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雲南旱災的歷史
1.1古雲南氣候
1.2 14世紀以來雲南幹旱的發展
二、成因分析:雲南大旱是什麽原因造成的?
2.1大氣環流異常?
2.2水利設施基礎薄弱?
2.3全球變暖?
2.4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復雜的地質構造影響?
2.5森林覆蓋率?
第三,雲南幹旱加劇的歷史就是天然林被砍伐消失的歷史。
3.1雲南古森林
3.2明清至民國時期的森林砍伐
3.3解放後,大躍進式的毀林“大煉鋼”運動和“以糧為綱”的毀林運動。
3.4改革開放後以“發展經濟,引導群眾盡快脫貧”為借口毀林致富。
3.5 21世紀初,毀林植樹運動是“堅定不移地發展林紙壹體化產業”
3.6當前破壞天然林的戰役:“改造雲南省6000萬畝中低產林的號角吹響[40][41]改變“唯樹不富”的局面。”
第四,世界上類似的案例
動詞 (verb的縮寫)反射
5.1生態科學知識薄弱
5.2數字指標遊戲成績的危險性
5.3利益集團劫持媒體和政策
六、世紀警報:本世紀末雲南壹半以上將變成沙礫沙漠。
七、解決之道:走向生態文明。
7.1理念創新:樹立生態文明的世界觀
7.2政策轉變:轉向可持續發展政策
7.3生態農業和林業:建立生態農業和林業模式,防止水土流失。
7.4社會矯正:倡導簡單經濟的綠色生活方式。
八。參考
壹、雲南旱災的歷史
縱觀雲南歷史,我們會發現,近年來雲南連續三年幹旱並非偶然事件,而是明清以來,尤其是21世紀初,旱情逐年加重,最終導致了前所未有的三年大旱。
1.1古雲南氣候
歷史上,雲南氣候溫和濕潤。雲貴高原大部分地區年平均降雨量約為1,100mm,雨量充沛。“不缺泉水,雨水充足”[2]。滇南是熱帶雨林氣候,氣候更加濕潤。雲南的土壤主要是赤紅壤和山地紅壤,由於地處溫暖濕潤的環境,風化淋濾作用強烈,鐵遊離度高,使土壤呈現紅色[3]。雖然每年都有明顯的雨季和旱季之分,但很少有嚴重的幹旱。東漢末年有壹次全國範圍的大旱,但沒有益州(雲貴川)受災的記載[4]。
1.2 14世紀以來雲南幹旱的發展
雲南明顯的幹旱始於明清時期,從14世紀以來雲南水旱災害頻率表(頻率:年次)[4](P25-29)(表中災害數據截止於1990)。)從表中可以看出,自14世紀以來,水旱次數增加,洪水次數從百年7次增加到57次,幹旱次數從15次增加到61次,其中百年幹旱次數在第四世紀為18次,第五世紀為15次。17世紀32次,18世紀29次,19世紀35次,20世紀61次;水旱災害頻率從4.55年壹遇發展到0.77年壹遇。“最頻繁的水旱災害發生在20世紀”。隨著時間的推移,災害的數量與日俱增,其頻率也趨於增加[1]。
自雲南有氣象記錄的1961年以來,雲南年降水量呈減少趨勢。半個世紀以來,年降水量減少了39mm,減少率為-8mm/10a,夏秋季減少趨勢比春、冬季更明顯。最顯著的例子就是西雙版納的年降水日數從20世紀50年代的每年270天銳減到目前的150天。年霧日由180天減少到30天,明顯改變了過去濕潤的熱帶雨林氣候[5]。
進入21世紀,雲南幹旱更加頻繁和嚴重;
2001:接近史上“最大旱”。
2005年:近50年來最嚴重的幹旱。
2006年:20年來最嚴重的幹旱。
2009年:50年壹遇的大旱。
2010:百年不遇的大旱烤焦了雲南。
2011年:遭遇局地持續幹旱的雲南25縣降水量至少破紀錄。
2012:雲南旱情持續加重。
二、成因分析:雲南大旱是什麽原因造成的?
2.1大氣環流異常?
大氣回流異常的主要原因是厄爾尼諾現象,也稱厄爾尼諾流,是太平洋赤道帶大面積海洋與大氣不平衡引起的壹種氣候異常。通常每2-7年發生壹次。厄爾尼諾的整個過程分為發生期、發展期、維持期和衰減期,壹般持續壹年左右,使風向和洋流發生逆轉。所以不能解釋雲南幹旱逐年加重的現象。更何況它不能解釋連續三年的幹旱,因為厄爾尼諾現象不可能連續三年出現。
2.2水利設施基礎薄弱?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明清以來雲南日益嚴重的幹旱與明清以來水利設施建設的日益增多成正比。顯然,水利設施基礎薄弱不是幹旱的原因。相反,水利設施越多,幹旱越多。另外,抗旱和大力開發利用地下水也不是長久之計。過度過度開采還會導致地下水位持續下降,地表幹旱荒漠化。壹旦地下水枯竭,土地沙化嚴重,壹切都晚了[6]。
2.3全球變暖?
