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水節:全國各地懸掛國旗,沐浴佛僧,向長輩灑水,祈福。因此,人們也稱這個節日為“潑水節”。作為泰國的新年,潑水節有許多美好的寄托。壹是感恩,感謝和突出做好事的人,對社會有益的人;二是對祖先的忠誠;第三是記住自己對家人的責任;也有對佛教和僧侶的贊美;最後,還有主張善良慷慨的人。壹年壹度的潑水節於每年4月13日至15日舉行。傳統的潑水節,早上的第壹個儀式是祈禱,晚輩排隊向長輩致敬,希望得到長輩的祝福,來年好運。這三天,全國都很熱鬧,各地都在舉行大型慶祝活動和“潑水節小姐”選美活動。在曼谷的大街小巷,當地人和遊客擠在壹起,潑水互賀,尤其是在炎熱的天氣,淋濕可以消暑。潑水節期間,曼谷潑水最熱鬧的地方是大皇宮附近的皇家場廣場。水槍,口罩,水管都在戰鬥。有的人不僅全身濕透了,還被“掛”了起來,就是白色的爽身粉塗了壹臉。全國最值得去的地方是清邁。潑水節是有趣、吉祥和快樂的。
水燈節:這是泰國人民中最有意義和最神秘的節日。它在每年泰國歷的12月15日晚上舉行。在雨季之後的這段時間,泰國是壹個河水高漲,明月當空的美好季節。泰國慶祝水燈節最熱鬧盛大的地方是素可泰城,素可泰王朝的古都,水燈的發源地。古城裏有壹座古廟,坐落在湖中央的壹個島上。節日期間,市民和遊客聚集在這裏放水燈。慶典以水燈設計和水燈小姐選美比賽開始,同時還有身著盛裝的大象、馬匹和花車的遊行,讓人仿佛回到了古老的素可泰時代。遍布全國的泰國壹年壹度的loi krathong,迷人而充滿浪漫氣息,人們愉快地度過這個節日。傍晚是羅伊卡通的美景,人們紛紛來到各條河流和港口放水燈,河流和河流的燈光星羅棋布。青年男女深情,女人祈求壹個丈夫,男人期待壹個美麗的伴侶。而廣大民眾則感謝天地之神、水神在過去壹年中賜給他們可食用的水,並對投入江河的汙穢表示悔恨,祈求罪赦,祈求康寧幸福生活。
春耕節:五月是泰國壹年壹度的春耕節。泰國民族自古以來就是壹個農業國,農業人口至今仍占泰國人口的80%左右。因此,全國都把這壹天視為盛大的節日,國王、王室成員和政府領導人都會出席在曼谷王家田舉行的春耕節儀式。並宣布這壹天為國定假日,以示隆重。泰國的春耕節始於素可泰王朝,歷代都隆重舉行,壹直延續至今。這是壹個祈求風調雨順、農業豐收的節日。春耕節的前壹天,國王和皇室成員先去玉佛寺主持佛事,十信和尚念誦吉祥經。然後國王在春耕儀式上向農業大臣贈送了聖水、禦戒和禦劍。與此同時,第二天要參加春耕大典的“耕官師傅”和“四仙女”也到玉佛寺拜玉佛,接受國王的祝福。“主耕官”是農業部長,“四仙女”分別是農業部的農林女科學家。國王給的聖水是用來在“四仙女”儀式前沐浴的。春耕節當天早上7點半,由婆羅門帶領的“梨官大師”、“四仙女”和古樂隊從玉佛寺出發。在“四仙女”中,有兩個載金載銀的籃子,裏面裝滿了王宮裏最好的國王種子。樂隊壹路演奏到王家田典禮會場,等待國王的到來。大約八點鐘,春耕節的儀式開始了。起初,國王和王後點燃熏香和蠟燭敬神,然後主要的莊稼漢敬神並祈求占蔔當年的降雨量。三塊白布被用來預測降雨量。第壹塊有壹米長,表示雨量多,高原豐收,低地歉收。第二塊布壹米五十五,預言雨量充沛,水田豐收。第三塊布半米長,預測降雨量少,低地豐收,高地歉收。主犁官畫了壹塊布,估算了當年的降雨量和收成。降雨占蔔結束後,兩頭聖牛被帶到國王面前打粉,然後聖牛、耕官大師、四仙女和婆羅門帶領的古樂隊開始修煉。耕官師傅趕著聖牛松土、耕田、播種、覆土三遍,四仙女隨後撒下40公斤稻種。培育結束後,聖牛被帶到皇家婆羅門占星的占蔔平臺上,選擇大米、玉米、綠豆、芝麻、草、水、酒等七種食物,預測這類食物在當年的大豐收。如果選擇草稿和草,象征雨水充沛,風調雨順;如果選擇吃酒,象征著交通便利,經濟繁榮。春耕節儀式結束後,國王給去年各省水稻產量最高的農民和最好的農業合作社頒獎,春耕節儀式結束。這時,在王家田圍觀的數千千千人擠到廣場上,撿起播下的稻種。壹些孩子將采摘的大米高價賣給來自偏遠地區的農民,他們將大米種植在自己的田地裏,以期好運和豐收。“每年的春耕儀式都很盛大,有著濃厚的泰國風情,吸引了很多國內外的民眾和遊客前來觀看。
