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堪培拉
面積:769.2萬平方公裏
人口:265,438+56萬(2009年10月為65,438+56萬)
語言:英語,土著語言,澳大利亞的官方語言是英語。
貨幣:澳大利亞元
民族構成:95.2%為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移民後裔,1.3%為亞洲人,1.5%為原住民,2%為其他。
宗教:25%的人無宗教信仰,聖公會21%,羅馬天主教27%,其他基督教教派21%,其他宗教信徒6%。
國家元首:澳大利亞名義上的國家元首是英聯邦的首腦,即英國國王(或女王),他任命澳大利亞總督作為他的代表。現任英國國王是伊麗莎白二世。
附圖為澳大利亞國旗、地圖、國徽,以及通常被視為澳大利亞地標的悉尼歌劇院(背景為悉尼港灣大橋)。
人類發展指數:世界排名第三,指數:0.957。
國家象征
國旗:國旗為深藍色,國旗左上角為英國國旗圖案,表示澳英傳統關系。下面是壹顆巨大的白色七角星,象征組成澳大利亞聯邦的六個州和聯邦政府。旗地右側有五顆白星,其中壹顆為五邊形,其余為七邊形。五顆小星代表南十字星座(澳大利亞能看得最清楚的星座)。
國徽:澳大利亞的國徽左邊是袋鼠,右邊是鴯鶓。這兩種動物是澳大利亞特有的,中間有盾。盾上有六組圖案,象征國家的六個州。紅色的聖喬治十字架(十字架上有壹只獅子和四顆星星)象征新南威爾士州;皇冠下的南十字星座代表維多利亞;藍色十字代表昆士蘭州;伯勞鳥代表南澳大利亞;黑天鵝象征著西澳大利亞;紅色的獅子象征塔斯馬尼亞島。盾牌上方是壹顆七角星,象征組成澳大利亞聯邦的六個州和聯邦政府,下方的絲帶有英文單詞“Australia”。
國慶節:65438+10月26日(1788)
國花:金合歡(金合歡,拉丁名:金合歡)
很多誤傳的資料說澳洲的國樹是案樹,國鳥是秦鳥,都是不正確的。澳大利亞外交部通過其官方網站聲明,到目前為止(2008年),澳大利亞還沒有官方認可的國家樹木、鳥類或動物。澳大利亞政府直到8月1988才宣布金合歡為國花。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動物或鳥類作為國家象征。
歷史調查
澳大利亞壹詞原意為“南方大陸”,澳大利亞來自拉丁語terra australis。早在4萬年前,土著人就在澳大利亞這片土地上生活繁衍,現在澳大利亞土著總人數為413000人(2006年5438+0人口普查數據)。據相關史料記載,1606年,西班牙航海家路易斯·瓦埃茲·德·托雷斯航行通過澳大利亞與新幾內亞(伊裏安島)之間的海峽;同年,荷蘭人威廉?Duyfken,壹個簡,踏上了澳大利亞,是第壹個有記錄的外國人在澳大利亞的真正登陸。1770年,英國航海家詹姆斯·庫克船長發現了澳大利亞的東海岸,將其命名為“新南威爾士”,並宣布這片土地為英國領土。
英國人首先把澳大利亞作為流放囚犯的地方。1788 65438+10月18由船長菲利普***1530人率領的6艘船組成的船隊抵達澳大利亞植物學灣,其中包括736名囚犯。8天後,178865438+10月26日,他們在澳大利亞傑克遜港正式建立了第壹個英國殖民地,這座城市後來成為澳大利亞人口不斷增長的第壹大城市。這個名字是為了紀念當時的英國內政大臣悉尼。現在,65438+每年的10月26日是澳大利亞的國慶日。
1790年,英國第壹批自由民移居澳大利亞,以悉尼為中心,逐漸向內陸發展。到1803,殖民區已經擴展到今天的塔斯馬尼亞島。早期的殖民地只靠農業生存,然後利用自然條件發展畜牧業。到1819,澳洲的畜牧業有了長足的發展。當時,麥卡錫上尉和他的妻子* * *培育了最早的澳大利亞蝸牛角羊。他們牧場的羊總數是6000只。殖民地生產的羊毛不僅自給自足,還出口到英國,為澳大利亞換取生活用品。到1850年,澳大利亞的養羊業已經發展起來,羊的總數為18萬只。當時,英國進口的羊毛總量中有壹半以上來自澳大利亞。悉尼和墨爾本已經取代德國漢堡,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羊毛集散地。
20世紀50年代,新南威爾士州和維多利亞州發現了金礦。壹大批歐美和中國的淘金者蜂擁而至。澳大利亞人口從1850年的40萬猛增至1100萬。此後,許多重要的金礦相繼被發現,同時期還發現了大量的礦藏。這些發現使澳大利亞變得富有並迅速發展。
聯邦政治制度
