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舉例說明中國文化競爭力的表現?急!!!

舉例說明中國文化競爭力的表現?急!!!

論中國文化的魅力

易經是中國文化的最早積澱。易經源於中華民族的氣質文化。在《易經》之前,中華民族還處於性情感知階段。用易經把這些感受用中國的漢字和中國的特殊符號(陰陽、六十四卦)記錄下來,落實了中國性情文化的基因。我們的祖先先有了對自然的觀察和思考,對性情的觀察和思考,對文化運作的思考、實踐和思考的結果,才有了易經。易經的形成基本是這樣的:先有情,後有陰陽柔,再有變,再有八卦形,再成為最早的易經,再演繹成六十四卦,再成為上下卦,最後成為最終的易經。

張岱年先生說:“周易是宇宙的代數”。這是非常合理的。易經使模糊的、想象的東西沈澱下來,使象、意、氣、自然成為可見的形式,可以推導出來。其道理相當微妙,其正確性可想而知。易經其實講的是氣質、性格與文化、情感與場景、思維與環境的關系。這種關系是基於壹個基本的概念,即陰陽。陰陽(符號化為陰陽)是《易經》解釋事物的第壹步。第二步是對立統壹,概括了事物矛盾的兩個方面,剛性、美醜、強弱、大小;第三步演繹轉化,由外而內,使外在的、物質的、物化的東西向內轉,由我們的感覺感知,由我們的心靈感知,由我們的心靈感知,層層轉化;第四步,從形到勢,再從勢到氣,讓那些外在的、認知的東西轉化為可以融入內心的東西,逐漸從形到象,從象到意,從意到氣,再到性,“性”就是看到根本的東西。

從上面可以看出,陰陽的區別、對立的統壹、由表及裏、由形及勢、由勢及勢的變化,使得整個思維系統形成,思維的符號、路徑、轉換都壹壹實現,最後可以從中產生無窮的變化。這就是易經為中國人形成的獨特思維方式,壹種形象的思維方式,壹種網絡的、立體的、系統的、變化的思維方式。如果說文化是壹種具體的發展,那麽《易經》就意味著意義、接受和抽象的表達。易經給出了中國文化未來的發展方向。這種氣質的發展方向應該是周期性的,波浪式的,螺旋式的。

毫無疑問,《易經》是中華文明史上壹部內涵深刻、影響廣泛、歷史悠久的古籍。易經被譽為“群經之首”和“大道之源”。千百年來,《易經》以其外在的魅力(奇特的結構形式和象征形式)和深刻的內涵(永恒的智慧和復雜神奇的運行機制)吸引著人們在各個領域對其進行研究和應用,形成了龐大的《易經》研究體系。

歷經幾千年的滄桑,《易經》成為中國文化的根,它的品格和精神深藏於中華民族的國民性之中。易道註重陰陽結合,剛柔並濟,崇尚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在五千年文明史中,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長期經受無數劫難,渡過難關,從衰退中恢復過來,不斷發展壯大,與我們民族對易道精神的時代把握密切相關。

以《易經》為基礎,形成了中華民族後來的所有文化形態。其中,儒道思想是其主要形式。

中國的傳統文化壹直以儒家和道家思想為主。當然,這兩者都可以追溯到《易經》,易經為他們設定了基本的精神,也就是氣質和意象。佛教雖然傳入中國,但除了某個朝代被個別統治者所逼,從未成為中國文化的主流。因為“佛教”追求的是完全脫離情感的靈性,這與中國的性情文化相悖。相反,中國人的氣質和文化要求情感上的完美。即使中國人“信佛”,也要有中國人自己的信佛。大多數人燒香拜佛,求菩薩加持,正是出於世俗目的,與佛教棄世的精神和教義相悖。本來觀音菩薩在佛教體系中是落後的,但壹個奇怪的現象是,觀音菩薩在中國更受歡迎,甚至超過了佛陀。在中國人眼中,觀音被描繪成女性形象,盡管事實並非如此。這壹切都源於中國人對“善良”和“悲傷”的中國式情感訴求:將這種情感外化為女性形象似乎更合理。達到氣質後,中國人的精神境界不會再上升,不會上升到沒有情感的“純精神”境界。中國人的氣質夠含蓄夠寬廣,甚至已經蔓延到生活的任何壹個方面,花鳥蟲魚琴棋書畫,都可以寄托性情,陶冶人生,但似乎沒有必要再加壹個“神”在裏面。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麽基督教在中國壹直不流行,因為中國人似乎不太關註所謂的“上帝”和基於上帝的所謂“信仰”。“上帝”和中國人的氣質和文化是沖突的。

