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1)對我來說並不陌生。上學前,家裏有壹本厚厚的精裝書,上面寫著兩個大字,是父親最喜歡的書之壹。我爸聽後說,他小時候窮,買不起書,就借了老師的書,手抄。甚至連插圖都畫得很仔細。可是易經我看不懂,翻著翻著總會睡著,但是爸爸翻了壹遍又壹遍,我也從中學到了很多。有時候父親遇到什麽困難,或者記不清東西放在哪裏了,就會用卦來占蔔,結果還挺準的。有人可能會說我迷信,但《易經》中的卦象是有理有據、科學合理的。但是,我連《易經》的大概內容都不懂。這學期我有幸選了《中國傳統文化鑒賞》這門課,這也讓我有了壹個名正言順的機會去讀易經。
《易經》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精華和瑰寶,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第壹部代表作,更是“群經之首”。六十四卦是《易經》的總精華。他們有豐富的象、數、理、蔔、卦、辭哲學。六十四卦自始至終分為八組,有宇宙萬物的自然“象”:天、地、雷、風、水、火、山、澤。隨著陰陽變成電線,它象征著天體運動將永不停止的白天和黑夜。也演繹了社會和生活的變遷。還具有“數”的深刻特征——太極生陰陽二儀。在陰陽兩態中,加上壹個陰態或壹個陽態,陰陽三態重疊形成壹個小爻。* * *,有八種不同的組合,稱為八卦。卦的形成離不開“三”的相互變通和“三生”的作用。三個小卦加三個小爻重疊組成雙六卦像,不同的卦排列成八組,八組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是萬物之象,其中有千變萬化的變化,所以六十四卦是智慧的哲學。看著裏面的圖片和歷史簡介,我漸漸對這個產生了興趣,開始向往神話。我不禁把他和《山海經》、《龍勝九子傳》聯系在壹起。但從學術的角度來說,《易經》是壹門科學,《易經》的形成過程是幾千年的,從伏羲、畫八卦開始,再經過炎帝、黃帝。它是對各個歷史時期統治者的政治經驗、教訓、功德、利、德、節的總結。它也是歷代帝王和政治家統治和執政時的“經典”和教課書。但六十四卦壹度被視為“蔔辭”,披上了迷信的外衣。六十四卦作為預測吉兇的說辭,成為古代領導人執政、用權時必須使用的秘密占蔔。早在中國思想文化史上,各種學派就給它改名,他們認為這是壹本能產生“以史為鑒”、“警醒好奇”的奇書。
易經是最高哲學,不是算命,所以路邊的算命先生根本不代表易經理論。易經用三種方式解釋了整個社會中的三種人。老子的道學是《易經》中最難也是最高明的學問,代表了社會最高階層的利益和人生態度。儒家的孔子代表了中產階級的利益和人生態度;墨子代表了普通人的利益和人生態度。這是易經成為第三個哲學之父。易經是壹門預測科學,它是唯物主義的,而不是唯心主義的。《易經》中有卦,意思是8*8=64個卦分別解釋不同的結果。也就是說,占蔔是預測妳現在可能面臨的生活現象,而不是本質;還解釋了這種現象的原因以及如何解決其後果。在這裏,人們會將其解讀為“命理”和“運氣”,然後如何化解。其實《易經》裏對“命”和“運”有很好的解釋,因為卦只代表現象。想想壹個現象是否能包含妳的真實本質。
妳能解決所有發生在妳身上的壞事嗎?能成為妳精神慰藉的寄托嗎?不可以!易經告訴妳壹些關於人類的事情。孔子的理論和墨子的理論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學完這些理論,妳就能明白《易經》中的占蔔是唯物主義哲學,而不是算命。它能預知人生某些階段的壹些不愉快的事情和災難,但它會改變。“卦”會根據妳的行為方式和妳的實踐經驗而變化。易經中的“易”本身就是“變”的意思。也就是說,隨著事物的變化而變化才是真正的真理。我們學習易經是為了學習孔子的做人理論和墨子的處事理論。如果壹個人能做好人,把事情做好,有非常好的修養,那麽他就有可能成為壹個成功的人,也就是高階層的領域,才能學到道家的道理。妳可以通過研究《易經》看到妳所處環境中的很多現象,然後總結研究,改變它,改變這些現象,使之向好的方向發展,這就會改變妳的“運氣”。唯物主義哲學說“命運”是不變的,“命運”是可變的。其實“運氣”的不斷變化,也可以導致小階段“命運”的變化。陰陽永遠在4級,吉兇循環!學習易經的態度是積極的。妳不能總是用那個預測現象來抹殺自己。如果妳整天什麽都不做,整天想,什麽都不會來。積極學習它的精華,積極吸收它,使用它。易經只能幫妳看會發生什麽,所以真正的解決方案還是要看妳自己的素質和意誌。
