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周瑜心胸狹窄,所以諸葛亮讓周瑜生氣,但真實的歷史是怎樣的呢?不生氣,周瑜是怎麽死的?今天我們就來探索壹下。
建安十五年,周瑜死於巴邱。"禹扮成古裝回到江陵,卻死在巴邱,時年三十六歲."(三國·周郁傳)
曹操的重要幕僚郭嘉38歲去世後,曹操曾告訴荀攸,他的死是“中年”的,很難過。由此可見,雖然當時由於連年戰亂,平均壽命相當低,但對於有壹定地位、能享受最好醫療條件的政治軍事人物來說,36歲遠不是壹個正常的死亡年齡。其實在整個後漢三國時期,很少有人達到周瑜的地位(生前是偏將軍,南郡太守),比周瑜年輕就自然死亡。也許其中最著名的是魏明帝曹操,他死於35歲,吳景帝孫修,他死於30歲。這兩個皇帝從小在深宮中長大,在女人手裏長大。然而,周瑜在他短暫的壹生中花了很長時間在各個地方。死時距離《赤壁之戰》不到兩年,正處於事業的巔峰。
如果故事到此結束,恐怕只能感嘆大自然捉弄了人,過早地讓壹代名將退出了歷史舞臺。但是,如果我們仔細閱讀相關史料,就會對周瑜的死因產生壹些其他的疑問。
“早逝”和“猝死”在史書上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早逝可以是長期臥病在床,也可以是某個年齡段的人突然猝死。按常理來說,壹般從感染到發展到最終死亡都需要壹個過程。在整個《三國誌》的體例中,被記載為“死”或“病”的人物,壹般都可以認為是死得很安詳。就拿吳國官員羅通來說吧。和周瑜壹樣,36歲就去世了,無疑是“英年早逝”。《羅統傳》記載:“三十六歲,黃武七年卒。”但對其政治軍事活動的記載,僅限於早年在濡須帶兵討伐魏將曹仁的故事。對於羅統來說,他的死顯然不在“暴死”之列。
對於周瑜的死因,這本傳記記載“瑜以古裝回江陵,卻死於巴丘,時年三十六歲。”雖然用的詞是“病死”,但毫無疑問,這是典型的猝死。要證明這個結論,首先需要梳理周瑜去世的背景。
赤壁之戰大勝後,周瑜沒有調兵遣將,而是追擊曹操控制下的荊州。僵持了壹年多,曹駿撤退,吳棟集團控制了整個長江北岸的南郡地區。與此同時,赤壁之戰中處於周瑜羽翼下的劉備集團,趁機接收了抵抗力較弱的荊南地區,在曹操南征後再次擁有了自己的根據地。
此時,關於吳棟未來的長期發展戰略有兩種不同的想法。第壹個是周瑜等人堅持“伐蜀”,第二個是魯肅等人堅持“借荊州”。周瑜從前線回到京口,向孫權闡述了自己的戰略構想。他說:
“乞而奮進兵蜀,蜀而張虜,因待奮堅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於與將軍還在襄陽互通演習,北方亦可作計。”
孫權的反應是什麽?“使之權”是指孫權的批準。在回江陵的路上,周瑜突然去世。顯然,從當時的背景來看,誰也沒有想到周瑜在這樣的時刻死去,他的死可以稱之為“猝死”。
這不僅是我們的推斷,也是周瑜自己的認知。他在臨死前寫給孫權的信中寫道:“道患急病,昨日自愈,壹日不如壹日。”我說得很清楚,我遇到了“突發疾病”。前壹天開始治療,第二天就到了知道自己要死的地步,開始處理後事。這種“疾病”的強度真是驚人。
那麽,這真的只是壹個“急病帶走名將”的故事嗎?
