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後期,龜甲上流行刻字,記錄和反映了商代的政治經濟狀況。它主要流行於商代晚期的中國,當時皇室用它來記錄吉兇,並在龜甲上刻字。內容通常是詢問的事情或通過占蔔獲得的結果。
甲骨文有壹種對稱而穩定的模式。書法有三要素,即用筆、完字、作曲。從字體的數量和結構來看,甲骨文已經發展成為壹種更加嚴謹和系統的文字。漢字的“六字”原則在甲骨文中有所體現。但是原圖和文字的痕跡還是很明顯的,象形的意思也很明顯。
甲骨文上的細字也受刀雕的影響。在占蔔中,“是”或“否”常刻在龜甲中央縱線的兩側,從中線向左右書寫,所以兩邊對稱和諧,具有對稱之美。並且刻制後的大小字都用筆墨填色,或者正反面都用朱墨填色,更具藝術性,堪稱書籍史上的奇跡。
甲骨文的發現具有重大的文化意義:
首先,甲骨文記載的豐富內容涉及到社會發展、經濟水平、民眾信仰等諸多方面,通過這些內容人們可以了解殷商社會的大致情況;其次,與甲骨文相關的甲骨的使用也向人們展示了中國在記錄歷史文化方面有了新的素材。
近百年來,通過考古發掘等手段,在河南安陽出土了154600余片甲骨,在河南、陜西等地區也出現了甲骨文,時間從商代晚期壹直延續到春秋時期,承載了大量的信息。以前人們用的是通過青銅器銘文鑄造的方法,不容易通用。
所以在金文的基礎上,找到了壹種比較輕便易得的材料,用刻字的方式記錄下來。媒介的發現和應用在文化交流中具有特殊的意義。
此外,甲骨文在文字學和書寫史上也是特殊的。就文字的發展而言,在甲骨文時期,它不同於並繼承了金文,因為其應用的普遍性帶來了交流的普遍性。漢字數量的增加,從金文的三千多字到甲骨文的五千多字,促進了漢字的發展。
在書寫史上,用刀代替筆書寫改變了鑄造的方式,表明用刀書寫更加直接,進入了壹個新的時期,為後來用筆書寫奠定了基礎。從簡單符號的書寫到新石器時代以來文字的出現,應該是文明比較成熟的時期,書寫的規範化表現在甲骨文中。雖然是刀而不是筆,但人們可以看到整個書寫內容,擴大了信息的記錄和傳播。
甲骨文的出現在中國文化史上的貢獻,尤其是後來出現的簡牘文字,以及它與前端銘文的關系,都構成了中國以自己的方式記錄歷史和文明的傳承。因此。商代甲骨文的出現,並沒有在以後繼續使用這樣的媒介,而是隨著新媒介的發現取而代之。因此,作為壹個過渡時期,甲骨的發現意義重大。
殷墟考古成就巨大,影響深遠。我相信殷墟的遺跡並不是孤立的,或許有壹天會有驚人的發現。當然,今天和過去有壹個很大的不同,就是新的科技手段會應用到考古中,考古借助科技手段獲得新的認知,新的方法會獲得未知的考古新成果,也可以探索未知的未來和未知的過去。
所以我們對21世紀新考古學的期待,既是人為的,也是偶然的,更是科學的。雖然偶然的發現會導致科研的參與,而科研的參與又會給新發現增添很多豐富的內容。所以,在技術手段和科技上的努力,將是我們所能看到的殷墟考古的無限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