但“道”是最符合中國人氣質需求的。道家要求人與自然達到高度的統壹和無我,這是情感的最高境界。《道德經》雲:人應地,地應天,天應道,道應自然。而自然塑造了中國的氣質文化。《道德經》也說:對立,道之運動;弱者,利用道。又雲:善如水。總之,老子精辟地揭示了辯證統壹、極端矛盾、矛盾相互轉化、事物發展運動、剛柔並濟等這些深刻的哲學思想,用更簡單的語言發展了《易經》的艱深理論。當然,我們的後代還是覺得很深奧。毛澤東寫了著名的《矛盾論》,這是壹脈相承的,並得到了發展。我們壹直認為是黑格爾和馬克思提出並發展了這些哲學理論。其實他們已經晚了2000年,只不過是用更簡單的文字重新描述了壹遍。

那麽,儒家思想呢?如果說家是人與自己、人與自然的壹種情感紐帶,儒家則是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壹種情感紐帶。儒家規定了人與人之間所有的情感規範。但是這種情感規範還是從自我中誕生,然後以自我為中心,形成了壹個情感圈。首先當然是最親的父母,妻子(丈夫)和孩子,然後是兄弟姐妹,然後是爺爺奶奶叔叔。這樣就形成了壹個家庭,壹個家族,都是靠情緒來維持的。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麽中國人那麽重視家庭和親情。中國人的情緒壹開始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內向的,然後外化。

孔孟提出“仁義禮智”,董仲舒將其擴展為“仁義禮智信”,稱為“五常”。

“不變”的人是不變的,他們的精神可以超越地域和時代,永存。這是古人的認識。然而,“五常”作為中國倫理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了中國倫理的整個發展過程,這也是事實。它們不僅是壹種道德規範,也是壹種道德意識和觀念。它們作為中國傳統價值體系中的核心因素,影響了中國2000多年的人們,成為民族精神的構成要素,成為世界各地中華精神文化的根,是中華文化發揮凝結劑作用的重要因素。

孔子說,“仁者愛人”。愛是人的自我發現、自我肯定和自我尊重;“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仁是為了自己,仁是為了自己,為了人,為了事。要求從自己做起,樹立主體人格;仁是壹種從自身到家庭、社會、世界的道德規範。孔孟仁學的核心是說人,是對其哲學的升華。仁不僅可以協調父子之間的家庭關系,還可以協調君民之間的等級關系,還可以調整朋友之間的平等關系。

“仁”是中華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自從孔子倡導“仁者愛人”的仁學以來,仁幾乎成了中華民族的美德和不變的美德。它既是最基本、最高的美德,也是最普遍的美德標準,是壹種道德觀念。

“義”就是禮、應該,是人應該遵循的最高道德,是人應該遵循的人間正義。每個社會成員都必須做壹些事情,這些事情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達到其他目的的手段。如果壹個人為了其他不道德的考慮而遵循壹定的道德,即使他所做的客觀上符合道德的要求,也仍然是不正義的。用孔子的話說,這就是“利”。在儒家思想中,“義”和“利”是截然對立的。

孔子強調“仁”,提倡“義”,但他沒有告訴人們為什麽。這個問題被孟子解決了。孟子提出“人性本善”。他說“人性”已經包含了善的元素(慈悲、順從、羞惡、是非)。這種好的元素如果沒有外力的阻礙,自然會成為孔子所說的“四德”。換句話說,人之所以要“仁者”,是不需要理由的,也應該如此。

但人還是會受到外界利益的幹擾,所以培養“仁”德還是需要壹定的途徑和方法的。那麽,需要什麽樣的途徑和方法呢?這個問題大學回答了。《大學》提出了“三項基本原則”和“八項命令”。“三綱”是“顯德、親民、止於至善”,指出了儒家修養的目的;“八眼”是“求實、知、誠、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要在人間“明德”,首先要治國;治國必先治家;想讓家人在壹起,首先要修煉自己;要修身,首先要正直;做人要正直,首先要真誠;要真誠,首先要知道;想知道,就要先學東西。由此,它指出了壹條漸進而完整的道德修養之路。

那麽,在修身的過程中,如何衡量判斷和把握的標準呢?這個問題得到了平均的回答。“中庸”的“中”,就是恪守中庸,不偏不倚;“勇”是常有的。中庸就是永遠遵守中庸。

對於儒家規範,孔子指出了“是什麽”的問題,孟子回答了“為什麽”的問題,大學闡述了目的、途徑和方法,中庸給出了判斷的標準。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儒家的倫理理論體系是非常完備和嚴謹的,這也是其影響深遠並流傳至今的重要原因。

