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韓國也慶祝春節。春節期間有哪些和我們類似的習俗?有些習俗和我們的不同?很簡短。兔子在這裏感謝我。

韓國也慶祝春節。春節期間有哪些和我們類似的習俗?有些習俗和我們的不同?很簡短。兔子在這裏感謝我。

中國的漢文化很早以前就傳播到了朝鮮半島,中韓兩國有著悠久的文化交流歷史。因此,韓國的許多傳統習俗與中國相同,但在中國文化與韓國人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相結合的過程中,形成了許多各具特色的習俗。農歷新年是韓國和中國最隆重、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壹,是家人團聚、闔家團圓的節日。本文將分別對中韓春節的起源、習俗、飲食習俗進行比較,探討中韓春節的異同。

壹、朝鮮族春節的起源

韓國稱農歷壹月的第壹天為“謝爾”。歷史上沒有明確記載正月初壹是什麽時候成為韓國節日的。韓國歷史上記載,春節是“九大節日”之壹。在朝鮮時期,春節與寒食(冬季至日後的105天)、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四大節日。春節的傳統習俗早在三國時期就已存在,在高麗時期變得多樣化,並延續到朝鮮時期。但實際上,我們今天所說的春節和其他月份的習俗,在高麗時期就在韓國根深蒂固,春節的習俗也受到各個時期宗教的影響。在高麗時期,“巴關暉”和“元宵節”等佛教習俗盛行,而在朝鮮時代,重視祖先崇拜和其他春節儀式的儒家習俗盛行。春節也被稱為“謹慎日”,意思是言行謹慎。因為壹年的運氣取決於新年的第壹天,所以要言行謹慎,才能趨吉避兇。

在中國,春節是三千年來民間最盛大、最熱鬧的古老節日。公元前104年,司馬遷創造了太初歷法,把正月定為壹年的開始。第壹個月的第壹天被稱為“新年”。從此形成了把農歷正月當節日的傳統。過去春節也叫元月日,元首,新加坡元等等。辛亥革命後,中國開始改陽歷1912,稱陽歷的第壹天為“元旦”,而農歷正月初壹則改名為“春節”。然而,幾千年的傳統習俗使得農歷新年比公歷新年更重要。

二、朝鮮族春節飲食習俗

飲食文化包含飲食習慣等諸多元素,每壹個元素都與各民族的自然條件、社會經濟環境、民族特點密切相關。在韓國,春節吃的食物統稱為“年夜飯”,喝的酒稱為“新年酒”。“年夜飯”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年糕了。大年初壹早上,用白米糕片做湯。圓形的年糕片象征著太陽,反映了韓國人自古以來對太陽的崇拜。吃年糕湯的習俗在崔南山的《韓食》中有解釋,即新年以白食開始,蘊含著世間萬物重生的宗教含義。正月初壹吃的年糕湯也叫“加年糕”,吃年糕湯也象征著又壹年的成長,所以韓國人有時會不問“妳多大了?”而是問:“妳吃了幾碗年糕湯?”可見,吃年糕湯是韓國極其普遍的新年習俗。

另外,韓國人春節不喝暖酒,喝冷酒。據說喝冰酒有迎春的意義。在正月的第壹天,韓國人應該在新年問候後首先喝胡椒和柏樹酒和屠蘇酒。屠蘇酒是由多種藥材制成的。人們認為為了健康和安全,喝這種酒不會生病,喝屠蘇酒的習俗和中國壹樣。

中國有“民以食為天”的飲食文化。從南北朝到宋代,中國長江流域都有喝屠蘇酒和柏葉酒的習慣。人們認為喝屠蘇酒有預防傳染病的作用,而喝柏葉酒會延年益壽。據說屠蘇酒是漢末名醫華佗創造的。除夕喝可以預防瘟疫。古代喝屠蘇酒,蘇軾的“除日”,明清以來,南北方的風俗明顯不同。在北方,除夕夜人們會吃餃子。餃子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也是過年必不可少的食物。交子諧音“交子”,意為新舊交替。餃子的形狀類似元寶,所以它象征著發財。在南方,妳應該在春節期間吃元宵和年糕。元宵也叫湯圓,象征著家人團聚,家庭和睦。年糕與“年糕”諧音。在中國,新年蛋糕意味著新年快樂和更豐富的生活。在這壹點上可以看出中國年糕和韓國年糕的文化差異。

吃年夜飯是中國慶祝新年必不可少的。除夕夜,壹桌豐盛的年菜,壹家人吃團圓飯,辭舊迎新。餃子、元宵、面條、魚、雞肉、火鍋等等都是年夜飯的食物。雞代表“好運”,魚代表“年年有余”,火鍋代表“蒸蒸日上”等等。

第三,韓國和中國新年的傳統娛樂遊戲

春節期間,韓國和中國都有“守歲”的習俗。除夕夜,壹家人聚在壹起,徹夜不眠迎接新年。據宗谷《荊楚歲誌》記載,中國至少在南北朝時期就有吃年夜飯的習俗,而且是從年夜飯開始才慢慢吃年夜飯,有的家庭要吃到深夜。在韓國,有句話叫“除夕睡覺,眉毛會變白”。

