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的古樓
嶽陽樓1
矗立於湖南嶽陽市西門城頭,為南國三大名樓之壹,始建於唐開元四年(716)。宋五年(1045),滕重修嶽陽樓,範仲淹撰寫《嶽陽樓記》,其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使嶽陽樓名揚天下。建築高19米,四柱三層,純木結構,有飛檐和頭盔。建築頂部支撐在精致的如意鬥拱上,曲線流暢,陡峭上翹,宛如古代武士的頭盔,這在我國現存古建築中並不多見。現在嶽陽重建1984,保持了原有的歷史風貌。爬嶽陽樓可以瀏覽八百裏洞庭湖的湖光山色。
2.滕王閣
王騰亭位於南昌贛江東岸,江西南昌西北,與湖南嶽陽樓、湖北黃鶴樓並稱江南三大名樓。王騰館是壹座高九英尺、三層樓的大型建築。滕王閣歷經滄桑,歷史上共毀建28次,世所罕見。現在的閣樓建於1985,高57.5米,面積47000平方米。仿宋風格,站在河邊。“飛亭滴血,下無陸”“夕陽寂寞齊飛,秋水* * *天壹色。”這是王波稱贊騰王戈的名句。正是王波的《王騰亭序》使它成為著名的文化建築。
3.蓬萊閣
蓬萊,因其海城之勝,歷史上曾是秦漢諸王到訪之地;此後,八仙渡海的傳說長期依附於此,故被歷代文人視為仙境。北宋嘉祐六年(公元1061),鄧州縣令朱初將唐代漁民所建的龍王廟遷至丫蛋山西側,原址建蓬萊閣,為“州人遊覽之地”,並題寫“蓬萊閣”。元豐八年(公元1085),壹代文豪蘇東坡得知登州軍務。他雖在位五天,卻用極大的筆墨書寫,使蓬萊閣名震天下。
4.大觀樓
大觀樓位於昆明市西南部,滇池北岸,與太華山隔水相望。過去叫“近花圃”。早年由於滇池水位高,宋元時期大觀樓壹帶還在翻滾。元明以來,海口河不斷被挖掘,滇池水位下降,水域萎縮。現在的大觀樓地區已經逐漸露出水面,成為壹個孤島,但周圍仍然是壹個水鄉,壹個鄉村。大觀樓建於清康熙二十壹年(公元1682)。康熙二十九年,巡撫王紀文路過此地,看到這裏湖光山色,視野開闊。於是他大興土木,挖塘築堤,種花柳,修建了大觀樓及其周邊建築。大觀樓原本在二樓。因面朝滇池,望樓四周,景色極為遼闊壯觀,故名“大觀樓”,與嶽陽樓、黃鶴樓齊名。
5.鸛樓
位於山西省永濟市的鸛樓建於北周。它被命名是因為鸛經常住在上面。元初毀於戰亂,1997重建。鸛塔遙望中條山,遠眺黃河。景色壯麗,歷代文人墨客留下詩詞,其中尤以唐代詩人王之渙的《蒼鷺樓》最為著名。整個景區以獨特的文化背景和厚重的黃河文化為基礎,以地域歷史文化為特色,以弘揚愛國主義為主題,以“但妳上壹層樓,三百裏開闊眼界”的磅礴氣勢為主旋律,形成了晉南旅遊的新亮點。
6.真武閣
真武閣坐落在榮縣東部的繡河畔,據說建於唐朝甘源-大理年間(758-779)。它是以負責這段歷史的詩人元傑的名字命名的。舞臺上原來的建築早就廢棄了。現在我們看到的三層純木結構真武閣,是明朝萬歷元年(公元1573年)創立的原物。真武閣輕盈、秀麗、精致,有“龍樓以梁、窗、雲聞名”,“五尺摘星”,“東張西望”,“遙望壹城”。
7.太白大廈
太白樓位於濟寧市古運河北岸。太白樓原是唐代賀蘭家經營的餐館。唐開元二十四年(736),大詩人李白攜夫人徐氏、女兒平陽從湖北安陸遷到任城(濟寧),“住在酒樓前”。每天,他們喝酒,寫很多詩。賀蘭的飯館也因李白經常光顧而出名,生意興隆。唐憲通二年(861)起,吳興人沈光仰慕李白,親臨賀蘭酒家,為樓題寫“太白酒家”篆書,並作《李翰林酒家錄》。從此,賀蘭酒家改為“太白酒家”,名揚天下。
8.煙雨樓
煙雨樓位於浙江嘉興南湖的湖心島上。島的入口是“清惠殿”,建於公元1826-1874年,為皇帝南巡所建。右側墻上有壹個名為“煙雨樓”的三字石碑,與南北兩廂相配,各為“淩湘水榭”和“孤雲動”,出南門西拐即為“煙雨樓”。“煙雨樓”三字條幅是董同誌用蒼勁有力的筆法書寫的。登樓時,可以看到東南岸邊停著壹艘中型遊船,是中國生產者黨“壹大”紀念船。“禹巖樓”建於公元940年左右,位於湖畔,因杜牧詩中的“禹巖”二字而得名。以後屢毀屢建,到了宋朝成了壹方勝利。明末,毀於大火。到了公元1584年,嘉興知府趙瑛招夫修何澄,運土填南湖成湖中島,次年在島上重建煙雨樓。從此煙雨樓在湖中。
