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全國的報紙雜誌電視都聚焦在壹個叫寧博的天才少年身上。如果妳看過少年班,可能會對他們有所了解。劇中有壹個精通占蔔、占蔔的光頭小孩。他可以通過觀察夜晚的天象得出結論,正確率達到了100%。這個人的原型是天才少年。
寧波生於1965,江西贛州人。他的家庭很普通。他從小就表現出非凡的天賦。2歲能背30多首毛詩詞,3歲能數100,4歲學會400多個漢字,5歲上小學。後來由於動亂,他壹直在家隨便看書,看醫學、圍棋、唐詩。
13歲,寧博考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為壹名大學生。當時中國第壹個少年班就是為此成立的。1979,少年班的同學開始選系了。寧博要求轉到南京大學學天文,被學校拒絕。HKUST不願意放過這個名人(寧波是他入學時少年班裏最出名的壹個),所以他不得不選擇理論物理,但是寧波仍然沒有放棄對天文學和占星術的熱愛,這也為他後來的所作所為埋下了伏筆。
寧波以19的年齡留校任教,成為當時最年輕的助教。那時候少年班的神童都不自由。他們無法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幾乎都是學理論物理的,導致他們無法調整自己的身心,對自己的未來影響很大。
寧波曾說:“害我的不是神童。在這種情況下,作為我過去的經歷,無論如何,作為我人生經歷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這給了我很多經驗,讓我懂得了很多。”寧博後來三次報考研究生,都因為各種原因退出了,他連考場都沒進過。
神童有過人的能力,但也有過人的壓力。
寧波的同學(周意鋒)曾說:“那時候進少年班是壹件很光榮的事情。壹個人的大義之後,用好了就是壹種動力,用不好就是壹種壓力。”果然,1998,寧博在電視上猛烈抨擊神童教育。他實在承受不了這種壓力。也許天才的心很難理解。就像海子最後選擇臥軌自殺壹樣,讓很多人感到意外。寧波兒沒有選擇自殺,而是選擇了出家。
上學期間,寧博不得不服從人們安排的虧損,滿足大家看神童的好奇心,抑郁癥壹直伴隨著他。中學時,寧波明確表示不喜歡物理,不想學。但因為他是寧博,大學期間物理成績壹般,但還是要裝作很輕松的樣子。甚至有人認為“寧波快死了”。在飽受自卑感折磨的同時,他不得不被武裝成壹個天才。後來,他轉而研究占星術。當時在人們看來,寧波已經變得有點“談神色變”了。
在話劇《少年課堂》中,王大法對天象的研究源於寧波兒。1998年,寧波結了婚,但他覺得自己的生活很不和諧,於是沈迷於佛教。四年後,寧波選擇去五臺山出家,卻被學校強行召回。壹年後,他終於逃進了壹扇空門。他過去是神童,現在是和尚(寧波在寺裏也表現出驚人的才華)。寧波引用高爾基的話來形容自己:“我的頭腦和眼睛都是肉做的。”在那個特定的時代,他們參與了神話和後世“商”的創造。
我是時代需求的產物。如果我的青春可以重來,我再也不在少年班了。——寧波
(圖文均來自網絡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