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詩經,後稱詩經,包括“賦”(周、魯、宋宗廟祭祀歌)、“雅”(貴族創作的歌詩)、“風”(十五個國家和地區的民歌、詩),編有2500年至3000年前的歌詩305首。這是中國第壹部由口頭文學轉化為書面文學的詩集。它被稱為中國文學的源頭,與希臘史詩、莎士比亞戲劇並稱為世界三大古代文學名著。孔子不僅對這部詩集的歌詩進行了收集、整理、校勘,還進行了正音(正音)和規範語言的處理。在《論語》中,有他教學生讀詩的記載,也有他用詩和說詩的記載。
(2)書:《尚書》又稱《經》,是夏商周三代的歷史檔案。《尚書》是古書,始於堯舜,止於東周。它是我國最早的政治史料匯編,記錄了距今4000年至2600年間的多項政治活動,涉及政治、軍事、哲學、宗教、法律、地理、歷法等諸多領域。它是研究古代史不可缺少的歷史文獻。根據舒威的記載,《尚書》共有3240篇,經孔子整理後得到120篇。據《韓曙文藝誌》記載,漢代有文獻65438000余篇,魏晉南北朝時已失傳。現在流傳下來的只有58篇,其中虞書5篇,夏樹4篇,17尚書,周樹32篇。
③易經:即《易經》。本來是壹部占蔔用的書,但是裏面包含了豐富的哲學思想,還有很多社會史料和文學資料。孔子不迷信鬼神,也從不占蔔。五十歲時,他鉆研《周易》,發現其哲學價值。《論語》第十七章記載:“子曰:加我幾歲,五十而學易經,故無大事。”他在讀易的時候,曾經寫過《三絕》。據說為了解釋《易經》,他寫了《易經傳》,探究其哲學內涵。孔子是第壹個把《易經》作為哲學來讀和講的學者,從而確認了這份文獻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
(4)《禮記》:又稱《禮記》,實指《禮記》17篇。(後十三經中的三禮指的是儀禮、周立和《禮記》。《李周》為戰國所撰,《禮記》是漢代編纂的壹部禮記文集。這17篇都是周禮儀的詳細記錄,記錄了婚禮、冠、喪、祭的過程和具體安排,保留了我們民族原始禮儀的壹些元素。“儀禮”是孔子弟子從事祭祀活動的基礎,其部分成分被傳承到現代祭祀活動中。
(5)嶽:又名。孔子特別喜歡音樂,他也精通旋律。他認為音樂的作用是陶冶人的情操,激發人的情感。如何運用音樂,不僅關系到人的意誌,而且影響到社會風氣和民族氣運的興衰,所以他強調壹些音樂,堅決反對壹些音樂。景悅是他推崇的音樂的總譜,也有壹些理論上的解釋。到了漢朝,景悅已經失守。
(六)《春秋》:《春秋》原是魯國史官大事記的名稱,孔子按順序整理編輯了《魯國誌》和《十二年誌》,記載了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81 * * 242年的各國歷史事件1800余件。因為孔子編纂的這本書,這個時期在中國被歷史分期稱為春秋時期。孔子把它作為教材,這是當時的近代史教材。它用魯時代來記錄這個歷史大變革時期各個國家發生的事件。這些書都是原始記錄。經後人考證,記載的天象符合現代科學計算,再與出土文物和他國史書考證。筆記可以作為可靠的史料。孔子編纂《春秋》不僅僅是照搬各國史家的筆記,也不是簡單地記述歷史事件,而是“以敘述為代”,在記述中表現了他的政治觀點。司馬遷《史記》中說:孔子“以為在過去的242年中,他為了成就王的事業,看不起天下,貶了皇帝,退了諸侯,請了大夫。”後人把書中所表達的政治思想稱為《春秋大義》;他的工筆,有褒有貶,稱為“春秋筆法”;《春秋》的寓意和筆法對後世影響深遠。《春秋》正文簡單,最長的筆記只有23個字。讀《春秋》,必須有《列傳》和《實錄》的解釋和補充,才能看懂。流傳較廣的傳記有《春秋左傳》(簡稱《左傳》)、《春秋公羊傳》和《春秋谷梁傳》,後人將這三部春秋傳記收入十三經。
學者孔丘整理修訂了上述六種古籍,為中華民族保存了珍貴的古代文獻,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孔子是中國古代第壹個在整理古代文獻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專家。
教師用這種教材教學生,用詩作作文和語言的教材,用書作政治的教材,用易作哲學的教材,用李作禮儀的教材,用嶽作音樂的教材,用《春秋》作近代史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