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元宵節有關的民間故事。農歷正月十五被稱為元宵節,這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元宵節期間有許多民間故事。讓我們來看看與元宵節相關的民間故事。
與元宵節相關的民間故事1 1
相傳漢武帝有壹個寵臣,名叫東方朔,為人善良風趣。有壹年冬天,下了好幾天大雪,東方朔去禦花園為武帝折梅花。壹進園門,就發現壹個宮女淚流滿面準備投井自盡。東方朔沖上前去幫忙,問她為什麽要自殺。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裏還有父母和壹個妹妹。自從入宮後,她再也沒有見過家人。每年春天來臨時,我都會比平時更想念家人。感覺自己不能孝順父母,還不如去死。東方朔對她的遭遇深表同情,並向她保證會努力讓她與家人團聚。
壹天,東方朔離開皇宮,在長安街上設立了壹個占蔔亭。很多人都爭著找他占蔔。沒想到,大家要的是“正月十六會燒死我們”的簽名。頓時,長安城內壹片恐慌。人們壹直在尋求解決這場災難的方法。東方朔說:“在第壹個月的第十三天的晚上,火神會派壹位紅衣女神來拜訪地球。她就是下令火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下來的詩給妳,讓今天的皇帝做點事。”說完,便扔下壹根紅柱子揚長而去。老百姓撿起紅帖,趕緊送到宮裏報告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壹看,上面寫著:“長安在劫,內廷正在被火燒,火燒了十五天,宵夜紅了。”他非常害怕,趕緊邀請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想了壹會兒,說:“我聽說火神喜歡吃湯圓。宮裏的元宵不是經常給妳做湯圓嗎?到了十五晚上,元宵可以包餃子,燒香供奉很久,並且命令京都的家家戶戶壹起包餃子,壹起拜火神。然後告訴臣民十五晚上壹起掛燈,全城放鞭炮放煙花,好像全城都是火,好讓玉帝上當。“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夜進城觀燈,以消災解難。梁武帝聽後非常高興,於是命令他按照東方朔的方法去做。
正月十五,長安城內張燈結彩,五彩繽紛,遊人熙熙攘攘,熱鬧非凡。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著妹妹進城看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訝地大叫:“元宵!元宵!”元宵聽到喊聲,終於和家裏的親人團聚了。
經過如此忙碌的壹夜,長安平安無事。漢武帝喜出望外,下令每年正月十五都要為火神做湯圓,正月十五全城張燈結彩,燃放煙花。因為元宵做的餃子最好吃,所以人們稱之為元宵,這壹天被稱為元宵節。
第二條
元宵節起源於“火把節”。在漢代,人們在農村田間持火把驅趕昆蟲和野獸,希望減少害蟲,祈求豐收。直到今天,中國西南壹些地區的人們仍然在正月十五用蘆葦或樹枝做火把,成群結隊地高高舉在田野或曬谷場上跳舞。隋唐兩宋以來,如火如荼。數萬人參加了載歌載舞,從昏到暗。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它仍然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火把也逐漸變成了彩燈。自中唐以來,元宵節在中國發展成為壹個全國性的狂歡節,因此元宵節是最徹底和最典型的傳統節日。在大多數地方,元宵節習俗包括吃元宵,看燈籠和解決燈籠上的謎語,以及擊鼓,舞龍和舞獅,但也有南北獨特的習俗。
第三條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到處都有許多兇猛的鳥獸,傷害人和牲畜,所以人們組織起來打它們。壹只神鳥因迷路而降落地球,卻意外被壹名毫無防備的獵人射殺。天帝得知後非常生氣。他馬上下旨,命令天兵在正月十五放火燒了地,把所有的人畜財物都燒了。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她不忍心看著百姓無辜受苦,於是冒著生命危險,偷偷把湘雲趕到人間告訴人們這個消息。人們聽到這個消息時,猶如頭頂上的壹記霹靂,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很久,壹位老人想出了壹個主意。他說:“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家家戶戶都裝飾房屋,放鞭炮,放煙花。這樣天帝就會認為人被燒死了。”大家點頭說好,就準備分頭走了。正月十五的晚上,皇帝往下看,發現連續三個晚上,世界都是紅色的,噪音震耳欲聾。他以為是大火的火焰,心裏樂壞了。這樣,人們挽救了他們的生命和財產。為了紀念這壹成功,每家每戶都在正月十五掛燈籠,放煙花來紀念這壹天。
