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唐、宋、明、清四代的增建擴建,太昊伏羲陵規模達到375畝,分為內城、外城和紫禁城。城墻有9英尺高,上面有城垛。
墓園內有許多廳堂亭臺,綠蔭覆蓋,錯落有致,五彩繽紛。從南到北依次為九龍壁、五毛門、戴宇橋、易道門、先天門、太極門、鐘鼓樓、田童堂、任賢堂、太史門、八卦臺、陵園門、伏羲陵、蓍草園。古柏、松木、挺立、方磚和古石,色彩斑斕,每壹棵樹和石頭都有古風。
蓍草花園
蓍草花園在陵墓後面80步處。蓍草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狀脈,互生,形狀類似艾蒿。莖高約壹米,春季開白色或粉色花朵,深秋枯萎,春季再生。因好草園蓍草茂盛,又有壹些淵源,此園被列為準陽八景之壹,人稱“蓍草春榮”。
雅雅在解釋“國”字時說:“草長命長,故字隨。”《博物誌》說:“妳壹千歲,有三百莖,所以知吉兇。”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引用孔子的話說:“蓍草言其課。”老人年紀大了,經驗豐富了,當然懂得多了。
伏羲采蓍草畫八卦,稱為“以蓍草畫卦”,蓍草稱為“神蓍草”,說蓍草占蔔可以預知吉兇。還說蓍草世界罕見,只生長在這裏和山東曲阜的孔廟裏。皇帝每次派官員來這裏祭祀,都是拿蓍草回去當憑證。因為人工倡導,這草很神奇,價值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