數據顯示,自1961有氣象記錄以來,雲南年平均氣溫壹直呈上升趨勢。到2010,49年來雲南年平均氣溫上升了0.74℃,其中年增暖率為0.015℃/年[5]。雖然有壹定的聯系,但從歷史上看,比如侏羅紀時期的氣溫比今天高3攝氏度左右,但侏羅紀是地球歷史上最潮濕的時期之壹[7]。因此,全球變暖不是雲南幹旱的主要原因。
2.4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復雜的地質構造影響?
雲南地處北回歸線附屬的副熱帶高壓區,北回歸線經過的地方大多是廣袤的沙漠:北非的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島的魯布哈裏沙漠、小內瑟特沙漠、印度半島的塔爾沙漠...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可能預示著雲南的氣候註定是幹旱的,但古代的雲南以溫暖濕潤的氣候著稱,直到最近壹百年,尤其是最近十年才逐漸轉向幹旱。是什麽原因造成的?
2.5森林覆蓋率?
雲南歷史上森林覆蓋率極高,宋代以前滇西北為70%,滇南為90%。森林覆蓋率下降緩慢,但清中葉以前仍在70%左右[1],到1935下降到50%,50年代初為47%,70年代為24%[8]。顯然,歷史上雲南幹旱的增多與森林覆蓋率的逐年減少有明顯的關系。森林覆蓋率越低,幹旱越多。氣候幹旱不是原因,而是結果,因為沒有植被,白天地表溫度急劇上升,空氣向上上升,雲和潮濕空氣無法進入,被掃出了區域[9]。
但改革開放後,官方公布的森林覆蓋率從2005年的40.8%上升到2010 [10]的47.5%,2009年恢復到49.9%,20165438+1月甚至達到52.93%。官方覆蓋率52.93%,學者發現谷歌地圖顯示不到30%[12])。然而,幹旱仍在逐年加重,甚至加速變得更加頻繁和嚴重。結論是改革發展後,隨著森林覆蓋率的迅速增加,旱情會迅速加重?
那麽,新增了哪些森林呢?從2000年開始,西雙版納建膠300萬畝,膠林面積從111600畝增加到1500畝。在與緬甸、老撾接壤的瀾滄江沿線,中國壹側的原始森林幾乎消失,不顧條件種植橡膠樹或其他經濟樹木。中國科學報2065 438+02 2月報道:目前,在占據中國橡膠半壁江山的西雙版納,很多村莊自來水被切斷,井水幹涸。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學者表示,對西雙版納徑流資料的研究發現,即使在降雨量非常少的年份,熱帶雨林也有明顯的持續地表徑流,而橡膠林則頻繁斷流[13]。廣金集團APP(中國)公司於2002年9月進入雲南省,計劃引進以案樹為主的2750萬畝速生豐產林,建設雲南歷史上最大的森工項目——林漿紙壹體化項目[14]。林業界學者早已達成共識,人工純林容易導致水土流失、病蟲害加重、生物多樣性消失、森林火災增加等壹系列問題,雲南大面積種植人工案樹林讓科學家們憂心忡忡[15]。
事實上,橡膠樹和案樹在原產地的自然森林中對生態沒有危害。真正造成水土流失的是為了種植橡膠樹、案樹林等人工經濟林而砍伐山地原生林,“把林地裏的灌木、雜草、蕨類全部砍掉,整地施肥,使用化學除草劑”,徹底清除地表的植被[16], 甚至“煉山”(煉山是人為控制的)它是人們在采伐跡地或宜林地上用火燒清林地進行造林的壹種營林措施[17],完全破壞了該地區的天然山地森林生態系統,地表植被的根除和整地翻耕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18]。 由於“不適宜在貧瘠的土地上種植案樹[20]”,森林長期被破壞的荒山貧瘠,土層薄,在這些無林荒山上種植案樹等經濟林經濟效益低,於是投資者將魔爪伸向林地,提出了所謂的“中低產林改造[21]”。實際上,經濟效益不高的所謂原始次生林和其他物種豐富的天然山地植被,已經被鏟掉了[16],取而代之的是速生豐產林和物種單壹的經濟林。這種借口下的所謂“植樹造林”、“中低產林改造”,對山地原生生態系統的破壞甚至比單純砍伐天然林還要嚴重,砍伐天然林後仍保留灌木、草本和樹苗。只要保護好天然次生林,就可以逐步恢復,但是種植速生豐產林,就把區域內的天然林物種全部消滅了[16][17][18]!若幹年後會被依次砍伐,消耗土壤肥力,成為真正的荒山。加劇了本世紀雲南更加嚴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態惡化。是近年來雲南旱情越來越嚴重的原因之壹。事實上,迅速增加的人工林面積和“中低產林改造”面積,大多是雲南山區天然林生態系統遭到徹底破壞的地區,所以這也恰恰是近年來雲南“森林覆蓋率”迅速增加,旱情也迅速加重的原因。
