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不要學易經。
先從古代說起,看看古代人是怎麽對待《易經》的。自伏羲將卦畫入《易經》以來,歷經多代,至周朝完善,春秋時孔子立傳。所以現代易經是指《易經》+易經+河圖和洛書。秦朝焚書坑儒,保留了農、醫、易,其中“易”指《易經》及相關書籍。
在漢唐時期,有許多基於《易經》的算命和占蔔術,到了唐代,算命和占蔔術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在宋代,易經被譽為“群經之首”。此後,《易經》壹直是歷代(當代除外)學者的必讀之書,甚至在科學研究中也經常出現“易經”的話題。在古代,可以說易經是廟堂官員(古代文官)的必學科目。
易經
可想而知,古代的娛樂項目並不多。紅樓(青樓)和文協(古方)的同事互相學習(假裝X)。妳不懂易經,人家也不會帶妳去玩。這要是擱給現代,妳就斷絕朋友圈了。
說這麽多,也就是說古代的人都學過易經。至於“常人不宜學易經”的說法,也有兩個原因:
1,易經不同於算命,但也有壹些相似之處。人們很容易混淆,把易經誤認為算命。算命是個技能數字。這個技能數的理論來源於易經,但算命並不能完全代表易經。算命有“五害三缺”之說(五害:寡、寡、孤、獨、殘;三缺:財、福、財),老百姓分不清楚,認為學易經就是算命,所以才有此說法。
2.現代國學大師南曾在他的書中說,人們應該盡量不要讀《易經》和佛經,因為這兩門學科太深奧了。學了就迷,進了就出不去,對人生影響很大。我們老百姓需要養家糊口。如果我們努力學習,必然會影響我們的生活。所以南懷瑾先生的意思是,妳可以讀易經,但不要迷戀它。這些知識不是看幾遍就能學會的。越學越深刻。如果妳不是專家學者,就不要太執著於此。
“大多數人不學易經”這句話就是這麽來的。妳不必把易經當成太玄乎的東西,因為裏面有壹些玄妙的現象,所以學不到什麽東西。客觀看待事物,學習嚴謹,說話有理有據,不要人雲亦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