經過英國人的不斷移民,澳大利亞逐漸建立起六個獨立的殖民區(現在變成了澳大利亞六個州,可以理解為六個省)。新南威爾士州和塔斯馬尼亞州建立殖民區後,1829、1836、18565438相繼建立西澳大利亞州、南澳大利亞州、維多利亞州和昆士蘭州。在1900之前,當時的六地使用的是同壹種貨幣(英鎊和便士),但都是獨立的,甚至發行郵票,就像六國壹樣。殖民地地區和睦相處,聯系不斷加強,建立統壹的聯邦勢在必行。
1900年,所有六個殖民地的居民舉行壹人壹票的全民公決,決定是否將六個殖民地統壹為壹個聯邦國家。投票的結果是六個地方應該統壹,建立壹個單壹的澳大利亞聯邦。1901年1月1日,六個殖民地統壹為聯邦,成立了澳大利亞聯邦,同時通過了第壹部憲法。最初的六個殖民地變成了聯邦下的六個州。
1927年,澳大利亞首都遷至堪培拉。1931年,英國議會通過了威斯敏斯特法案,使澳大利亞在內政外交上獲得獨立,成為英聯邦中的壹個獨立國家。
澳大利亞名義上的國家元首是英國國王(或女王),女王任命總督作為她的代表,但澳大利亞總督實際上並不幹預政府的運作。澳大利亞政府是聯邦制,由六個州和兩個地區(北部地區和首都地區)組成。每個州都有壹個負責內部事務的州長。澳大利亞政府由眾議院多數黨或政黨聯盟組成,每屆任期三年。內閣是政府的最高決策機關,現在有三十名部長。這個國家的最高行政領導人是總理。
澳大利亞有幾十個大大小小的政黨,主要政黨是工黨和自由黨。澳大利亞工黨成立於1891,是澳大利亞第壹大政黨。它與工會關系密切,主要代表工人階級的利益。自1940以來,共執政12次。現任領導人陸克文也是現任澳大利亞總理。自由黨成立於1944,其前身是澳大利亞統壹黨,成立於1931。主要代表工商業主利益,多次執政。從1996到2007年,自由黨連續執政十壹年半,成功帶領澳大利亞從1990的經濟衰退走向經濟繁榮。其他小黨包括國家黨民主黨、綠黨、家庭第壹黨、無核澳大利亞黨、進步聯盟黨和澳大利亞生產者黨。
地理氣候
澳大利亞在地理上是世界上最好的:它是世界上最小的陸地。澳大利亞位於南半球,面積居世界第六,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和巴西,相當於中國的五分之四。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海岸線長達3.7萬公裏。
澳大利亞的地形很有特色。西部和中部有崎嶇的巖石區、廣闊的沙漠和郁郁蔥蔥的平頂山山脈,東部有連綿不斷的高原,靠近海邊有壹條狹窄的海灘緩坡,緩坡向西,逐漸變成平原。沿海地區到處都是寬闊的海灘和茂盛的植被,這裏的地形地貌多種多樣:悉尼西部有藍山的懸崖峭壁,布裏斯班北部的格拉斯哥山脈有高大、美麗、被侵蝕的火山頸,阿德萊德南部海岸有平坦的原野。
墨累河和達令河是澳大利亞最長的兩條河流。這兩條水系組成了墨累-達令盆地,面積約1萬平方公裏,相當於大陸總面積的14%。愛爾湖是靠近大陸中心的壹個巨大的鹽湖,面積超過9000平方公裏,但經常幹涸很久。
澳大利亞大部分土地,約70%屬於幹旱或半幹旱地帶,中部大部分地區不適合居住。澳大利亞有11大沙漠,約占整個大陸面積的20%。由於降雨量很小,超過三分之壹的大陸實際上被沙漠覆蓋。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平坦和最幹燥的大陸。中部窪地和西部高原是幹旱沙漠,可用於畜牧業和農業的土地只有26萬平方公裏。沿海地區,尤其是東南沿海地區,適合居住和耕作。這裏山巒起伏,水源充足,土地肥沃。除了南海岸,整個沿海形成壹條環繞大陸的“綠化帶”,正是這條“綠化帶”孕育了這個國家。然而,澳大利亞貧瘠幹旱的內陸地區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澳大利亞的鐵礦石儲量居世界第二,各種礦產給澳大利亞帶來了大量財富。
澳大利亞年平均降雨量為465毫米,年降雨量變化很大,分布不均勻。最幹旱的地區是艾爾湖流域,年平均降雨量不足125mm。最潮濕的地方是東北部熱帶地區和塔斯馬尼亞島的西南部。澳大利亞沿海水源充足,土地肥沃,大部分人沿海居住。澳大利亞各地的氣候差異很大。大陸北部是潮濕的熱帶氣候,中東部地區和西部沿海是溫暖但不太熱的氣候,而大陸南部沿海和塔斯馬尼亞島較涼爽。總的來說,澳大利亞各地夏天溫暖,冬天不太冷。在澳大利亞,中國東北內陸地區記錄到了最高溫度,1889年的溫度高達53攝氏度。最冷的地方是夏洛特山口。1994年,柯西阿科斯山附近雪場記錄的最低溫度為零下23攝氏度。