9.鎮海塔
鎮海樓是廣州的標誌性建築之壹,位於廣州越秀山上,屬於廣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整個建築高25m,長方形,寬31m,深16m。下面兩層墻是紅砂巖,上面三層是磚墻。外墻逐層遞減,五層復檐,覆綠琉璃瓦,石灣彩釉魚花脊,朱壁青瓦,雄偉壯觀,被譽為“嶺南第壹景”。鎮海樓氣度不凡,與鎮海樓、越秀俯瞰樓、越秀樓並列為古今“羊城八景”之壹。
10,甲秀樓
甲秀樓位於貴陽市南部,在南明河壹個叫敖濟石的巨石上。甲秀樓是貴陽市的象征。建於明萬歷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歷經多次破壞、修繕或重建。甲秀樓三層高20.7米,橋臺高2.2米,總高22.9米。底層白色的石柱,褐色的仿古木門窗,飾有清代彩畫的額頭,綠色的琉璃瓦廳,金黃色的琉璃瓦脊,寶頂,在朝陽的照射下古色古香,金碧輝煌。當妳爬上大樓時,妳可以看到澳基灣兩岸的風景。
望江樓11
位於成都東門外錦江河畔的壹片竹林中,面積176.5畝,是紀念唐代女詩人薛濤的紀念碑和旅遊景點,現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薛濤壹生喜愛竹子,經常以竹子“剛健內斂,以謙抑之”的美德激勵自己。後人在花園裏種滿了竹子,以示敬意。園內有名竹150種,又稱“竹公園”、“金城竹園”。崇禮塔和金卓大廈袖手旁觀河,這是花園中的主要建築。崇禮塔矗立在錦江之畔,是壹座高大的木質建築,高達27.9米,氣勢恢宏,是成都的象征。該建築建於清光緒十五年,樓高***4層,朱瓦、寶鼎鍍金。它的名字來源於金代作家左思的《蜀都賦》中的壹句話“它美麗而令人崇拜,但它的本名是成都”。古代成都人水路出行,親朋好友經常在這裏送行。因此,這裏的建築被稱為望江樓,至今仍為人們所用。
粵江大廈12
南京閱江樓是繼武漢黃鶴樓、嶽陽樓、南昌王騰亭之後的江南第四大名樓。
修建閱江樓的初衷始於626年前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因為在稱帝之前,朱元璋在獅子山上以紅黃旗為號,指揮數萬伏越,打敗了他的宿敵陳友諒的四十萬大軍的強勢進攻,為明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14年後,公元1374年,也就是洪武七年春,朱元璋在獅子山建了壹座亭子,自己命名為閱江樓,並命朝中文官寫壹篇關於閱江樓的文章。到現在為止,元末明初著名文學家、院士宋濂和朱元璋本人寫的文章有三篇。朱元璋還用服刑的犯人在獅子山頂上修了壹塊建築用的“平巖”,也就是地基。朱元璋在寫完建樓奠基的故事後突然決定停建閱江樓,並在他的《閱江樓的故事》中解釋了停建的原因:壹是上天給了他壹個夢,叫他不要急於建閱江樓;第二,經過深思熟慮,他覺得應該抓住緊急事件,修建閱江樓。其實還有壹個原因就是集中財力人力在中都修建南京和鳳陽的城墻。後來因為造價巨大,連中都鳳陽的城墻都停了。
黃成館13
杭州城隍廟位於吳風景區,高465438±0.6米,為仿古樓閣式建築,地下七層。令人眼花繚亂,內容豐富,融合了元明寺廟的建築風格,著眼大局,勾勒細節,贏得了杭州江、山、湖、城的勝利。
黃成館主屋頂的頂部是壹個葫蘆形花瓶;四個分頂的頂部鑲有鳳凰造型,整個亭子看起來像壹群展翅飛翔的鳳凰,看著神仙山瓊閣倚天而立,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