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銘文寫在或刻在龜的腹部、甲殼和肩胛骨上。時間在盤庚和帝辛之間(元前1401年至元前1122年),內容多為殷王祭祀、狩獵、求雨、算命的文字記載。殷人崇尚鬼神,壹直用甲骨文占蔔。
他們用龜甲骨寫甲骨文,神化相關事件,然後刻筆記。甲骨文出土於河南安陽小屯村殷墟,最早是當地農民在耕地時發現的。因為不知道是什麽,就當龍骨賣給藥店治療虛弱和淤青。朱二十五年(1899),當時在京做官的王生病,在捉到的中藥中認出了甲骨。
二十九年(1903),劉鶚寫了《壹只藏在鐵雲裏的烏龜》,第壹次以拓片的形式出版了甲骨。三十年(1904),孫詒讓寫的甲骨文考證。之後開始了持續的挖掘。
根據語言學家的研究,壹種語言從發現到成熟至少需要2000年,3500年前的甲骨文中已經出現了壹批形聲字,說明這是壹種比較成熟的語言。以此類推,最早的漢字應該出現在夏天或者更早的時候。甲骨文的發現和研究為中國文明史超過五千年這壹事實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甲骨文不是商代獨有的,在商代以前就有了。甲骨文記載和反映了商代的政治經濟狀況,主要是指中國商代晚期(14~ 11世紀)王室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其內容壹般為占蔔所問之事或所得之結果。殷商滅亡、周朝興起後,甲骨文還使用了壹段時間,是研究商周社會歷史的重要材料。甲骨文的形體和結構已經趨於獨立組合,出現了大量的形聲字,這已經是壹種相當成熟的文字形式,是中國已知的最早的系統文字形式。它繼承了原始的雕刻符號,啟迪了青銅器銘文,是漢字發展的關鍵形式,被稱為“最早的漢字”。現代漢字是從甲骨文演變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