澳大利亞的氣候比歐美溫和,尤其是北方,和東南亞、太平洋差不多。在昆士蘭州、北領地和西澳大利亞州,1月(盛夏)平均氣溫白天29攝氏度,晚上20攝氏度;7月(隆冬)的平均氣溫分別約為22攝氏度和10攝氏度。新南威爾士州、維多利亞州、塔斯馬尼亞州和南澳大利亞州1月份的平均氣溫白天約為26攝氏度,晚上約為16攝氏度,7月份分別為15攝氏度和7攝氏度。
位於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由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馬尼亞島等島嶼和海外領地組成。東臨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西、北、南瀕印度洋及其邊緣海,海岸線長約3.67萬公裏。面積769.2萬平方公裏,占大洋洲的絕大部分。雖然四面環水,但沙漠和半沙漠占全國面積的35%。全國分為三個地區:東部山區、中部平原和西部高原。該國分為三個地區:東部山區、中部平原和西部高原。該國最高的山峰Kosciusko高2230米,最長的河流墨爾本河長3490英裏。中間的艾爾湖是澳大利亞的最低點,湖面海拔12米。在東海岸,有大堡礁,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北方是熱帶,大部分屬於溫帶。北方年平均氣溫27℃,南方年平均氣溫65438±04℃。內陸地區幹旱少雨,年降水量不足200mm,東部山區500-1200mm。
當地習俗和慣例
澳大利亞人既有爽朗的西方人,也有矜持的東方人。他們興趣廣泛,喜歡運動,如沖浪、風帆沖浪、賽馬、釣魚、地滾球、澳大利亞規則足球、橄欖球和遊泳等等。
生活在澳大利亞的土著人(又稱原住民)仍然保護著他們的習俗。他們以狩獵為生,回旋鏢是他們特有的狩獵武器。他們中的許多人仍然住在用樹枝和泥土搭成的棚屋裏,周圍圍著壹塊布或披著袋鼠皮,並喜歡在身上紋身或畫各種顏色。通常只在臉頰、肩膀、胸部塗壹些黃白顏色,逢年過節或節日時全身都塗。紋身多是粗線條,有的像雨滴,有的像波紋。對於過了成年禮的土著來說,紋身不僅僅是裝飾,更是用來吸引異性的愛。在狂歡舞會上,人們穿著五顏六色的裝飾品,畫著五顏六色的圖案,圍著篝火成群結隊地跳舞。舞蹈和繪畫簡單,反映狩獵生活等等。
隨著時代的變遷,壹些土著人逐漸離開部落,移居城市生活。澳大利亞對土著人民有各種優惠政策,包括在住房、就業和福利方面為他們提供各種必要的援助。在旅遊區,土著人民的藝術品和手工藝品是世界各地遊客收集和購買的物品之壹,是土著人民的收入來源。
自由:澳大利亞人最好的總結
澳洲有著特別濃厚的自由自在的氛圍。人們以名相稱(只用名,不用姓),老板和員工之間,老師和學生之間。在悉尼和墨爾本的市中心,經常可以看到穿著時髦西裝的白領或上班女郎在工作日的中午與朋友和同事聚會,坐在建築物前的臺階上吃簡單的午餐,如三明治或熱狗。白領也是現代大都市,同樣的場景在東京或者香港這樣的地方是不可想象的。
澳大利亞人有禮貌,樂於助人。如果走在人煙稀少的大街上,人們即使互不認識,也會打招呼,打招呼。如果妳手裏拿著壹袋水果走在街上,袋子破了,水果滾在地上。周圍的人會馬上幫妳撿起來,還給妳的手。也會有人給妳找壹個好的包或者盒子什麽的,可以作為應急替代品。這是澳大利亞。
運輸
澳大利亞交通十分便利,飛機、火車、汽車是旅遊的主要交通工具。
機場:澳大利亞主要的國際機場位於悉尼、墨爾本、布裏斯班、珀斯、霍伯特、阿德萊德、凱恩斯和達爾文。
航空:中國的北京、廣州、上海、澳門、香港和臺北都有航班飛往澳大利亞的阿德萊德、布裏斯班、墨爾本和悉尼。經營這些航線的航空公司包括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中國南方航空公司、中國東方航空公司、澳洲航空公司、國泰航空公司和中華航空公司。抵達澳洲後,可乘坐澳洲國內航班前往各大旅遊目的地。
火車:火車連接主要城市。連接各州首府的長途列車都是設施先進的空調車,大多配有臥鋪和餐車。購買長途旅行的火車套餐不僅價格合理,而且使用靈活。主要的火車套餐是Austrailpass和Austrail Flexipass。
汽車:有發達的公路網。各州首府之間有高速公路,大部分免費。
經濟概況