我們可以閱讀壹些有趣的記錄。
如前所述,“伐蜀”與“借荊州”是江陵之戰後吳棟國內兩種不同的聲音。此時,在赤壁之戰中與周瑜同為鐵桿鷹派的魯肅,毅然提出了“借荊州”的戰略。那時候這兩種策略是不可能存在的。如果吳棟失去了南郡這個重要的後勤補給據點,單獨進攻蜀國是不現實的。實際上,周瑜死後,孫權還是向借兵荊州的劉備提出了壹起取蜀的建議。劉備的幕僚當時壹針見血地指出,“不可能超越荊蜀”,打消了劉備的疑慮。(《先主傳》)魯肅傳註,在漢晉春秋時期,就記載:
”勸留著,蘇說:‘沒門兒。大將軍神武雖然受命於世,但左貢權力很重,初來荊州,但他的善良與信任並不相往來。為平安起見,宜借之。如果妳是曹操的敵人,也不如給自己建個黨。“權從之。”
註意,當面向孫權借荊州的劉備被扣留在京口,隨後其部隊被制服,蜀被西征。雖然這裏只提到了呂範,但這實際上是周瑜伐蜀計劃的壹部分。周瑜的傳記記載:
“在準備進京見戰力時,虞書說:‘劉備的梟雄姿態,和關羽、張飛的大將,不會用很久。愚說,此計當是動以備吳,建宮,玩弄其美女,娛其耳目,以分此二人,各守壹方,使之如者,爭而攻之,大事可決。時至今日,削地換資,真是浪費時間,三家都在邊關,怕龍有性,但也不是池中之物。" "
劉備去京口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借荊州。司馬光在《資同治鑒》中明確寫道:“(備)是從義井來見孫權,求荊州巡撫。”深入武都,對於已經和赤壁之戰老大周瑜反目成仇的劉備來說,是壹次大膽的冒險。果然,周瑜寫了壹封信,信中提出了“軟禁劉備”的計劃。
應該說這是壹個很有創意的想法。軟禁劉備,不僅可以壹舉消除伐蜀路上來自側翼的威脅,還可以吸收劉備有陸戰能力的部隊,作為不擅長陸戰的吳冰的補充。但是,還是有壹些部分是理所當然的。比如以關羽、張飛、劉備的關系,讓周瑜“攻來攻去”顯然是不現實的。但總的來說,這應該是周瑜攻蜀計劃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
結果壹直運氣很好的劉備這次又賭贏了。孫權沒有采納周瑜和呂範的意見。至於魯肅借荊州之計,“權當從之”。就這樣,劉備把周瑜花了壹年時間爭取的南郡拿在了手中。這當然是周瑜不可能接受的。
根據《周瑜傳》中的記載,孫權同意魯肅借荊州的計劃與劉備留京口的計劃是同時的。此時周瑜還在江陵,尚未動身前往京口,所以會“上”去找孫權說明劉備的軟禁計劃。
這使得事情變得非常有趣。
對於借荊州之計,“權從之”,後來對於周瑜當面伐蜀之計,“權從之”。如上所述,這兩個計劃是矛盾的。那麽,孫權是不是得了失憶癥?還是孫權心太軟拒絕不了別人?
如果我們承認孫權不是傻逼,那麽我們就要註意,在權衡兩個方案的時候,孫權其實是準備砍掉另壹個方案的可能性。我們知道伐蜀的計劃其實是中斷了。然後就像偵探日本小學生說的,剩下的可能就是真相了,不管有多荒謬。
周瑜之死與孫權有關。
壹下子就拋出這個開創性的結論似乎有些操之過急,還是從其他角度進壹步論證吧。
赤壁之戰後,周瑜的名聲迅速擴大。曹操震碎玻璃悄悄寫信給孫權,說:“赤壁之戰,無愧於病魔,獨船焚而退,使周瑜虛浮。”這也能從壹個側面反映出當時周瑜名氣的威力。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對於東吳的實際統治者孫權來說,並不是壹個高興的局面。
空發論自然不合適,那就用白紙黑字的史料來說吧。周瑜與孫權之弟孫策的關系,早已盡人皆知。她們登上王位,成為了結拜母親。按孫策的說法,他們是“同角,骨肉”(《姜表傳》)。但是,這段感情背後也有陰影。
孫策東征後,周瑜壹度回到壽春,歸袁術控制,“以瑜為將軍”。但此時周瑜的“察術無果”,於是再次回到東方,受到孫策的親自迎接。有壹個很少有人思考的問題。為什麽周瑜在江東初興,萬事如火如荼的情況下,還要北歸袁術?雖然名義上是跟隨從丹陽太守崗位上退下來的叔叔商紂到壽春接受新的工作,但周瑜今年已經24歲,已經有了自己的行為能力。所以他回到壽春只能解釋為他還沒有死心塌地地效忠江東的新政權。之所以最後回到武帝,是因為他認為袁術不會有什麽成就。然後後來曹操派蔣幹去揚州勸他投。曹操不能說是壹個不成功的君主。他為什麽不北上投敵?換句話說,如果袁術成功稱王,周瑜可能不會再回江東,那麽那段歷史將被改寫。
周瑜在孫策生前,並沒有參加中央的任務,而是長期在外地作戰和防守。當時,孫策政權的中央思想中還有壹個人。後來,張昭在赤壁之戰前主張投降北方軍,導致威信大失。"文武雙全,壹個是任命趙."(《張》)在孫策被敵人襲擊身受重傷而死之前,他的遺孤對象也是張昭,而不是駐守在外的周瑜。《張趙傳》記載:“臨死之際,應依仗哥哥之力,扶持趙。”
周瑜此時是什麽反應?這部傳記記載:“五年,策劃,力統東西。於遣兵出殯,故留吳,與中國侍衛、張昭、長史等共管後事。”按時間順序,“趙引壹班人立而補”(《張》),孫權開始行使權力後,周瑜領兵回吳,顯然是超越自己身份的舉動。壹邊是年僅19歲的孫權,壹邊是周瑜的大俠,雖然史書上對“出殯”輕描淡寫,但我們不難嗅到他背後的危險。於是,周瑜進入中央,分散了張昭的部分權力。
當時才19歲的孫權當然沒有實力去改變這樣的權力格局,但這次經歷壹定在他心裏種下了壹把火。赤壁之戰後,周瑜聲名鵲起,點燃導火索,終於在建安十五年燃起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