與元宵節有關的民間故事2傳說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了紀念平陸而設立的。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後的兒子劉嬰做了漢惠帝。漢惠帝死後,獨攬朝政,把劉的世界變成了魯的世界。朝中老臣和劉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的殘忍,不敢聲張。
呂後死後,朱呂壹直處於焦慮狀態,害怕受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在大將軍的家中,他們秘密集結,密謀作亂,以便徹底奪取劉的江山。這件事傳到了劉氏宗室的國王劉向的耳中。為了保衛劉的江山,劉向決定與朱呂作戰,並與和開國元老取得聯系,圖謀舉。“朱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
謀反後,群臣擁立劉邦的第四子劉恒為漢文帝。文帝深為來之不易的和平與繁榮所折服,將平定“朱祿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的日子,京城家家戶戶張燈結彩慶祝。從那以後,正月十五就成了壹個流行的民間節日——“元宵節”。
漢武帝時期,“太乙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壹:主宰宇宙萬物的神。據說,當司馬遷創立“太初歷法”時,元宵節就被確定為壹個重大節日。
莆田地區的元宵習俗和地方習俗;
在莆田,元宵節慶祝春節。壹個月來,不同的村、不同的姓,每天都有不同形式的元宵節,活動豐富多彩。某村元宵節,會有宮社擺素菜,設“宴桌”,堆糕點水果,立橘塔,村民擡菩薩像。
家家戶戶廳堂擺設香案,焚香放炮,轉“貢銀”,燒柴火,祈求來年生活更加富足。晚上徹夜未眠,打燈籠遊泳,蕩棕橋,跳火舞,舞龍舞獅,演大戲。
莆田元宵最熱鬧的是14、15、16三天,稱為“元宵心”。同時,莆田也有“總元宵”、“媽祖元宵”的習俗。元宵節其實是文學的“郊遊”。“郊遊”隊伍有騎兵、梳妝亭、彩旗隊、十音八音、舞龍舞獅等。早上8點到下午12遊泳,返回宮廟。
媽祖燈會的習俗壹般在莆仙沿海島嶼,尤其是湄洲島。媽祖燈節的確切日期是正月初十。媽祖廟元宵節有“燈燭山”的習俗。媽祖燈會壹直持續到正月二十九,因為莆仙舞龍燈要火化。民間傳說,龍燈如果不火化,龍就會變成“惡龍”,傷害人民。
因為龍是古代皇帝的象征,宮廟壹般級別較低,無法履行“化龍”的職責,龍女媽祖必須擔任此職。各鄉鎮燈會結束後,會在媽祖燈會的正月二十九,將所有的龍燈聚集起來“化龍”。
與元宵節有關的民間故事3元宵節的過去
早在南北朝時期,南梁的簡文帝就寫過壹首詩《李娥燈賦》:“南國油滿,西國漆燃。蘇正安息,蠟出龍川。斜光反射,倒影清晰。”它描繪了元宵節時宮廷裝飾燈籠的盛況。在楊迪統治時期,每年的正月十五都會舉行盛大的宴會招待來自世界各地的客人和使節。據《隋書音樂誌》記載,元宵節非常盛大,到處張燈結彩,日夜載歌載舞,表演者3萬多人,樂手1.8萬多人。戲臺長八裏,無數人打著看著花燈,徹夜不眠,其樂融融,好不熱鬧。
成語“再來壹次”的故事是壹首與元宵節有關的悲傷的愛情絕唱。陳,南人,有個妹妹樂昌公主,才貌雙全,嫁給了舍人太子徐德言。當時,隋軍被圍困,陳楠的滅亡是不可避免的。擔心故國去世後夫妻分離,徐德言與樂昌公主約定,打碎壹面銅鏡,取壹半作為以後相見的證明,並約定正月十五在市場上賣鏡,以便得到對方的消息。不久,被隋所滅。因為為隋朝建立立下汗馬功勞的蘇陽壞了陳有恭,隋文帝大驚小怪,把樂昌公主送給楊素忠,並給了她壹個妃子。蘇陽非常喜歡樂昌宮,還專門為他建了壹座房子。樂昌公主卻整天悶悶不樂,壹言不發。
好容易盼到了第二年的正月十五,把搶劫的事都幹完的徐德言匆匆趕到市場。果然,他看到壹個老頭在賣半面銅鏡,而且價格不菲,讓人不敢問津。徐德言看了半面銅鏡,按老人要的價錢給了錢,立刻領著老人去了自己的住處。徐德言流著淚向老人講述了破鏡的故事,並拿出了他珍藏的另壹半銅鏡...賣鏡老人深受感動,他答應徐德言,壹定要在他們之間傳遞消息。徐德言於是寫了壹首詩:鏡隨人走,鏡不歸人。沒有嫦娥的影子,月亮會在空中發光。詩寫完後,徐德言感謝老人帶給樂昌公主。
樂昌公主看到丈夫的詩不禁心酸,壹整天都進不去。再三追問下,蘇陽找出了原因,深受感動,頓時生出了成人之美之心。他立即派人把徐德言叫進屋裏,好讓夫妻團聚,回到老家。於是就有了二次元的故事,流傳至今。
宋朝有個叫賈思道的人在守淮陰的時候,有壹年元宵節,有客人從唐詩裏摘詩當燈籠。“三分鐘後月夜,揚州有座小紅樓。”據說這幅對聯是中國最早的燈籠對聯。此後,歷代人們爭相效仿,在大門或顯眼的柱子上懸掛壁燈對聯和門燈對聯,活躍了元宵節的氣氛。