據中科院謝衍博士介紹,人工純林之所以被稱為“綠色沙漠”,是因為這類森林的植物種類極其單壹,無法為大多數動物提供食物或適宜的棲息地,因此森林中的動物非常稀少;二是森林地表植被很差,保水能力很差,幹燥易發生火災;第三,這種森林的生物多樣性水平極低,因此生態非常脆弱。沒有天敵控制害蟲,很容易讓致病者遭受災害,造成大面積的破壞。植樹造林曾經是中國毀林的精神寄托和借口。所謂“伐壹木使十木”,實際上在壹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國森林資源的極大破壞和退化。造林反映了我國自然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嚴重問題,如管理部門既是管理者又是最大受益者[22]。
事實上,天然原始森林和原始次生林的面積正在縮小。除了壹些人跡罕至的險峻山地和保護區,雲南的原始森林被砍伐的差不多了,現在已經到了歷史最低值。目前雲南現存的所有原始森林可能不超過3萬平方公裏!那還不到雲南省總面積的8%[23]!與幹旱增長趨勢成反比,說明幹旱增加的根本原因是原始森林的砍伐。
原中國科學院教授龍永成報道:“2010年3月下旬的壹天,我走過雲南哀牢山之間的原始森林。哀牢山是中國西南地區最重要的原始林區之壹。當時正值西南百年大旱。然而,走進森林,我看到的卻是完全不同的景象:山澗潺潺,猿猴在林中回蕩,鳥兒載歌載舞,百花齊放,處處充滿生機。幹旱在哪裏?真的有百年壹遇的大旱嗎?在同壹片藍天下,已經幾個月沒有下雨了。哀牢山和災區為什麽反差這麽大?”此後,他們分析了西南五省超過654.38+0.3萬平方公裏的面積。經過半年多的努力,研究結果表明,每個單元中自然保護區的百分比越高,幹旱地點的數量越少。當自然保護區面積百分比達到20%時,幹旱位置幾乎為零[24]。
原始森林(所謂過熟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態系統之壹。原始森林維持自然環境,通過控制降雨和蒸發來調節天氣,維持地球的生態平衡[25]。森林會向空氣中釋放大量凝結核(離子,尤其是負離子)產生雲(空氣中有大量的水汽,只有附著在凝結核上的水汽才能成為可見的水汽雲),這樣在重力作用下(凝結核上附著的水汽越來越多)和天冷的時候就能下雨。森林植被上面的濕度接近海洋上面的濕度,特別是當沿海森林植被好(50%以上),水汽輸送路線沿線有足夠的森林(30%以上)時,他很容易將大量的海洋水汽輸送到內陸深處等沙漠地區!原始森林不僅僅是壹棵高大的樹,而是壹個綜合的生態系統,包括動物和植物之間的食物鏈關系。在原始森林中,壹個物種的衰退可以影響其他物種的生存,這在熱帶雨林中更為突出。人們破壞原始森林後,即使人工補植大量森林,也無法彌補被破壞森林的生態影響[26]。另壹方面,原始森林下有厚厚的腐殖質層和土層。下大雨時,腐殖質層像海綿壹樣吸收大量雨水,然後慢慢滲入土壤和地下,成為地下水。枯水期緩慢放水,防洪抗旱能力強。
雲南熱帶和亞熱帶原始森林的脆弱環節在於維持高水平的物種多樣性。即使不砍伐叢林,如果其生物多樣性水平降低,也會導致壹些地區的生態退化。
原始森林被砍伐後,壹是腐殖質層容易被風吹動,被雨水沖走,保水能力變弱。如果進壹步用來種植農作物和經濟林,剩下的灌木和草本植物就會被清理掉。“通過深挖開墾,將雜灌木全部清除,抑制雜草生長[18]”,使土壤裸露,進壹步加速水土流失,土層變薄,逐漸發生石漠化。下雨意味著洪水,不下雨意味著幹旱,這是壹個悲劇。
雲南是中國喀斯特地區石漠化危害最深的省份之壹。石漠化的形成往往經歷毀林-開荒-水土流失-裸巖即石漠化三個階段,其中不合理的人類活動是主要誘因。如果不及時治理西南地區的石漠化土地,按照目前的推進速度,25年後其規模將翻壹番。雲南省水土流失面積已達654.38+0.4萬多平方公裏,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37%,每年流失土壤5億多噸。根據中國工程院的分析,在全國石漠化現象最嚴重的貴州、雲南、廣西三省,按照目前的推進速度,25年後規模將翻壹番,如果不在百年內及時治理,壹半的土地面積將成為石漠化[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