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君主專制,從秦漢到明清,不斷加強。相對權力和君權的關系也在變化。
秦始皇稱帝後說:世間萬物,無論大小,皆依天下。康熙還說:今天的大事小事,都是壹個人處理。兩個皇帝,相隔兩千年,在專制問題上實現了高度統壹。
皇帝不是機器人。沒有那麽多精力,他需要上百名官員的協助。秦漢時期實行三官九吏的官僚制度,宰相為百官之首,權力很大。皇帝和宰相的矛盾是顯而易見的,比如漢朝的蕭何。漢武帝建立了皇宮,和宮中的官員壹起做重大決策。以總理為首的官員開始受到挑戰。西漢末年,尚書令這個小小的官職,因為與皇帝關系密切,開始瓜分宰相的權力。東漢時期,尚書臺正式成為國家的權力中心。經過不斷的演變,地位低下的尚書逐漸成為掌握國家政務的最高官職,並逐漸代表宰相掌管國家大事。這壹切都是加強皇權的需要。
歷史的發展總是驚人的相似。當尚書省逐漸成為國家的權威,皇帝開始親近身邊的人。原來他擔任太監,權力逐漸上升。到了魏晉時期,鐘淑玲已經成為事實上的宰相。
門下省,原本是內府的壹個小機構,級別不高。因為和皇帝關系密切,皇帝經常和他討論國家大事,所以門下省逐漸掌握了國家大事。尚書省成了單純的執行機構。
經過秦漢魏晉南北朝的發展,到了隋朝,終於出現了劃時代的三省六部制。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也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構,相對權利分為三。
從三省吾身的表象可以得出壹個規律,皇帝總是把權力交給身邊信任的親信來代替皇帝之外的官僚。當這些親信發展成像宰相壹樣龐大的官僚機構時,皇帝就開始物色其他親信,委以重任。換句話說,皇帝相信自己的親信,而不是他們手下的官員和決策機構。總之,皇帝的目的是建立壹套由他的親信組成的內院來對抗由數百名官員組成的外院。甚至明清時期內閣、軍部的出現,都具有重要意義。
皇帝的命令只有得到中央的同意才能發布,這是合法的。門下各省有權反駁,就是對抗皇帝的命令。這個規矩被武則天打破了,他經常繞過中央組織,對官員發號施令。隨著規則的逐漸破壞,宰相的地位從宋朝開始走下坡路。到了宋代,宰相再也不能站著和皇帝商量,皇帝繞過中央機構,直接發號施令。
明朝皇帝幹脆廢除宰相制度,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但皇帝畢竟不是機器人,繁雜的政務讓皇帝應接不暇。因此,從永樂開始,皇帝逐漸挑選等級較低的官員擔任自己的秘書,並逐漸形成內閣制度。同時,為了平衡內閣的權力,形成了壹套有宦官的內廷制度,與百官制相對應。既有督撫,又有太監守護。可以說國家形成了兩套行政體系,是中國幾千年來朝廷與朝廷相互牽制的終極體現。
到了清代兵部的出現,君主專制達到了頂峰。軍機在整個清朝,但並沒有成為國家的官方衙門。然而,國家的最高行政機關——軍事部門的官員並不是由國家正式建立的,這是事實。有六個大臣或王公大臣,皇帝不信任他們,可以隨時更換。正是這壹制度的出現,使清朝避免了宦官、藩鎮、異國等封建王朝可能出現的各種統治危機。也正是這種封建帝制,使得整個國家成為壹個中央集權的、真正建立起來的大家庭。套用顏崇年的話,君主專制,對於皇帝來說,避免了動亂,實現了權力的平穩過渡和交接,當然是喜劇。但在極端的專制制度下,權力的高度集中阻礙了這個國家的可持續發展,這當然是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