宋朝時,福州有個太守蔡。為了粉飾太平,他下旨,強迫福州的老百姓在元宵節點七盞燈籠。當時有壹個叫展的人,做了壹個十多尺高的大燈,並在上面寫了壹句詩:“太倉壹個財主有壹盞燈,壹把小米;貧家有燈,父子泣。“太守蔡見了此詩,只得撤回條例。展出的燈籠詩可謂是窮人生活的寫照,這位太守也算是壹位識時務的人。
也許流傳最廣的奇聞是元宵節元宵對聯讓北宋名臣王安石有了好運。王安石20歲的時候,去北京趕考。元宵節他路過壹個地方,邊走邊賞燈。他看到壹大家子掛著燈籠,燈下掛著壹副對聯,招親戚。連嶽說:“拿著燈籠跑,燈籠會動,燈籠會停。”王安石壹看,壹時答不上來,就背在心裏。到了北京,考官用迎風飄揚的飛虎旗,把“飛虎旗,飛虎旗,虎旗藏起來”連起來。王安石響應,招親,被取為進士。回國時路過那家,聽說還是沒人配結婚對聯,就退回考官對聯,被招為老公。壹副巧合的對聯,居然成就了王安石的兩件喜事。這段軼事在信仰史上沒有記載,所以應該是民間傳說。
宋代的元宵節更熱鬧。《東京夢》中記載,元宵節期間,在開封的禦街上,萬盞燈籠堆成壹座燈籠山,燈籠是煙花,金碧輝煌。京都的姑娘們載歌載舞,人們在壹旁觀看。“遊人聚於玉階街兩廊下,技奇技異,載歌載舞,音階相切,樂噪十余裏。”大街小巷,茶館酒樓,燈燭齊燃,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百裏燈火。
朱元璋因為壹個元宵燈謎而殺人的故事也在民間廣為流傳。朱元璋有壹年微服出宮,看南京人怎麽過元宵節。當我來到壹個猜燈謎的地方時,我看到壹群人在猜壹幅拼圖。圖為壹個赤腳女人拿著壹個西瓜,謎語要求猜壹句當地諺語。結果被猜到了,答案是“淮西女人腳大。”燈謎講究不同的解法。這裏淮西的諧音是淮西,意思是抱著西瓜的女人腳大。這是當時南京人嘲笑安徽女人的壹句俗語。朱元璋聽了大為惱火,以為那是黑皇後馬史。因為馬皇後是淮西人,他有壹雙特大的腳。朱元璋偷偷記下了裏德爾家的住處,第二天就派兵把這條巷子裏的人都殺光了。
明朝開國元勛朱迪,在某年元宵節微服出遊,遇到壹位書生,兩人談得頗為投機。朱迪出門考才,李安運曰:“燈火通明,燈火長明,大明統壹。”秀才馬上寫下壹副對聯,“君樂民樂,君民樂,永萬樂年。”“永樂”是明朝成祖的年號,朱迪喜出望外,賞賜了秀才。
還有壹對父子名人,為元宵節增光添彩。清代安徽桐城人與張,素有“父子學士,第二宰相”之稱,二人都擅長詩歌。有壹年元宵節,老宰相發出聯測:“高燒的紅燭映著天空,明亮,照得滿地都是。”小於婷正胡思亂想時,聽到門外有煙火聲,恍然大悟,說:“低點的煙火震動大地,聲音很大,壹口氣上了天。”父子二人出口不凡,水乳交融,絕配壹對。
袁世凱是個頭疼的歷史名人,討厭元宵節。當他因歷史潮流而稱帝時,改名叫元宵。由於“元宵”與“宵遠”諧音,袁世凱覺得不吉利,於是下令全國慶祝元宵節,百姓吃“元宵”而不吃“湯圓”。轉念壹想,“湯圓”——“湯圓”不可能是“唐煮袁世凱”?於是全國又壹次把“湯圓”改名為“湯團”。當時有壹首民謠:大總統洪先念將“元宵”改名為“湯圓”;明年元宵節過後,誰會被稱為“湯團”?《宵遠》之後,曾有好事者就此事寫過壹首順口溜:“詩上溯前朝,水蒸沸浮。洪憲當年禁之,不許沿街喊元宵。”
元宵節簡介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元元節、元夕節或元宵節,是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是中國春節最後壹個重要節日。元宵節是中國、漢字文化圈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壹。正月是農歷的第壹個月。古人把“夜”叫做“夜”,所以壹年中第壹個滿月的第十五天就叫元宵節。
在中國古代習俗中,上元節(天官節)、中元節(地官節、玉蘭本節)、夏媛節(水官節)統稱三元節。元宵節習俗的形成有壹個漫長的過程。根據壹般資料和民間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時期就已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之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乙”的活動,被後人視為正月十五祭祀神靈的第壹聲。不過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確實是漢魏以後的民間節日。
自古以來,元宵節的習俗就以看燈這種熱烈喜慶的習俗為主。[1]傳統習俗包括外出賞月、點燈籠放焰火、賞燈謎、吃元宵、拉兔子燈。此外,在許多地方,傳統的民間表演,如玩龍燈,玩獅子,踩高蹺,劃旱船,跳秧歌和打太平鼓都加入了元宵節。
2008年6月,元宵節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