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國的情人節故事,2013年7月,壹些民俗學家紛紛批評商業炒作,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在13年7月的微博中說,傳統上,除了牛郎織女的故事,七夕最重要的是乞巧。他說:“喬喬是壹個從天堂乞求智慧和靈巧的女孩。所以七夕是真正的女兒節。”[1]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表示,七夕表達的是已婚男女之間“白頭偕老”的感情,不是婚前戀人或戀人的感情,而是兩種不同人生階段的感情。把中國的情人節稱為“中國的情人節”是不恰當的。
三月三日是情人節的原因。
李周有個規矩,未婚女子要待在閨房裏(就是閨房裏的女人),所以壹年只有幾天可以出去。(雖然這是禮儀,不是硬性規定,但是誰會追求不遵守禮教的人。)看元宵,三月三出去郊遊。於是三月初三就成了單身男女相遇相知的日子。從皇帝到諸侯,下至老百姓,都停止勞作,穿上新衣,沐浴祭祖,然後壹起踏青踏春,壹起玩耍。單身男女都是在河邊相遇相約(就像現在的相親會,只是沒有主持人)。
相比七夕,三月初三更適合中國的情人節:
首先,判斷壹個節日的性質要看它的習俗。傳統上,七夕沒有男女青年聚在壹起談情說愛的習俗。古代女性求巧的日子,與節氣關系更密切,與愛情沒有直接關系。
其次,“三月三”是由古代伏羲、女媧的神話演繹出來的,春天戀人幽會的習俗已經形成了上千年的悠久歷史。“七七”最早的記載是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記載“漢代女子常於七七在開金樓上放七孔針,人皆在之”相比兩廂,這,這當然不能說明是情人節,只是壹個乞討的節日。“三月三”的習俗比“七月七日”早1000多年。
第三,春天是愛的日子。春暖花開,萬物和諧,青春萌動,情人節只有在春天才會順應自然規律;七夕是“七月流火”之時,此時太陽正盛,太陽正衰。與其說是壹份完整的愛情,不如說是壹份秋日總在我心中的傷感。
第四,雖然七夕和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有關,但不能因為這個愛情故事就想當然地認為七夕是情人節。更何況,由兩個素不相識的牛郎織女演繹的中國情人節的故事,總給人壹種淒淒慘慘戚戚的美感,缺少情人節那種甜蜜的氣氛。難怪早在秦朝,占蔔文獻《日書》就明確認為牽牛和織女不利於婚姻。
從這個角度來說,作為情人節,“三月三”比“七月七日”要長得多,更典型,也更合理。將“三月三”作為中國的情人節,無論從節日的文化內涵,還是現代中國人的心理認同,都是壹個符合習俗、順應民情的舉動。
“目前有人推測七夕是中國的情人節。盡管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悲傷感人,但七夕自古以來就是壹個多愁善感的離別之日,令戀人們反感。農歷的“三月三”,清明節前後,是最浪漫的戀人季節,此時楊柳飛舞,春暖花開,帥哥美女們相約踏青,互相示愛。人怎麽能拖著孩子談戀愛?中國歷史上真正的情人節是三月三。”任振鶴教授堅持自己的觀點。
巧妙的內涵
其實,乞巧節並不是為了紀念牛郎織女的愛情,而是為了紀念織女,在民間也被稱為“七姐妹”。乞巧節是女性的節日,織女被視為紡織女神。七月初七的夜晚,普通女人向她乞求智慧和嫻熟的技巧,她們必然會要求婚姻幸福。求巧的方法因時而異,最著名的是穿針求巧,即誰穿針快誰就“巧”,失巧者稱為“巧”,失巧者將準備好的禮物送給巧者;蛛絲乞討是把壹只小蜘蛛放在壹個盒子裏,看它的網的密度;明清時期流行將針紮入盆中檢查是否“巧”。除了針線活,還有蜘蛛要巧,扔針測巧,孕育孩子,給牛慶生晾書晾衣,拜織女,拜魁星星,吃妥果,慶祝七妹生日,染指甲,洗女人頭發,紮古橋,拜“七娘”。後來,這個“喬喬節”也傳到了東南亞、日韓。
商業炒作
壹些民間節日受到重視,乞巧節在民間壹直是常態。還有人在為這個乞巧節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是,不知道從哪壹天開始,討巧節有些變了。這個節日被壹些人稱為“中國的情人節”。商家和媒體的聯合炒作,讓人壹聽到“中國情人節”就覺得惡心,因為“中國情人節”太多了。妳看,正月十五的元宵節被幻想成“中國的情人節”;8月15日,也被幻想成“中國情人節”;壹個好的中國情人節也叫“中國情人節”。壹些商家借機促銷,壹些婚介機構借機搞交情,媒體也不惜血本進行報道。第壹次聽說“中國情人節”的時候,也覺得浪漫洋氣,符合國際標準;但是,中國每年過幾個情人節,是不是太俗,太俗,太賤了?當然,不可否認,對於真心相愛的人來說,每天都是情人節。但是,無論妳以什麽形式看過這個“七夕”,請尊重它原本的文化歷史內涵,絕不褻瀆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