佛日:“佛教節日”的簡稱。佛教稱為“四齋日”,泰國稱為“佛日”。每月有四個佛日,分別在泰國農歷上半年的初八和十五,即初八、滿月、二十三和月末。全年有***48個佛日,其中最重要的佛日是農歷3月15日的馬家堡節、6月15日的維薩卡普節和8月15日的阿沙加哈普節。那時,佛教徒會去佛教寺廟舉行儀式。那壹天禁止殺戮和賭博。
佛誕節:泰國傳統的佛教節日,每年在泰國歷3月15日舉行。如果是閨閣之年,就改成泰歷4月15日。在泰語中,萬佛節被稱為“紮都隆加山尼巴”節。相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在泰歷3月15日首次向自願前來集會的1250阿羅漢宣講教義,故稱為四方聚會。泰國佛教徒,信奉小乘佛教,把這次聚會當作佛教創立的日子,進行隆重紀念。泰國的佛教徒早在大城府王朝時期就開始紀念佛誕。到曼谷王朝國王五世時,政府開始舉行慶祝儀式,並於1913年將這壹天定為節日,成為泰國人民的傳統佛教節日。政府還舉行了慶祝佛誕的儀式,國王本人也出席了。萬佛節當天上午,泰國男女老少帶著鮮花、香燭、布施到附近寺院布施、燒香、拜佛。在萬佛節上,壹些善男善女仍持五戒或八戒,以示對佛教的虔誠。
三寶佛節:泰國三大佛教節日之壹。每年泰歷8月15日,也就是泰國暑假的前壹天,是“阿莎·沙哈蔔節”。“Asha Gehapcha”來自巴利語,意為“八月祭”。泰國華人稱這個節日為“三寶節”,因為這是佛陀出家後第壹次布道的日子。有第壹個佛教弟子的日子;世界上出現第壹個和尚的那壹天;也是佛教“三寶”(佛、法僧)全部齊備的日子。本來這個節日是沒有儀式的。1961年,泰國僧伽(僧團)作出決定,要求佛教徒進行儀式,經政府和國王同意,將其定為重要的佛教節日。全國各地的佛教徒、佛寺屆時都會進行守戒、聽經、誦經、布道、巡燭等儀式。
夏節:又稱坐住節、夏節、雨節,是泰國最重要的傳統佛教節日,每年在泰國歷8月16日舉行。夏季節日在泰語中被稱為“Copanza”。該詞來源於梵語,意為“進入”,“爬撒”意為“雨季”和“雨季”。夏節起源於古印度僧侶和尼姑在雨季被禁止和平生活的習俗。人們認為,如果妳在泰國日歷的8月16日至11月15日外出三個月,妳應該在寺廟裏冥想並得到支持。這個時期被稱為多雨和平時期,僧尼禁止外出。泰國政府規定將有壹個全國性的節日來慶祝夏季節日,這樣人們就可以參加慶祝夏季節日的活動。僧人要在夏祭前打掃寺院和寺院。夏節當天,全寺僧人舉行夏定儀式,念誦佛經和“窮必在此寺三個月”三遍。然後和尚壹般會向和尚坦白自己的錯誤。事後,寺院和僧侶交換鮮花和香燭,互相致意,懺悔。儀式結束後,僧侶們開始靜下心來學習。在夏季節日的早上,普通人壹般會去寺廟給素食,除了新鮮的飯菜和菜肴,還有傳統的糕點和香蕉葉。同時提供蠟燭、甘蔗水、糖、牙刷、牙膏、肥皂、浴巾等生活用品。並制作壹個可以不出門燃燒三個月的巨大蠟燭,和鑼鼓壹起送到寺廟裏,供僧人守夏節時使用。晚上,人們手持鮮花和點燃的蠟燭,在寺廟裏舉行盛大的蠟燭巡邏儀式,觀察夏季節日的活動達到高潮。夏季節日期間,許多善男信女會出家三個月,或每天聽和尚念經,或在家守佛教八戒,以示對佛教的虔誠。
謝夏節:泰國農歷的11月15日是泰國每年的謝夏節,也稱夏節、雨節、住競節等。它是泰國重要的傳統佛教節日之壹。此時,三個月的夏季居留期滿,僧侶們就可以恢復正常的郊遊了。這壹天,老百姓在寺廟裏舉行盛大的大齋,聽和尚念經。人們把佛像從佛寺裏搬出來,放在壹個可移動的小亭子裏。佛像裏有壹個和尚的碗。眾僧手捧僧碗跟在佛像後,坐成壹排的信眾男女將布施放入僧碗中。施舍素食餐主要包括米飯、菜肴、香蕉粉糯米團子和Yata椰子葉團子。曼谷金山寺齋戒時,佛像從金山寺搬到山下齋戒。此外,在謝夏節期間,人們還要給和尚穿衣服,守夏和尚的衣服,並投黃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