在中國,除了慶祝農歷新年,春節期間還會裝飾燈籠。家家戶戶都要在門上貼紅對聯和“福”字,在墻上貼年畫,放鞭炮。這些是韓國沒有的習俗。在韓國,有把有“假裝幸運”之意的“福粉”送給別人或掛在家裏的習俗,即在臘月三十的第壹天早上或午夜後,在墻上掛壹個用竹條做成的柵欄。這種柵欄原本是韓國篩選大米的工具,會篩掉不幸,帶來好運。關於它的起源還有壹個傳說。據說正月初壹晚上會有壹個叫“夜光”的鬼出來偷鞋,偷鞋的人今年會倒黴。所以,當晚人們會把鞋子從外面拿回屋裏,然後在門口放壹個篩子。這是因為夜光鬼會在篩子上數洞數到天亮,忘了偷鞋。

慶祝春節的傳統與幾千年的農耕文化密切相關。辛苦壹年的人們在新年伊始用各種娛樂節目慶祝新年,以消除辛苦。現在春節在韓國和中國都是公共假日。春節期間,親戚朋友互相拜訪,邀請他們喝酒娛樂。在中國,人們聚在壹起打撲克。在韓國,人們聚在壹起玩“畫畫”(壹種類似撲克的娛樂)。“Utz”在韓國也很受歡迎。參與遊戲的人有兩種。他們依次投擲四塊木板,按照壹定的規則計分。Utz也可以用來預測壹年的運氣。此外,韓國春節有代表性的娛樂遊戲還有蹺蹺板、放風箏、蕩秋千等。放風箏從臘月三十開始到正月十五。正月十五,風箏被稱為“烏爾風箏”。人們把風箏放得很高,然後剪斷繩子,讓壹年中可能發生的厄運全部過去,所以放風箏也被稱為“Ur風箏”。

春節期間典型的傳統娛樂項目包括放鞭炮、舞獅和玩龍燈。鞭炮是中國特有的。它們有2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如今,除了在春節燃放鞭炮辭舊迎新,人們還要燃放鞭炮慶祝每壹件喜事。舞獅和玩龍燈是中國春節期間的傳統民間活動。伴隨著鑼鼓,表演是壹種在中國流行的民間舞蹈,意思是祈求豐收和好天氣。這也可以說是農耕文化的產物。

第四,朝鮮族春節的習俗

春節期間,韓國和中國都有親戚朋友之間交換祝福的習俗。中國稱之為“拜年”,韓國稱之為“拜年”。晚輩要給長輩拜年,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親戚朋友之間也要互贈禮物,每個人都要說“新年快樂”“恭喜發財”等吉祥話。

祖先崇拜在中韓春節習俗中占有重要地位。通過祭祀先人,可以銘記先人的美德,傳承先人的誌向,希望得到先人的保護,保佑子孫後代。在韓國,家人在新年的第壹天要早起,穿韓服,參加祭祖活動。其祭祖程序嚴格,首先在家中祭拜祖先遺像,依次向祖先鞠躬磕頭,祈求祖先開創的家業興旺。關於祭壇的擺放也有嚴格的說法。祭壇第壹排要放水果,東邊放紅果,西邊放白果;在第二排,應該放置蔬菜供品;第三排放湯,東邊放魚湯,西邊放清湯,中間放蔬菜湯;第四排放烤或炸的東西;米飯放在第五排。祭祀祖先,首先是在家裏祭拜祖先的遺像,依次向祖先鞠躬磕頭,祈求祖先開創的家業興旺。祭祖結束後,晚輩會向長輩行禮拜年,然後吃壹頓祭祖的年夜飯作為早餐。吃完早飯,他們會去其他親戚朋友家拜年。

在中國,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祭祖形式,有的去祖墳,有的去祠堂。大多數人在家裏立起祖先牌位,展示他們的供品。大年三十的早上,他們按照輩分的順序祭拜。祭祖的供品壹般有“三祭”——豬、雞、魚;四果——春夏秋冬時令水果;綠茶、食物和酒等。除了祭祖,中國還有春節祭竈和財神的習俗。

五、朝鮮族春節的禁忌

第壹個月是壹年的開始,人們把它視為新的壹年好運或黴運的標誌。因此,中國和韓國在過年期間都有壹些相關的禁忌。守歲也可以說是大忌,就是除夕不能睡覺。韓國春節期間有家庭葬禮或服役滿三年的人不能拜年。在韓語中,“春節”不僅意味著新的壹年的開始,還意味著“小心”。除了拜訪鄰居,韓國人壹般春節不出門,做任何事都很謹慎。

中國在春節期間也有各種各樣的禁忌。比如“不掃地”就是春節期間不能掃地。人們認為掃地會掃走好運,趕走財神。還有過年期間不要說“壞了”、“壞了”、“沒事了”、“死了”等不吉利的話,也不要吃藥,不然壹年到頭都會生病吃藥。

春節的習俗反映了兩國人民的生活特點、民族信仰和優良傳統。盡管表現形式不同,但春節習俗的主要內容是祈禱中韓兩國人民都有壹個健康、安全和快樂的新年。值得壹提的是,春節期間,人們即使再忙也要回家過年,導致火車票和機票壹票難求。由此可見,家庭團聚在兩國的習俗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