永清寺是壹座千年古剎,由唐代著名僧人薛於唐代所建。與禪宗祖廟少林寺遙相呼應,壹脈相承。萬佛山的達摩巖像和少室山的達摩洞相隔萬裏,卻又都是天上人間少有的。盡管歷經千年風雨的洗禮,人禍不斷,但受諸佛加持,屹立至今,守護華夏。

廟裏有棵百年銀杏。因吸取日月精華,熏香供奉,曾青翠欲滴,枝繁葉茂,形似鳳尾,頗有靈氣。然而,歷史事件是無法忍受的。1966年,壹場文革浩劫,寺廟被拆,佛像被毀,寺廟壹片荒涼;感謝佛菩薩和天龍八部的保護,炸雷了,殺了土匪,嚇了小人,保存了古寺;所以百姓稱之為“靈殿”,真的是這樣——天恒留,民福。但寺內景色難以復原,破敗不堪。因為神靈的回歸,古樹無依無靠,更奇怪的是,樹立刻枯萎死亡。1994年,該寺信徒重修古寺,這棵飽經風霜的百年銀杏樹奇跡般地變成了壹段奇聞。雖然並不茂盛,只是零星的綠色,但也告訴了我們人性的復蘇和對生命的贊美!

2006年的年輕人林恒順在這裏傳經,聽到奇聞異事,前來壹睹為快,十分驚訝。有句古老的諺語:“枯樹逢春,聖人必生”。這壹定是國家昌盛,佛教興盛的場合。於是他在2006年臘月二十八加入了寺廟的住持,重建了古老的寺廟,帶領很多人傳道,為人民祈禱。2007年2月6日下午4點左右,銀杏上空出現吉祥圖像、吉祥度母、五彩祥雲、鳳影。十步之內,甘露獨落,觀者無不驚嘆。百年銀杏在這裏枝繁葉茂,姿態優雅,宛若展翅翺翔的鳳凰。此時的華夏大地欣欣向榮,民族事業蒸蒸日上——“銀杏的復興象征著人性的復蘇和佛教的復興。

永慶寺泰山廟會於2009年被列入大連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廟會每年農歷4月27日至29日舉行,確切日期為農歷4月28日。

恒順以“以禪為根,以密為用,以教為學,以法為依,以清凈為旨”為理念,發起菩提心,以解脫世間苦難,貫徹佛陀初衷,促進世界和平,建設人間凈土為己任。還提出了“佛商文化,經典濟世,教富濟貧”的經典理念。

交通路線

1.從大連開車,走丹大高速,勝利收費站下車,經東大線去大李家,再經大正線、大成線去永清寺。2.從大連開車,走振興路進入開發區,經過金馬路-遼河路-金石路-濱海路到大李家城子村,然後左轉走大成線到達泰山屯村。

3.乘車路線:從大連火車站輕軌站(始發站)到輕軌開發區站,換乘公交車(開發區到大李家鎮專線)到終點站大李家下車,再換乘環線公交車到永清寺。坐輕軌到金石灘站(輕軌終點站)換乘公交車到大李家。

歷史傳說

據說唐朝國王李世民第四次東征時路過此地。薛將軍踏上這片聖地,屯糧練兵。此後,薛率軍打敗高句麗凱旋而歸時,又經過廟溝屯。為了紀念戰死在異鄉的將士,讓他們的靈魂超脫,永遠保持清凈,薛命人在廟溝屯的老溝裏建了壹座廟,取名“永慶”,永慶廟就從這裏開始。位於大連青泥窪橋湯山街松山寺,碑文上有這樣的記載“唐朝王政以東的僧兵來到榆林著名的古金州青泥鋪,見西南有靈氣,遂留在此建廟傳法。”根據碑文記載的重要史實:壹、唐軍中有僧兵;第二,在征服高句麗的戰爭中,唐朝攻城掠地,同時也在修建寺廟傳播佛法。松山寺是唐僧兵修建的。相傳永慶寺也是唐代僧人和士兵所建。時間大約是公元666年到公元668年,唐朝高句麗被滅,為保護政府而設立了總督安東。據當地老人說,這裏曾有薛駐軍的痕跡,如將軍的石床、飲馬槽、拴馬的馬廄等,早已被人遺忘。唐朝後期,諸侯割據,遼金崛起於宋朝。這裏沒有永清寺的傳說和遺跡。還有民間傳說,元朝時,有壹位僧人遊歷於此,帶領弟子建寺、傳經、弘法。但是具體年份的高僧名字,沒有辦法研究。據1936年(康德三年六月初三)重修永慶寺碑記載,永慶寺建於明代。清朝乾隆年間,永慶寺方丈是普世禪師。1920年(民國9年4月28日)大李家永慶寺修復碑文也記載“禪師為普世第壹”。上述兩處碑都有宇宙禪師占蔔和移廟地點的記載。遷寺時間是在清朝乾隆三年,也就是1738年,也就是230年前,這是永慶寺保留建築的實際年齡。根據碑文,第壹,永慶寺的法制應該是禪宗;第二,至少在明清時期,這裏香火鼎盛。近200年後,普世禪師布迪北遷,兩次被銘記。由此可見當時是多麽的宏大。1936年永慶寺重建題詞的作者是壹位學者,名叫楊雲存,江蘇鎮江人,1903年博覽群書。到清末民國時期,寺院住持為性法,弟子壹人。法名空,法名空。當時寺廟荒蕪,神靈雕零。到民國九年(1920年),永慶寺已初具規模。當時永慶寺壹帶分為四個姓氏:劉玉,東有孫杖;西至扁擔山南姓界;南至老廟溝南峰;道路邊界以北。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永慶寺有壹口老鐘,年代久遠,不能再用。住持集資鑄新鐘,建新石鐘塔。石鐘塔是錦州及開發區唯壹保存完好的古代石鐘塔。1935年(康德第二年),住持法與當地官員約定重修寺廟,當地賢者紛紛贊助。1935年7月21日(康德第二年)開工,1936年6月3日竣工。(康德三年)當時,寺內建築的規模,據碑文記載,“有三座佛寺供奉;前廳三塔,蔚為壯觀;更衣築暖宮護神;建壹座鐘樓和壹個消防水池。”從1920年到1936年,方丈和尚的自然法和地方德行使永慶寺恢復了相當的規模。從1920年記載永慶寺當時面積的碑文,到1936年重建後寺廟的建築規模,依稀可以看到當時這方叢林香火鼎盛的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