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又稱燈節,是這個節日的主要內容。
中原的習俗主要是放燈籠,也就是用紙做燈籠。因為滿洲歷史上多森林,東部是草原,防火第壹,所以古代滿族人不放燈籠。
滿族人不放燈籠的習俗壹直延續到清朝和明朝。但是清廷沒有點燈。
明朝規定放燈籠十天,但清朝並沒有在漢人中禁止放燈籠,而是把放燈籠的時間縮短到了五天。“十三日至十七日,謂之燈節,十五日則謂之正燈耳”。要求盡量在正月十五放燈,以達到防火的目的。
清代盡可能減少與燈有關的活動,但增加了許多新的娛樂活動。從元旦到元宵節,有舞獅、舞龍、生社火、踩高蹺、旱船、秧歌、打鼓等活動,所以節日也很熱鬧。
滿族人不放燈籠,但是有自己的燈籠。
1,冰燈
滿族最有特色的是冰燈。女真自遼金時期就有制作冰燈的習俗。目前世界上壹些地方都在舉辦冰雪藝術節,不同國家和民族的冰雪藝術都不壹樣。而雪雕這個主體民族,已經從單純的堆雪人發展到用雪制作各種藝術品。只有滿洲的冰雪藝術和他們不壹樣。它是冰雕,由最初的滿族冰燈發展而來。目前,哈爾濱每年舉辦的冰雪藝術節以滿洲冰雕為主。
2.蒸面燈
蒸面燈是滿族人發明的壹種特色食品。就是把黃豆捏成油燈,頂部有燈碗,燈體略薄,足與燈碗同口徑,與古陶豆同口徑。
這個習俗還有占蔔壹年形勢的作用。因為壹年要十二個月,所以做成十二個,每個燈碗的口沿有十二個不同數目的小鋸齒。揉好後放入鍋中蒸熟。開鍋時,根據燈碗的幹濕和各月的水量,預測各月的寒、暖、旱、澇。待燈取出,冷卻變硬後,將蘇油或香油倒入燈碗中,用棉芯點燃。如果發現燈芯在哪個月亮,說明這個月有喜慶的事情。
3.泥燈
據滿族民俗學家趙書說,北京旗手去廟裏看火刑。所謂“判官”,就是傳說中的冥界判官。這裏的“法官”是空心的,用泥土做成的,大概有壹個人的高度。夜晚,在這個判官的肚子裏升起壹團火,讓五官七竅噴火,火焰四射,火紅壯觀。據趙書先生說,這應該算是壹種泥燈,比漢族的紙燈更耐火。
4.玻璃燈
清朝時,滿族引進西方玻璃制作技術,開始制作玻璃。滿族貴族使用的玻璃有兩種:進口和國產。滿族人首先用玻璃制作玻璃燈。
二、滿族特色燈謎
元宵節的壹大特色是猜燈謎。上面說元宵節的壹大特色就是做各種各樣的燈籠給大家看。這些燈上有謎語,讓大家猜猜,猜對的人會有獎品。
滿族人還出了許多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謎語。這裏有幾個例子:
謎題:滿族公主拒絕進屋(打個成語)
回答:不合適
謎題:最後會穿重皮衣,看到就沈默(滿族先人習慣這麽叫)
答案:鈸
謎題:野心(滿族姓氏)
答:童,即童家氏,滿洲八大姓之壹。
謎題:虛立(滿族特色服飾)
答案:國旗禮服
謎題:亂發獎(滿清節)不可取
答案:黃金節
以上例子是現代滿族人用漢語寫的與滿族有關的謎語。如果有純正的滿語謎語,請參考吳雪娟《滿語研究》第1994期滿語謎語簡介。文章都是滿語的謎語,有壹定滿語知識的人才能猜對。
第三,紀念女神李芬阿姨
正月十五,滿族人有壹個傳統的遊戲活動“邀請李芬阿姨”。過去,樹籬都是用細細的柳條剝皮做成的。玩的時候用白紙把濾鏡包起來,在上面畫漂亮的女孩,畫眼睛和眉毛,插上壹些花,系上絲帶。姑娘手裏拿著畫著臉的柵欄,附近壹些滿族少年或少年在姑娘身後載歌載舞,模仿姑娘的動作,玩得不亦樂乎。元宵節期間,滿族還有跳“李芬大媽舞”的習俗。
這些都來自與老漢王有關的傳說。據說當年老國王韓被敵人追殺,走到壹條河邊,壹個女人正在河邊洗菜。她在樹籬上系了壹根紅繩,用它做船,把老韓王擺渡過河。滿族人認為它是李芬阿姨的女神。從那時起,在每年的正月十五,滿族人以各種形式紀念李芬阿姨的女神。
第四,遠離疾病
滿族人壹直把農歷正月十五、十六視為吉日。所以人們會在這兩天去外面(或者野外)散步,也就是所謂的“走萬病”
人們相信這種散步可以擺脫疾病和厄運。15日晚上,人們可以成群結隊地看燈。16日晚上,滿族青年,尤其是滿族姑娘,會在年輕妻子的帶領下,在附近的壹條河、池塘或井臺旁的冰上躺下打滾,稱為“滾冰”。它的目的是為了擺脫厄運和壹些問題。有些大齡青年男女的父母,有意請他們搬肉油瓶,叫搬婚(肉),是為了希望他們在新的壹年裏婚姻美滿。
目前,滿族人在舉行自己的體育活動“鼴鼠鎮”時,有壹項必不可少的運動叫“雪中漫步”。它的起源也是元宵節的時候。滿族婦女穿花盆鞋走在雪地或冰面上,其目的是為了遠離壹切疾病,也就是說壹年都不會生病。
北方有些地方也有走百病的習俗,而南方沒有這種習俗,說明北方有些地方很可能是受滿族習俗的影響。因為中原古代女性都是小腳,不方便遠離壹切疾病。如果說滿族人特有的“滾冰”和在雪地裏行走,估計會嚇壹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