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明誌明的《離騷》
認識和理解屈原的最佳途徑是閱讀《離騷》,這是壹首帶有強烈自傳色彩的抒情敘事詩,是我們認識和理解屈原的寶貴資料。
讀完《離騷》,我們會發現詩中有很多“秀”字,包括秀、秀能、明秀、錢秀、靈秀、新秀、修遠、郝秀等。楚辭學者對這些詞有不同的解釋。相比較而言,龔的《清人離騷筆記》中的解釋最接近原意——修改與修補。我們發現《離騷》全詩中的“秀子”二字,其實是圍繞著“豪秀”二字的(除了少數,如“修遠”)——“秀能”、“秀能”是“豪秀”的成分;“修改名字”是“好修改”的目的;“前修”和“修心”,是屈原給前代和當代君主的美稱,蘊含著對當代君主的希望;可以說《離騷》中的“修”字幾乎貫穿其中,構成了屈原獨特的人格修養網絡,進壹步表現了《離騷》詩的主題和主人公高尚的人格和理想追求,所以王朝的蔣濟指出,(《山帶亭楚辭劄記》)
閱讀《離騷》,如果從以下七個方面整體把握,將有利於深入理解這首長詩,進而有助於全面理解屈原:
首先,詩人在詩歌中幾乎使用了楚地所有的香花美草,並將其比喻為裝飾品、教育對象和修身養性的象征,體現了詩人對美的熱愛和崇美的精神,這種比喻本身就表明了《離騷》中比喻手法的恰當運用,為詩歌增添了色彩和魅力。詩裏寫了幾十個花草的名字。實際上,詩人並不是簡單地羅列植物的名稱,而是將各種植物與它們所要描述的事物及其發展過程,以及詩人的內心追求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此來表達自己對高尚和修養的追求,並期待後代健康成長,最終實現自己的理想。
第二,詩人面對的現實確實是嚴酷的。沒想到,原來努力培養的人才都變了。他失去了支持和後援,黨員們的辱罵之詞也集中在他身上。整個楚國都變了——“守關之工巧,規矩正;提筆索墨追宋,與周蓉比試。”壹切顛倒,黑白混淆,是非不明。但是,詩人並沒有因此而放棄。他反復聲明自己:“老冉冉來了,他怕他的名字不成立。”“我雖不善今人,願遵彭賢遺誌。”詩人以鮮明的對比和反復的強調,刻畫了壹個從泥淖中脫穎而出而不被玷汙,生活在亂世而不被驚奇,具有崇高人格的立體形象。這個形象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外表“戴著高高的皇冠,岌岌可危,心態完全不同——看上去像壹個尺度巨大的“奇人”。
第三,這首詩記錄了詩人在追求理想的整個過程中心態變化的全過程,其中的苦悶、仿徨、矛盾和痛苦都非常真實地暴露在世人面前。這裏有兩個層面需要說明:第壹個層面是詩人自我心態的記錄,穿插在他的人生經歷的敘述中。壹大段的自白其實是抒情的語句,壹些抒發內心的句子反復出現:“雖死九次,猶無悔”“雖解我命,猶未改”;第二個層次,從女方的“應用”出發,轉向女方的愛情,鐘華筆下的陳,
是藝術表現上大膽想象和天才想象的充分展示,也是詩人內心苦悶和痛苦的具體表現。
第四,毫無疑問,體現該詩特有的浪漫主義風格的部分主要在《離騷》的後半部分。這是詩人充分運用想象和聯想,借助神話傳說,把讀者帶入另壹個世界——理想的天國,追求詩中主人公在世間得不到的東西。結果他的願望沒有實現,但主人公在天堂對女性的追求,顯然是他“上下求索”精神的真實體現我無法想象,壹個詩人,沒有執著追求的精神和矢誌不渝不悔的性格,如何能上天入地找到他所尋找的理想——換句話說,正是由於對詩前半部分的心靈和心態的理解,才會產生後半部分的遐想和徘徊。
第五,詩後半部分的三次求女,是詩人別出心裁、大膽的構思和隱喻。求女象征什麽?尋求女性象征著詩人對理想的執著追求。他無法在現實世界中實現自己的理想,也找不到實現的途徑,只能離開現實世界,到想象中的天國尋求理想的實現。所以,詩中的女子成了他理想的化身,媒人成了他實現理想的手段和途徑。追求本身並不順利,艱難險阻重重——這似乎是殘酷現實的“翻版”。值得註意的是,詩人對所追求的女子的“苛刻”要求——不僅要美貌,還要有高尚的道德,還要有合適的媒介(善良可靠的媒人)看似過分,實則是詩人真實心態的表達。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解釋,他所尋求的女子被比喻為君主,但這個君主必須是“誌同道合”的人。
第六,精神氛圍和巫術占蔔的引入,顯然是另壹個層面的傳播,目的是再壹次表現出他們執著的追求——不放棄,還要下決心努力。蔔筮入詩,是詩人在楚辭中有意識地使用巫術,與以前利用神話傳說求天女有異曲同工之妙。靈器的回答也有意思:“思九州茫茫,難道只是它有個女兒?”這裏其實有兩個作用:壹是發展下壹個情節內容,詩人再次遠行;第二,提出了壹個現實問題,也就是當時學者中比較普遍的壹個概念:為什麽要固守壹方故土?妳可以去外國施展才華。世界很大,美女很多。用今天的流行語言來說就是“為什麽要在壹棵樹上吊死?”世界上到處都有大量的草。然而,詩人沒有。他還是去了天地,繼續旅行,繼續追求。這就告訴我們,屈原不是不知道可以離開楚國去發展自己的野心,也不是不知道留在楚國的後果,而是依然固執,依然踏上上下下的漫漫征途。
第七,詩的結尾“我突然來到了我丈夫的故裏”告訴讀者,詩人舍不得離開楚國,舍不得楚人陷入險境。壹般認為,這是屈原的愛國情懷,主導了他的行動,使他至死都不願離開楚國。其實這與其說是壹種愛國情懷,不如說是壹種忠君愛國的情結,因為在春秋戰國時期,國家的概念並不明確,士大夫們背井離鄉,周遊列國的情況並不少見。為什麽要給屈原貼上“愛國”的標簽?傳統文學史大多繼承愛國觀,其實是不準確的,也不符合歷史現實。這似乎有點用現代觀念強加給古人。屈原的真情實感,其實就是忠君觀念和愛國愛民情結。“哀民疾苦”是愛民情結的具體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