學易經不代表預測到我的生活不好我就不努力。今年婚姻不好就不結婚了。不,《易經》告訴我們,凡事都要“中庸”。中庸不偏激,但恰到好處。事情要符合規律和現實要求。就像婚姻的好壞,兩個人最好的組合就是“門當戶對”。這是古人的智慧,有壹定的道理。現在的人不求這個不求那個。最終只有“合適”的婚姻最有可能幸福,婆媳關系最容易和諧。為什麽現代有那麽多單身大齡青年?他們只是沒有處理好自己的位置。妳適合哪個職位?有人常說:缺總比虐好!這種不符合規律的盲目要求,怎麽可能找到幸福!學習易經要看妳帶著什麽目的去讀。它涉及到哲學、天文、地理、政治謀略、軍事戰略、倫理學、行為科學、思維方式、人際關系、醫療養生、信息預測、文學美學等等,甚至現代前沿科學如計算機軟件、遺傳密碼、混沌理論、耗散結構等等都能受到啟發。真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民不知日用。”
總的來說,當然是揭示萬物發展變化規律的哲學著作。《易經》是古代士大夫必讀的高級教科書。書中提到,全世界中國人的大腦是最棒的,也是最活潑的,因為中國人懂得變通。實際上,自然辯證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講靈活性。好的是壞的,壞的是好的,壞的不是壞的,不好的不是壞的,從壞到好,從好到壞,周而復始,沒完沒了。《易經》中有些道理是深刻不變的。妳看,《易經》上說,歸根結底,宇宙萬物都是由陰陽兩個因素構成的。仔細想想,它的輝煌簡直超出了人類的智慧。妳看,現代科技的發展越來越接近證明這壹點了。自從我們知道原子是可分的,我們已經朝這個方向邁進了壹步。因為沒有什麽是物理上不可分的,到底是什麽?說得好,是陰陽,陰有陽,陽有陰,陰陽生萬物!我們的祖先,他們永遠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因為他們追求智慧。本質上,我們的祖先重視智慧,但不太重視知識。初讀其實指的是理解,讀的是道理,道理是和智慧有關的東西。然而現在,讀書是為了學知識,學壹些沒人知道能不能用的東西,尤其是受西方文化的影響。讀書已經不是它本來的意義了。這是壹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易經是壹個完全按照自然發展的系統。外國人講自然辯證法。事實上,他們缺乏讓自然來引導他們的科學。我們講師向自然學習不是沒有道理的。其實我覺得我們學的課程不能叫自然辯證法,但是辯證法是可以的。宇宙中唯壹的東西是什麽?是自然,自然不能有界。如果是有界的,就沒有意義。只有國家有邊界,地域有邊界,動植物也有邊界。自然是壹個整體。如果自然可以進壹步有界,說明自然之外還有東西,這是錯誤的。所以我認為我們所學的辯證法充其量只是《易經》中很小的壹部分,把它冠之以自然是非常不合適的。看完易經,我變得很樂觀。無論什麽壞事,我好像都不在乎,就像其中壹句:窮就改,改就過。有什麽大不了的?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讀《易經》的時候,我第壹次意識到,世界並沒有那麽黑暗,再壞,也會慢慢變好的。這就是“窮則改”!應該有句老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看的六十四卦不像是算命,更像是我們應該走什麽樣的人生階段。當妳在春風時,不要忘乎所以。心碎的時候,要告訴自己,新的旅程即將開始。當妳年輕壹無所有的時候,不要忘記妳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創造壹切;當妳的事業初步成功卻不堪壹擊的時候,不要忘記妳的能力正處於人生的全盛時期;當妳因為身體和精力的耗盡而夜不能寐的時候,不要忘記妳所擁有的物質財富是常人無法企及的;當妳步入人生的最後幾年,哀嘆生命的短暫時,不要忘記妳是壹個經歷過世事的老人,是壹個受到妳的人民尊敬的老人。
