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古代傳說中,蛇和鶴被認為是延年益壽的東西,所以它們象征著好運。據《列王紀》記載,三國時東吳宰相張昭的祖母孫氏乘獨木舟在江浦遊泳時,突然壹條三尺長的白蛇躍上了船。她詛咒妳很幸運,不要毒死我,但是妳會把它還回去,放在房間裏,妳就再也見不到那條蛇了。而鄰居看到壹只白鶴飛離張淩雲。孫氏占蔔,占蔔者告訴她,這是吉祥的,孩子應該受到重視。後來,他的孫子張兆國又被吳將軍增補為丞相。當時人們認為這裏是傳承蛇鶴的吉祥之地。
在中國古代,蛇也被視為豐收或後代繁衍的象征。特別是在南方或西南地區的青銅文化中,以蛇為主題的圖像非常普遍。如春秋時期廣西恭城出土的銅像,就有栩栩如生的雙蛇鬥蛙的連續圖案。生活在邊疆的少數民族經常用蛇作為豐收或大地的象征。如在雲南晉寧石寨山和江川李家山發掘的古滇人墓葬中,經常出土蛇形文物。有以蛇頭為柄的青銅鏟,也有以蛇身為柄的青銅劍。手柄頭部是張著嘴的蛇頭,極為傳神。至於大量出土的以鳥獸為題材的青銅扣,都是用纏繞成線圈的長蛇裝飾。在壹些展示祭祀、祈福新年等場景的貝類容器蓋上的立體群雕中,也有長蛇。尤其是在壹座雲南王墓中,出土了西漢中央頒賜的金印,印文為“雲南王印”,印鈕也被鑄為曲線扁平的金蛇,成為雲南王高貴地位和權威的象征。
在漢代畫像石和畫像磚的圖像中,伏羲和女媧的神都被描繪成蛇身蛇尾,或手捧日月(有人認為是太陽神和月神),或手執規矩和矩,有時其下部的蛇尾被描繪成龍尾。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出土的唐代帛畫中,群星環繞的伏羲和女媧的蛇身和蛇尾緊密交織,呈現出神奇的藝術造型和後人的期待。
漢畫中和的女媧不是蛇就是龍,這可能表明在中國古代,龍和蛇往往被視為壹個整體,有時蛇被視為象征皇帝的聖物。傳說漢高祖劉邦在秦末經過鳳溪大澤。魯豫的大蛇擋住了去路,拔劍要殺大蛇。然後路過的人看到壹個老婦人對著蛇哭泣。她說這條蛇是白蒂的兒子,他剛剛被路過的赤帝的兒子殺死了。之後,老婆婆就消失了。上述在西漢時期流行的傳說,為漢高祖劉邦奪取政權塗上了壹層神奇的色彩,同時表明當時人們習慣用蛇來象征帝王。
在壹些古老的傳說中,蛇也被視為名將的化身。比如《晉書》裏就有壹個神異的傳聞,說西晉滅的名將杜預,在荊州因為醉酒變成了壹條蛇。這個故事表明他是超人。在後世,人們不再用蛇作為皇帝的象征,而只用龍作為皇帝的象征,尤其是明清兩代。
在以蛇為主要形象的古代文物中,常見的有以下兩項:壹項是玄武,代表北方,其形態是龜與蛇交織在壹起,後來成為北方真武大帝的神。今天,武當山仍有壹尊明代鑄造的玄武銅像。第二種是12點(12陳)代表過去時間的動物是蛇,在隋唐陶俑中常被塑造成蛇頭的形狀。
在古老的傳說中,有許多關於蛇精把人變成男人或女人的故事。《續尋神》中所描寫的太原士人娶妻故事中的蛇精都是男人,《伯》中所描寫的唐代故事中的蛇精都變成了美女,但都以恐怖悲慘的結局收場。只有流傳於民間的白蛇傳,留下了忠貞愛情的動人故事,長期以來為中國人民所喜愛,並被編成戲劇、電影、舞蹈表演和成人繪畫,至今仍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