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東方之教,佛教是西方之學。道教的長樂世界在東方,太陽升起的地方,太乙救苦佛。佛教的天堂在西方,太陽落山,地藏王菩薩掌管。
所以道教是生發之陽,所以講究快樂,愛惜身體,認為人生快樂,值得留戀的東西很多,所以追求長生不老。道教神仙可分為天仙和地仙。所謂俗世仙人,就是長期活在世間,遊歷三山五嶽十島的人。他們在地球上自由快樂,享受著幸福的生活。而佛教則是太陽落山時的殷琦,把世界當成婆娑的世界,認為人生是痛苦的、不完整的,所以追求寂靜。所謂羅漢果,就是他不會再來到這個婆娑的世界。道教追求長生,佛教追求長生。
也可以說道教的長樂世界其實是以現實為基礎的。佛教的天堂在另壹邊。道教承認肉體的實在,認為人體是真實的,神仙不壞,所以道教非常重視保養自己的身體和健康。而佛教則認為身體是臭皮囊,是負擔,是障礙,不太註重身體的保養。而壹味的追求心靈的超脫和彼岸世界的幸福。
道家講責任;佛教講因果。傳承者是祖先積累的美德,後代是被遮蔽的。如果妳自己犯罪,妳的子孫會受到譴責。因緣是上輩子積德,這輩子享樂。妳上輩子犯了罪,這輩子受了苦。所以佛教認為壹切都是永恒的因果,都是命,教人認命,接受現實。就算妳是暴君,那也是他的福氣。妳天生賤,活該,活該。而道教則鼓勵人這輩子多做善事。道家是帝王的良師,鼓勵君主多行善事。如果君主不明智,那麽他就會受到人民的抵制,這也是壹種承諾。佛教教導人們要做溫順的好公民,這非常適合統治者的愚昧政策。而道教則教導人們去爭取現實社會的幸福,建立壹個和平的世界。所以自古以來,道教團體都是起來反抗壓迫的。沒有什麽比黃巾軍更了不起了。
道教承認人的情欲的合理性,認為男女之間無論是肉體上的快感還是情感上的愛,都是陰陽相生的感情。所以我們反對絕對的禁欲主義。因為陰陽觀念,我也反對殺害女嬰,認為會破壞陰陽平衡。道教尊重女性,認為男女平等。神仙中有董和西王母,他們分別是陽和陰的主人,是男神仙和女神仙的祖先。神仙譜系裏,也有神仙姑娘。而佛教則主張絕對的禁欲主義,反對男女之間的性愛,認為它汙穢不堪,反對感情,認為它是邪惡的影響。認為女人地位低,是因為上輩子沒有修行,所以這輩子才成為女人。兩個和尚在佛教中的地位也低,這其實是印度不尊重女性的傳承。在佛教的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女人。印度大師說:“天堂裏沒有女人。女人到這裏來,都是處女。”說真的,我根本不想去這樣的天堂。
北派修煉丹的結果也類似於佛教,把體內的陰陽作為藥物,把男性修煉成壹個密閉的身體,性器官萎縮。女子割下白虎後,乳房縮小,變成男性。雖然它也被認為是壹種內丹,但它違背了仙道教的宗旨。神仙畢竟還是人,人有男有女。如果神仙都是男的女的男的豈不是很可笑?《抱樸子》說:“古之神仙者,或生而有翼者,改飛,失根,更受異族之害。有的像鳥像蛤,野雞像蟑螂,不人道。人性要食甘,服輕,通陰陽,官位要正,耳目要靈,關節要壯,氣色要悅,老而不老,視線要長,來源要廣,不受風寒風濕,不受邪氣,不受各種毒害,不為快樂和名譽所累。若棄妻獨居山澤,則與人性斷絕,與木石為鄰,不足為慮。龍先生和尹長生先生,兩人都服了半劑金液,把羊修好了。它停在人間,還是近千年,然後去了耳朵。總之,求長壽的人,都是在珍惜自己今天想要的東西,他們不是想升天,而是想翺翔於地面之上。”道教之所以追求長壽,是因為珍惜今天的生活和享受,所以不急於升天。道家並不認為天比地好。相反,他們更依戀人類的生活。仙道絕對反對陰陽在體內交尾的觀點,所以不是人,是蚯蚓,蚯蚓是兩性的。德宗道教的真實傳記是以旺盛的性功能為基礎的。女人修煉到最後,她也是美若天仙,光彩照人。這是神仙路!
另壹個需要澄清的是,創始人劉華陽在他的書中提到,然後是遺物。這壹點不僅遭到了佛教的抗議。我對遺跡的理解應該是燃燒後的化石之類的東西,唐代韓愈反對,後來道教也反對以楊靜遺跡為道的標準。紫陽真人明明說了,那這是真的,是與生俱來的真理,無形的。煉內丹的本質是,用時不可見,見時不可用。怎麽可能是舍利呢?更何況道士看重的是身體,羽化之後,焚燒是絕對不允許的。蓋仙道有提煉太陰形狀的技巧和解剖屍體的方法。屍體隨時都有可能被使用,所以在道教裏焚燒遺體是不符合道教教義的。妳從哪裏得到遺跡理論的?
仙道的信徒是陽神,佛教的信徒是陰神。楊慎,形神俱妙而道真,聚則成,散則成。陰神,乃鬼之靈。資陽真人說:“我是仙丹大道,我的人生也是修行的。所以,聚則形,散則怒。我所造成之地,實顯之,謂之陽神。”“其修行者(佛教)初不悟道,欲速則不達,形如木筏,心欲泯滅,將知識藏於內。是清靈鬼,非純陽仙,故仙不取。”
我發現了壹個奇怪的問題。宋代以前主張保存人欲的是道家。當時有很多清高的道教。自宋代以來,它壹直受到佛教的影響。在提倡絕食、酒肉、斷絕情欲之後,日漸沒落。高路越來越少了!不正印證了古人的壹句話,佛教“闖入國,闖入家,闖入身。”現在我要補充壹句,“入教破教”!所以我強烈主張反對道家宣揚三教合壹,佛道合壹的謬論。道教的特點應該保持,不能過分強調相同之處,而應忽略不同之處。只有所有的道教徒都認識到這壹點,道教的發展才有希望!
就憑妳* * *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