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他古代民族壹樣,在其最初的發展過程中,隨著對自然的認識和生產力的緩慢提高,逐漸形成了許多部落,其中以西藏山南地區的雅礱江部落發展最快,藏族所信仰的“猴子變人”的傳說就誕生在這裏。
說到藏族的起源,就不得不提幾個與藏族起源有關的傳說。在關於藏族人民祖居地形成的傳說中,最著名的是大海變桑田的傳說:很久以前,這裏是壹望無際的大海,海浪卷起拍打著長滿針葉樹、鐵杉和棕櫚樹的海岸,發出巨大的聲響。森林之上,山青水綠,雲繚繞;森林裏長滿了各種奇花異草,成群的梅花鹿和羚羊在奔跑,成群的犀牛在湖邊蹣跚而行,悠閑地喝水。杜鵑花、畫眉和百靈鳥,在樹梢上跳來跳去,唱著歡快的歌曲;兔子在茂盛的綠草上無憂無慮地奔跑...多麽迷人的和平與穩定的畫面啊!有壹天,海裏突然出現了壹條巨大的五頭毒龍,它粉碎了森林,激起了浪花,毀壞了花草樹木。生活在這裏的所有動物和鳥類都預感到災難即將來臨。他們跳到東邊,東邊的森林傾倒,草地泛濫;他們又向西邊沖去,西邊也是波濤洶湧,誰也喘不過氣來。就在鳥獸走投無路的時候,突然,五朵彩雲飄過海面,變成了五個聰明的空行母。他們來到海邊,用自己無邊的魔力降服了五條毒龍。惡魔被征服了,大海平靜了。生活在這裏的鹿、羚羊、猴子、兔子和鳥都崇拜仙女,感謝她們救了他們的命。空行人想離開,回到天堂,但眾生乞求,要他們留在這裏,造福眾生。於是五位仙女慈悲為懷,同意留下來和眾生壹起享受和平的壹天。五仙女命令海水退去,於是東邊變成了茂密的森林,西邊是肥沃的土地,南邊是花草茂盛的花園,北邊是壹望無際的牧場。五仙女已成為喜馬拉雅山的五大主峰,分別是享壽仙峰、崔琰仙峰、惠珍仙峰、管湧仙峰、石人仙峰,屹立在西南邊緣,守護著這片幸福的世外桃源;以它為首的翡翠仙峰就是珠穆朗瑪峰,是當今世界最高峰,當地人民親切地稱之為“神女峰”。
青藏高原從壹片海變成了壹片海,這已經被越來越多的科學考察和發現所證明。然而,高遠不是壹夜之間形成的,而是緩慢變化的。只是近幾百萬年來的地殼變動導致了高遠隆起的急劇上升。近年來,喜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瑪峰的確定,證明了高原仍在上升,這在當地的救援史上是驚人的,但壹年只上升壹兩厘米。
藏族人民壹直相信藏族起源的神話:相傳普陀山觀音菩薩從南海教了壹只由神變來的獼猴,命其在西藏雪域高原修行。這只獼猴來到雅礱江谷的山洞裏修行慈悲和菩提心。壹個女惡魔使出渾身解數勾引它說:“我們結合吧!”獼猴回答說:“我是觀音菩薩的弟子,奉命在此修行。如果我與妳結合,我將打破我的戒律。”女惡魔說,“如果妳不和我結合,我就只好自殺了。因為我上輩子註定是個妖,妳我不可能是恩愛夫妻。將來我壹定會成為壹個惡魔的妻子,生下無數的惡魔和孫子。那時,雪域高原將成為魔鬼的世界,成千上萬的生物將被毀滅。所以,我希望妳會同意我的要求。“娶女妖會犯戒,不與女妖結合,會造成大罪。內心矛盾的獼猴回到普陀山,向觀音菩薩請示。觀世音菩薩說:“這是吉祥的征兆。妳能和她結合,在雪域高原繁衍後代,這是壹件天大的好事。作為菩薩,要勇敢無畏,迅速與女妖結成夫妻。“獼猴和女巫成為伴侶後,生了六只小猴子。他們有不同的性情和愛好,他們各自尋找食物,生活在水果森林裏。三年後,獼猴去看望自己的孩子時,發現孩子已經繁殖到500只,森林裏的果實即將幹枯,生活悲慘。老獼猴再次回到普陀山向觀音菩薩求援,從須彌山取出天然五谷種子撒在大地上,大地上種滿了各種五谷不耕。因為猴子得到了足夠的食物,它們的尾巴逐漸變短,它們會說話,它們逐漸變成了人。這是雪域高原上的祖先。傳說終歸是傳說,但古代傳說能與達爾文的進化論猿猴變成人類不謀而合,實在是奇跡。
關於藏族人民在近代的生存發展歷史,據說公元前237年的壹天,雅礱江流域的牧民在贊堂闊西發現了壹個才華橫溢的年輕人。他的言行與當地土著人不同,牧民們回到定居點請示如何處理這個年輕人。長老派12靈骨上山詢問少年人從何而來。年輕人用手指了指天空,長老和信徒們都認為這個年輕人是從天上來的,是“眾神之子”,非常高興。12人的首領伸長脖子坐在轎子裏做“神之子”,前呼後擁地擡回部落,神化他,說他是色之明子的第十三代,甚至讓他做了部落的首領。人們尊稱他為“涅奇贊普”。在藏語中,“聶”是脖子的意思,“池”是王座,“贊普”是英武之王。因為他被壹個牧羊人拎在脖子上,被稱為“把脖子當王座的英傑”。聶赤贊普是吐蕃部落的第壹任首領。聶赤贊普統壹了雅礱江部落,修建了第壹座宮殿——雍布拉康,坐落在距拉薩140公裏的乃東縣澤當鎮東南不遠處的雅礱江谷山上。這座沒有任何奢華的建築叫雍布拉康,雍是母,蔔是子,拉康是廟,所以可以叫宮。永布拉康規模小。它坐落在小山上,面朝西。前面是三層建築,後面是碉堡形式的高層建築。聶赤贊普成為西藏歷史上第壹位部落首領。
