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黎族習俗和節日的起源

黎族習俗和節日的起源

黎族的大部分傳統節日和漢族的壹樣,主要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冬季的節和4月8日。此外,還有許多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

黎族春節

黎族的傳統節日與當地漢族相同,但在節日和習俗上有所不同。黎族人過春節叫過年,從除夕到初四。春節放假的初衷是脫舊布,送去迎客。

李莉把壹月稱為壹年,壹月是中國新年的休閑月,也是壹年的開始。黎族人稱臘月為“中月”。“中秋”期間,黎族人要把當年該幹的事都幹完,比如打掃房子、劈柴釀酒、縫新衣服、殺豬殺雞、做年糕或餃子、結婚、蓋房子、還債等。除夕夜,衣服,家具等。必須在河裏洗,要準備年糕、粽子、米飯,殺雞殺豬,安排祭祀。除夕夜祭祖,* * *吃團圓飯,喝酒,祝新的壹年“福漲”。正月初壹,黎族人會把年糕送到牛棚、雞籠裏,把粽子葉掛在果樹、谷倉上。如果他們想取水,他們會在河邊或井邊放壹枚銅錢或壹塊年糕,以表明他們會向河神和土地神購買“祝福的水”。

正月初壹,李家不出門,不和外人說話,不做生意,不餵豬餵狗。正月初二,我們開始互相拜年,走親訪友,喝酒唱歌。正月初三、初四,黎族青年男女外出野餐,成年人到山裏打獵,到河裏釣魚,還有蕩秋千、跳舞等好玩的活動。初五,全家參加“送神出村”活動,祈求新的壹年人畜平安。

按照傳統習俗,白沙縣的黎族會在節日期間舉行集體狩獵活動。村裏的老人用雞來預測吉日後,村裏的男人就會背著獵槍、弓箭等人爬山。黎族老人小孩趕狗圍住獵物,小夥子持槍伏擊。獵物被帶到村子裏,獵物的頭屬於獵狗的主人。打獵人的得壹條腿,剩下的分成幾小塊,按人口或戶數平均分配。初三至初五,白沙縣還舉行“公眾遊行”,即把廟裏的神像擡出村外,人們上香祈福。在節日期間,人們要走親訪友,這是壹個非常盛大的節日。

在黎族的陵水、雅縣等地,黎族的聖人和領養老金的人春節不包粽子,認為包粽子就像包死人壹樣,不吉利。水滿五指山的黎族人,聚集全村人,敲鑼打鼓跳“年舞”,慶祝新年。解放後,黎族的春節習俗與漢族基本相同,禁忌和祭祀活動逐漸減少。

黎族端午節

黎族傳統節日,黎族家家戶戶都要殺雞做肉,用肉包粽子。在黎族的壹些支系裏,全家男女老少,當天中午都要去河邊洗“龍水”澡。據說今年凡是洗“龍水”的人都會健康,特別是沒有疥瘡。節日裏有很多禁忌,比如不要出去放牛,不要在河裏挑水。

黎族年節

海南省黎族的節日是在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這個節日受當地漢族傳統節日元宵節(俗稱“過年”)的影響,但節日習俗略有不同。這壹天,在熱鬧的鞭炮聲中,李家各家各戶都忙著包粽子,殺雞祭祖,祈求來年大吉大利。

嘉茂地區分兩種:過年和黎族人過年。中國的元旦是元宵節,黎族人的元旦分兩次舉行。第壹次是除夕後12天(按照生肖,如果除夕是牛年,那麽就是12天後的第二個除夕)。那壹天會包粽子,男的去山裏打獵,女的去。那天晚上燈亮了壹整夜。第二年,第壹次相隔12天,包了糯米團子,卻可以外出生產,不再打獵捕魚。

黎族的三月初三

三月三日是黎族最大的傳統民間節日,也是黎族青年美好的壹天。也叫愛情情節和愛情日,黎語叫“福年福”。每年農歷三月初三舉行,是海南黎族人民悼念勤勞勇敢的祖先,表達對愛情和幸福的向往的傳統節日。農歷三月初三是黎族人民壹年壹度的盛會。場地壹般設在壹片開闊的橡膠林中,上面綠葉遮天,腳下“地毯”,靜謐、涼爽、幽靜。難怪“三月三”成了當地人擇偶的自由,被稱為“愛情情節”。

傳說在古代,生活在昌化江的黎族人遭遇了壹場大洪水。只有壹對情侶坐著瓢活了下來,被漂流到燕窩山的邊緣。三月初三,洪水退去,他們結婚了。男耕女織,生兒育女,互相關愛,辛勤勞作,逐漸使黎族繁衍發展。後人視他們為祖先,每年三月三日隆重紀念。在節日裏,男女老少都穿著盛裝,吃著蛋糕和粽子。男生打魚,女生做飯打魚,然後用天妃和觀音化石祭祀洞窟。

祭祀結束後,年輕人來到活動場地射箭、爬桿、摔跤、拔河、蕩秋千。夜幕降臨,岸邊燃起篝火,小夥子們撐開花傘,姑娘們的銀飾、貝殼飾品在火光中閃爍。情歌委婉,舞蹈漸起,從溫柔抒情到歡樂奔放。有時候情侶會悄悄離開篝火。小夥子把耳鈴掛在姑娘的耳朵上,把鹿骨做的發簪插在姑娘的發髻裏,姑娘把自己精心編織的彩色腰帶系在情人的腰上。雙方宣誓明年三月三日見面。因為三月三就其起源和主要活動而言,都與婚姻和愛情有關,所以也叫愛情情節。

黎族軍坡節

每年農歷6月20日是海南瓊中黎族的壹個分支——祁人的民間節日。軍坡節是黎族人民對古代黎族英雄或神話傳說中人物的崇拜。

傳說這壹天是前堆、城坡等四個村鎮的主人的誕生日。那壹天,黎族人從四面八方趕來,在喧鬧的鑼鼓聲中,擡著堯大師的神像到各村遊行。隊伍每到壹個村莊,村裏的男女老少都要盛裝迎接。每到豐收年,村民們還特意請來附近有名的戲班表演瓊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