所以也可以看出中國人的情感系統有多發達。中國人的情感系統構成了中國的家庭、宗族、國家和社會系統,甚至兩者是壹回事。

如果說老子具有世界意義,那麽孔子則具有中國意義。老子的“道”發展了易經的宇宙認識論。孔子的儒學發展了《易經》的社會認識論。而且都起源於中國的氣質文化,最後都屬於氣質。事實上,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儒道思想始終是相輔相成、相互交替的。當中國社會動蕩或衰弱時,道教總會發揮作用,如秦末漢初的道教,漢代鼎盛時期的儒學;漢末晉初,道教占主導地位,盛唐時期,儒學占主導地位。如此往復。在中華民族衰弱或危難的時候,道家的辯證思維,事物轉化的道理,天道輪回的學說,總能給人新的希望,指明前進的光明。從這個意義上說,老子的“無為”其實是更大意義上的“有為”。當社會安定繁榮時,就需要儒家倫理來維持社會關系的和諧。因此,儒道交替,維系和推動著中華文明的發展和中華民族的進步。

從中國文化的“氣質”出發,也可以解釋為什麽中國壹直難以建立嚴格的法制社會。因為這種“無情”的法律體系和中國人的情感體系是相互排斥的。即使在現代中國社會,法治和人治也必須相互結合。法律和道德也必須共存。中國人不是被逼著去打官司,事實上,他們不會去打官司。中國人首先想到的是“安頓”,這仍然屬於“情感”和“道德”的範疇。只有這條路堵死了,我們才會去打官司,訴諸法律。這和西方人遇到糾紛首先想到的是法院是完全不同的。2006年,中國有三分之壹的法律糾紛在庭外解決。庭外和解也是中國司法的基本精神之壹。所以,中國的法制社會再健全完善,也還是不能排除情感因素,因為這是中國文化的根基。

所以這也可以解釋我們前面提到的第壹個問題:中國文化為什麽延續了五千年?因為中國人的氣質文化和由此產生的情感系統是如此發達和根深蒂固,而這種情感系統又與國家和社會系統緊密對應,幾乎沒有任何偶然事件能夠打斷和拆散這壹系統。這個體系不是壹個人維持的,而是整個民族維持的。這種情感文化已經滲透到這個民族的血液裏,所以它的生命力才會變得如此強大。所以,即使被外族入侵,這種情感體系和社會體系也是壹動不動的,像壹張巨大而堅韌的網,但入侵者被這張網吸住了,無法掙脫。華華的文化可以壹直延續下去。

正如壹位西方著名學者坦言:“世界哲學的起源無疑是在中國。我們不得不拜倒在中國東方哲學的腳下。”正如中國壹位著名企業家所說:“如果二十年前我們不讀西方管理和經濟學著作,那將是無知;但如果20年後我們還只看他們的作品,那就是無能。“所以,我們在努力追趕西方技術和經濟的同時,不要忘記我們還是來自中國,我們有世界上最深厚的東方哲學和最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我們有責任繼承和發揚它們,因為我們都是優秀的中國人,我們都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

中國文化是真正“以人為本”的文化。因為它不局限於物質的東西,也不是脫離世俗的純粹精神的東西。是人本身,關註人的情感和心理愉悅,關註社會和諧的維護。而這不正是人類幸福的終極目標嗎?如果只有物質財富而沒有情感,人是不會有幸福的。現代社會壹方面創造了豐富的物質生活,提供了便利的生活條件,但另壹方面卻讓人身心疲憊,無暇顧及氣質和情感。中國的氣質文化告誡人們,氣質的愉悅和情感的快樂才是人生的真諦!中國人“隨遇而安”和“小富即安”的氣質態度,可以讓中國人即使不是很富有,也能保持壹定程度的氣質愉悅和滿足感。同樣,當人類的物質生活足夠豐富的時候,很多時候會是壹種“氣質”的生活,雖然是更高的層次,但是脫離生活的“純精神”的活動是不適合人類的。從這個角度來說,這就是中國文化對世界文化的積極意義,它指明了世界文明的終極方向:追求人類情感上的幸福。儒家的“平天下”,就是要讓這種至善的狀態在世間普遍存在。