從贊帕壹世到公元5世紀的近1000年間,西藏農牧業經濟發展迅速,掌握了銅、銀、鐵的冶煉技術。這壹時期,西藏的原始宗教&苯教占據了西藏的意識形態領域。早期的博尼教類似於薩滿教,崇拜自然,相信萬物有靈,主要的宗教形式是祭祀、占蔔和災難。在當時生產力很低的情況下,博尼主義深得民心,在統治階級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第28代薩帕托·裏贊時期,佛教開始傳入吐蕃。由於佛教集團的強大影響,佛教只是傳入而沒有傳播和發展。直到第三十二代贊普遜·紮甘博統壹西藏,建立第壹個吐蕃王朝,西藏才進入文明和歷史發展的新階段。
特別是近年來,西藏的考古發掘為藏族起源理論提供了大量證據。尤其是卡若遺址的發現,意義重大。卡若遺址位於西藏昌都以南12km處,發現於1977年。瀾滄江以西西卡若附近的三角形二級平臺上,海拔3100米。這是中國發掘的最高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兩次發掘共發現了28處房屋遺址、7968件石器、366件骨器、20000多件陶器、50件裝飾品、小米和動物骨頭。卡卡遺址經放射性碳鑒定,年代為四五千年前。它所代表的原始文化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首先,在生產工具上,該遺址表現出新石器時代的所有特征,但仍是鍛打石器、細石器和磨制石器並存,巨型石器占多數。其次,陶器方面,陶器是混砂陶器,手工制作。裝飾圖案主要是描繪圖案、錐刺圖案和附加絨頭圖案。器皿的形狀是壹個小平底器皿,由壹個壺、壹個盆和壹個碗組成。再次,在建築上,大量使用石材作為原材料,如石墻房屋、石板路、國石臺、石圍場等。
卡若遺址的這些特征表明,卡若文化是青藏高原新石器時代的代表性文化。過去,在蘇爾、申紮、紮布、日尚和霍爾、普蘭縣發現了舊石器,在那曲、申紮、雙湖、班戈、聶拉木、日土發現了細石器,在林芝、墨脫、拉薩、劄達、乃東和肖恩達發現的新石器文化與昌都卡羅文化相似,似乎有壹些相似之處。
卡若文化不是西藏高原孤立的原始文化,而是與黃河中上遊的原始文化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系。東部雅礱江流域、大渡河流域的黃土堆積中發現了壹些偽造的石器,北部四五千年前的甘肅、青海兩省就有半山的馬家窯、馬場。Kaku和兩個鄰近地區之間似乎有密切的古代文化交流。在制作石器方面,甘肅省的四壩灘、永靖大和莊、酒泉夏河青馬場遺址中都可以發現卡文化的圓盤狀砸器。在蘭州附近的羅漢堂、戚家坪等馬家窯文化遺址發現了刀具。在黃河上遊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也發現了精美的石器和磨制石器。至於早期卡若文化中的圓形和方形半窖房、經過處理的紅燒土墻和生活面,則屬於甘肅、青海馬家窯的文化傳統和居住形態。卡若遺址發現的谷子是黃河流域的傳統作物,耐旱,南方很少種植。卡羅文化的小米可能來自馬戛李文華。
卡若遺址的發掘對西藏原始文化的研究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為藏族的起源提供了詳實的資料。說明從河湟南下的羌系人只是構成了藏族先民的壹部分,只是後來才加入融合的。其實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原始人生活在西藏。卡若遺址發掘的資料表明,西藏高原自古以來就有人類在這裏繁衍生息,開拓了這片廣袤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