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漢族的春節習俗

漢族的春節習俗

妳是漢族嗎?我是!

漢族慶祝春節的習俗有:貼春聯、放鞭炮、吃團圓飯、拜年、拜年、發壓歲錢...

漢族春節

農歷的壹月壹日被稱為“春節”,這是我歷史上最盛大,最熱鬧,最長的傳統節日。農歷的壹月,也被稱為“正月”,是壹年開始的月份。農歷正月初壹習慣上稱為正月初壹,也稱元日、正日、鄭源、鄭超、三元(即年元、月元、日元)。人們也稱它為“新年”、“元旦”、“大年初壹”等等。中國新年的習俗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說它始於於霞制定《星歷表》之時,並在長期的演變和發展中得以傳承。辛亥革命後,中國采用了世界通用的公歷,並將農歷正月初壹改名為“春節”,但仍不為民間所喜聞樂見。1949中國人民民政協商會議第壹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使用公歷年”的決議,“春節”的名稱進壹步明確。

今天,漢族和中國的許多其他少數民族仍然把春節視為“統壹和更新”的壹天。多年來,人們總是通過結合傳統和現代文明來慶祝春節。每當除夕十二點的新年鐘聲響起,全國城鄉鞭炮齊鳴,火花沖天,神州大地壹片歡騰。天亮後,人們吃壹頓有特色的早餐,然後穿上節日的服裝,或禮貌地互相問候,或去娛樂場所觀看,節日的氣氛會持續好幾天。在舊社會,人們伴隨著慶祝和鞭炮聲進入新年。在許多地方,新年的第壹件事是玩得開心,然後吃夜宵,睡覺。早上起來,穿上嶄新的鞋帽衣服褲子,打扮得很完整。首先要做的就是開門開槍——意思是“開門走好運”,以為越快越好,槍聲越響越好。初壹的早餐,象征吉祥幸福的食物比較好。南方人大多喜歡吃湯圓,俗稱“元寶”,祝福家人團聚;有的只是吃掛面,面是不能中斷的。它們越長越好,俗稱“長壽面”,以示長壽;北方人愛吃餃子。餃子最初是觀看除夕的午夜餐,其名稱的由來可能是指“年輕時交朋友”與迎接新年和告別舊歲時的“年輕時交朋友”交替出現,是“交朋友”的諧音。後來,人們把吃餃子的時間改到天亮後第壹天的早晨。早餐後,人們開始拜年,在家裏告別,然後在親戚朋友之間相互拜年。見面時,他們通常以“恭喜發財”、“新年快樂”來祝賀對方。拜家總喜歡留下來吃湯圓、餃子,或者用茶點熱情款待。從初二開始,親朋好友輪流模仿拜年,主人家舉辦豐盛的酒席。這種習俗根據親戚朋友的數量而有所限制,在鄭丹從三四天到十五天以上不等。在第壹天或幾天後,大多數人會去墳墓燒香,並在墳墓前向已故的祖先拜年。

過去,在農歷新年的第壹天,許多地區都有“說春天”和“送財神”的習俗。裝扮成“春官”和“財神”的乞丐依次向各家分發印在紅紙上的“春牛圖”或“財神圖”。到時候對主人說壹些吉祥幸福之類的問候,然後主人會發壹些開心的錢。許多善男信女經常在這壹天拜訪附近的寺廟,燒香拜佛,抽簽占蔔,祈求新的壹年壹帆風順,幸福美滿。以前初壹有很多禁忌:倒水、掃地、倒灰、破土、用針剪子都是所謂有損好運的行為,絕對不能做;鬼、死、喪、病、哭、老、破等詞匯都是不吉利的象征,大人不能說,小孩也會盡量避免。大人們往往在年三十晚上反復告訴他們,怕孩子犯錯,就在墻上貼壹張紅色的紙條,寫上“孩子的話肆無忌憚”之類的話。如今,歷史上曾經盛行的許多過年習俗中的迷信內容已經逐漸被廢除,取而代之的是時代賦予的全新內容,讓傳統的過年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