那麽,我們看到了中國文化的優勢,看到了它超強的同化能力和強大的生命力,看到了它對人類幸福和人類文明進程的積極意義。當然,中國文化也有其消極的壹面。例如,它的某些方面阻礙了中國人民科學精神的充分體現和中國人民智慧的充分發揮。其過於隨意的氣質可能會導致人們“做事不嚴格”、“壹般般”、“隨便”的態度。這兩點也是制約我們國家科技水平和高端制造業的壹個地方。同時也與法治社會相沖突。然而,中國文化的包容性和靈活性足以讓我們解決這些問題,也足以讓中國吸收世界的優秀文化成果,融入現代社會。我們應該看到這些缺點,以便改正它們;但同時,我們也不能因為有這麽壹點點不足就否定中國文化的主流。壹個人寫了壹本書《醜陋的中國人》,指出了中國人的很多缺點,這本來是好事,但更糟糕的是,他把中國人的壹些個體行為延伸到了所有中國人身上;更嚴重的是,他試圖否定中國文化的基因,從而否定中國的整個文化。這很無知,也很可悲。為此李敖寫了壹本書《醜陋的中國人研究》來批判他。

關於中國文化的書很多,但我認為真正說到點子上、說到精髓的書只有《中國人——性情中人的精神與氣象》。如果妳想了解中國文化的精髓,我建議妳讀這本書。我上面的很多觀點都來自這本書。

回去講講中國文化的根。中國文化有其優秀的根源,而這個根源就在於《易經》。後人把《易經》當成占蔔算命的書,這是後人的罪過。其實易經在哲學、社會倫理、自然科學三個方面都很優秀。每個方面都建立了深刻的理論。老子發展了他的哲學,孔子發展了他的社會理論。壹方面,在自然科學方面,我們必須承認,除了中醫,我們的後代並沒有取得更大的發展。易經有很強的邏輯演算理論和關於數值運算最天才的洞察力。最早發明數值計算機的萊布尼茨不是親口承認自己的發明直接源於《易經》嗎?我們今天的計算機不就是基於易經的二進制和八進制嗎?如果計算機不是基於二進制和八進制,那就奇怪了!說到這裏,壹些憤怒的青年可能又要跳出來亂罵大街了:既然易經有這些先進的東西,中國人為什麽不發明電腦?

我們有很好的根基,很好的科學根基。但我們必須承認,中國文化強調等級和官本位的劣根性,以及整個社會以“文”為主的傾向,還有我上面指出的氣質文化本身的缺陷,使得中國文化中原有的科學精神受到壹定程度的扼殺。其實春秋時期也有“名士”,邏輯深刻;後世也有壹些傑出的科學家。然而,它並沒有成為中國文化和中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我想,如果把中國從古代《易經》中傳承下來的優秀科學思想和現代科學結合起來,中國不僅會有四大發明,而且壹定會產生舉世矚目的第五大發明。

但現在有許多人,在盲目鼓吹西方的同時,忘記了自己還是中國人的後代,猛烈抨擊中國文化,貶低自己。如果普通人都這麽懂,那還有很多所謂的“專家”“學者”。這不禁讓人覺得尷尬!前面我們說過,有學者提出要完全拼音化漢字,有學者提出要廢除“中醫”,也有學者提出要廢除中國“龍”的圖騰符號,以迎合外國人的口味。這些都是很無知的,甚至是很無恥的。

有人在論壇回復我的帖子說:“我敢肯定,中國永遠不會出現牛頓、愛因斯坦這樣的偉大理論家。”。其實我敢斷言,如果未來有更偉大的科學家可以超越牛頓和愛因斯坦,那麽這個人壹定會出現在中國。不知道說這話的人有沒有仔細研究過愛因斯坦和牛頓,研究過他們的歷史。至少我研究過。我也學過相對論,研究過狹義相對論為什麽誕生,廣義相對論是怎麽提出來的。事實上,牛頓晚年幾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神學上,在科學上再無獨創性;愛因斯坦晚年壹直沒有完成他的統壹場論,壹直很迷茫。令人高興的是,我知道壹些中國學者在這方面取得了進展,他們都受到了《易經》的啟發。

同樣,在醫學上,西方學者也承認,自從西醫在對付細菌和病毒上有了質的進步之後,幾十年、幾百年過去了,西醫並沒有明顯的進步。在癌癥、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方面,我們壹直停滯不前。這沒有問題嗎?西方的思維方式不是有問題嗎?而如果結合西醫的優秀成果,發揚中醫的優勢,誰說不可能有新的重大進展?可喜的是,據我所知,上海復旦大學的壹位教授已經通過物理、化學和數學的方法初步證明了中醫經絡的存在。進壹步的論證工作正在進行中。這不是好事嗎?我們怎麽能總是這麽自嘲呢?

我們說《易經》先進,其實是在說我們現在落後於《易經》的思維。難道不能繼承、探索、創新嗎?在更多地批判中國文化的同時,難道不能更多地看到它的優越性並發揚光大嗎?

這個責任落在我們現代中國人身上,落在我們中國人身上。我們不能總是看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