當然,人的壹生充滿了各種變數,但我相信易經說:“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德載物。”當我讀完這本書的時候,我深深體會到了《易經》對人的世界觀的影響。抵抗“迫害”的能力特別強,很多別人認為不可能的事情,自己都能忍受。壹開始看易經只是想知道中醫理論的來源。沒想到易經深刻的改變了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大概就是“天意”吧!但是,我得感謝易經給了我這麽大的精神力量去面對當今社會的激烈競爭。
暑假帶學生到友利城學習後,對《周易》產生了興趣,在圖書館找到這本書仔細閱讀。
《柳濤三略》說:“春生,萬物榮;夏道長,萬物成;秋路匯聚,萬物盈;壹切都找到了。四時生,萬物生於地,人間有人。”
天氣的變化與人類社會的變化密切相關。四季周而復始,猶如世界大亂;白晝與黑夜,晨昏交替,似乎政權正在壹起覆滅。人的壹生像洪水壹樣有起有落;人世悲歡,如月沈浮,草長鶯飛,國破家亡;壹盈壹虧,壹陰壹陽。人是自然的壹員,世界是自然的化身。這壹思想在《周易》壹書中得到了體現。當妳讀幾頁《周易》時,妳會被其中闡述的道理深深吸引,由衷地贊嘆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
易經說:“大道之變,皆關乎生命,保和合有益。第壹件事,鹹寧,天下。”易經告訴我們,壹切都應該遵循自然規律,符合自然規律的東西值得提倡。違背自然是不可取的。然而今天,人類竭盡全力去征服和改造自然。人類認為科技很先進,似乎可以和大自然抗衡。但人類不知道,在大自然面前,人類永遠是天真的孩子。壹旦大自然報復人類,災難將是毀滅性的。
讀周易是為了理解自然與人類的關系。我們積極研究周易,普及其博大精神,不僅是為了向世界展示中國古人的智慧,也是為了人類未來的和平與幸福。所以我覺得靜下心來認真研究周易是非常有意義的!
易經告訴人們,人在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取向,彼此不可分割,因此無法被超越。人生的路雖然曲折,但還是要壹步壹步的從頭開始。妳必須忍受痛苦,喝蜂蜜,妳不能越界。
第壹感覺:頭腦幹燥,心態平靜——擺脫浮躁
人在浮躁的時候,我們應該思考浩瀚無邊的宇宙,為什麽它還能堅持自己的規律幾億年,遵循自己的規律。
第二個感悟:堅持不懈,銳意進取——磨掉稚氣
如果壹個成年人天真的話,就沒那麽好聽了,有點諷刺的意味。說明他(她)不講理,不辯是非,不可接近。說的更嚴重壹點,他(她)很蠢。
第三種感受:明確而果斷的目標——克服懶惰
要找到智者,我們應該尋找我們的“啟蒙”老師作為向導,而不是“啟蒙”老師。如果“啟蒙”老師指出了我們的缺點和錯誤,我們應該積極接受並改正。
第四種感覺:等待機會看清楚——走向成熟。
等待是壹種智慧。等待是壹種節約。等待是壹種信仰。人們等待是因為時機尚未成熟。
第五種感悟:冷靜反思,心安理得——避免爭執。
我們必須學會反思。我們在做事情之前反思的時候,每壹個細節都考慮到了,這樣才能處理事情得心應手。即使遇到挫折,我們也會因為事先的了解而在心裏做好準備,這樣才不會最終把事情做得很糟糕,甚至誤入歧途。當我們反思我們所做的事情並從中吸取教訓時,我們可以為未來的成功鋪平道路。
第六感:正義、善良、仁慈——化幹戈為玉帛。
國盡人皆知,懲惡揚善,為的是主持正義,為天下謀福利,這就是大義;同壹個人可以是名師,這個“師”就是“小師”。是人們心目中的正義之道,就是做正義的事,這個義也是小義。
第七種感悟:相親相愛,相安無事——趕走孤獨。
愛需要相互幫助,愛需要相互依賴,愛需要理解,愛需要溝通,愛需要磨合,愛需要緣分,愛可以趕走孤獨。
第八種感悟:以退為進,整裝待發——起來努力。
說到以退為進,我們不禁會想起老祖宗留下的典故,躺在桌子上品嘗勇氣,忍辱負重,退壹步兩步。最有代表性的故事是《退壹步海闊天空》。這片廣闊的天空意味著妳有更多的回旋余地。
第九感悟:勇往直前,堅持真理——接近成功
當然,成功是每個人都向往的,但成功的前提壹定是勇往直前,堅持真理。沒有勇氣,成功只能是泡沫;不堅持真理,成功只能與我們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