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馮玉祥是否應該將溥儀驅逐出故宮?首先要知道,馮玉祥最初的目的其實只是為了掠奪宮中珍寶,提高俸祿。溥儀被驅逐後,宮中的許多寶物出現在北京地下的古玩市場。而後來,馮玉祥的心腹陸也證實,1926南口戰役中花費的巨款是倒賣宮廷珍寶所得。馮玉祥顯然不想為自己贏得壹個“強盜”的名聲。
為了讓財產的取得顯得名正言順,他對留在紫禁城的溥儀動了手術,美其名曰“徹底消滅滿清遺風”。但馮玉祥沒想到的是,他驅逐溥儀對民國格局的影響很大。清末,經過秘密磋商,玉龍和袁世凱最終達成了兩個重要文件:第壹個是《清朝詔書》,結束了清朝幾百年的統治和中國幾千年的皇權時代。
第二個是關於優待王室的規定。玉龍皇後代表清朝將清朝的所有領土和主權轉讓給中華民國政府。這也涉及到滿、蒙、回、藏民族的安排和待遇條件。換句話說,這個《皇族優待條例》代表了清政府自願將主權讓渡給中華民國,是壹個合法有效的文件,得到了各族人民的認可。
然而,這份文件在12年前生效後,就被馮玉祥愚蠢地撕毀了。馮玉祥撕毀這份文件,相當於把清朝和民國的協議全部作廢。總的來說,此舉大大降低了中華民國在國際社會的聲譽。西方列強深信中華民國是壹個無組織無紀律的無能政府。而鄰國日本和蘇聯開始計劃掠奪中國這塊大蛋糕。在國內,由於條例很容易被撕毀,蒙古和西藏的少數民族開始變得不安,他們逐漸開始計劃尋找新的政治領導人。
中國民眾對中華民國的信任度也大打折扣。所以,馮玉祥驅逐溥儀,實際上嚴重破壞了中華民族的團結和穩定。最後因為溥儀的離去,造成了國難。被馮玉祥趕出皇宮後,溥儀首先逃到日本大使館避難。在日本人的幫助下,溥儀順利到達天津,開始過上了平靜的生活。從那次接觸,日本人開始想到溥儀。
在日本人眼中,由於張勛復辟的失敗,溥儀對民國軍閥已經完全失去了意義。但是,在全世界人民心中,民主的觀念還沒有深入人心,封建思想仍然占據著主導地位。只要溥儀能有機會立大旗,就會有無數尊重封建思想的人響應。這股勢力壹旦出現,將成為分裂中國的強大力量。1931年,中國東北淪陷,日本全方位侵略計劃開始正式提上日程。
日本為了穩固自己在東北的統治,認為需要拉壹個能撐場面的人來充當傀儡,溥儀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在上原賢治的誘導下,溥儀的王朝復興夢再次復活。1934年,溥儀在長春南郊杏花村舉行登基大典,正式成為“大滿州帝國”皇帝。“偽滿洲國”的建立也正式標誌著中國領土的再壹次分裂。“偽滿洲國”成為日後日本侵華的重要基地,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災難。
說白了,溥儀成為漢奸是因為被日本人盯上了。日本人和他的第壹次接觸是在溥儀被馮玉祥趕出紫禁城之後。那麽,如果馮玉祥沒有在1924把溥儀趕出紫禁城,下面的事情是不是就再也不會發生了?當然,也許馮玉祥不會把溥儀趕出故宮,也會有別的軍閥為了宮中之寶而有所企圖。這意味著溥儀遲早會被趕走。但是,馮玉祥的錯就錯在他在壹個非常錯誤的時間,以壹個非常荒謬的理由完成了它。這給中華民族帶來了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