澳大利亞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GDP)世界排名14,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排名11。澳大利亞農牧業和自然資源豐富,被譽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坐在礦車上的國家”。澳大利亞長期以來通過出口農產品和礦產資源獲得大量收入,盛產羊、牛、小麥和蔗糖,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礦產資源生產國和出口國。農業、畜牧業和采礦業是澳大利亞的傳統產業。澳大利亞的高科技產業近年來發展迅速,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有所提高。自1970年代以來,澳大利亞經濟進行了重大的結構調整,旅遊業和服務業發展迅速,在GDP中的比重逐漸增加,目前達到70%左右。
近年來,澳大利亞經濟持續增長。2005年,經濟增長率為3.2%。從65438年到0997年的十年間,GDP平均增長率為3.6%。經濟中突出的問題是國民儲蓄率低。澳大利亞在1968+0980年代初經歷了經濟衰退,受國際外部環境影響,1992年失業率高達12%。在政府和民眾的不懈努力下,十年來澳大利亞經濟持續向好,政府扭虧為盈。隨著政府財政盈余,澳大利亞從2001開始出現下滑。
澳大利亞的主要經濟數據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7730億美元(2007年)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7,300美元(2007年)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4.3% (2007年)
失業率:4.2%(2007年10個月)
貨幣匯率:1澳元= 0.66美元(2009年為1月)
工業澳大利亞的工業主要是采礦業、制造業和建築業。2004/2005財年,礦業產值為340.42億澳元,占GDP的4.1%。制造業產值883.24億澳元,占GDP的10.6%。建築業產值為5371.2億澳元,占GDP的6.5%。
農業和畜牧業澳大利亞的農業和畜牧業非常發達,農牧業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國。2004/2005年度,農業和畜牧業產值達到2365438澳元+6800萬澳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8%。農牧業用地4.4億公頃,占國土面積的57%。2004年,有346,000人在農業和畜牧業就業。主要作物有小麥、大麥、油籽、棉花、蔗糖和水果。
服務業是澳大利亞亞洲經濟中最重要和增長最快的部門。2004/2005年度,服務業產值為5954.46億澳元,占澳大利亞GDP的65.3%,從業人員699萬人,占總就業人數的74%。服務業產值最高的行業是房地產業、商務服務業和金融保險業,分別占服務業總產值的10.3%和8%。從1997-1998到2002-2003五年間,服務業實際增長22%,其中房地產和商務服務業增長最快,分別比五年前增長31%,年均增長6%。其次是通信服務業,實際增長29%,年均增長6%。增速最慢的行業是教育,實際增速為9%。
對外貿易澳大利亞非常依賴國際貿易。2004/2005財年,澳大利亞對外貿易總額為3501.5億澳元,約占GDP的42%,同比增長12.7%。貿易逆差255億澳元,同比減少14億澳元。其中出口額為654.38+0623.08億澳元,進口額為654.38+0878.42億澳元。出口總額中,商品出口約占76%,服務貿易出口約占24%。澳大利亞與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關系。2004/2005年,澳大利亞的主要貿易夥伴是日本、中國、美國、韓國、新西蘭、新加坡、英國、德國、中國臺灣省和泰國。
自然資源澳大利亞礦產資源、石油、天然氣豐富,礦產資源至少有70種。其中,鉛、鎳、銀、鉭、鈾、鋅的探明經濟儲量居世界第壹。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大的鋁土礦、氧化鋁、鉆石、鉛和鉭生產國,其黃金、鐵礦石、煤炭、鋰、錳礦、鎳、銀、鈾和鋅的產量也位居世界前列。同時,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煙煤、鋁礬土、鉛、鉆石、鋅和精礦的最大出口國,氧化鋁、鐵礦石和鈾的第二大出口國,鋁和黃金的第三大出口國。具有經濟開采價值的已探明礦產儲量約為鋁礬土3654.38+0億噸、鐵礦石654.38+0.53億噸、煙煤5654.38+0.06億噸、褐煤4654.38+0.06億噸、鉛654.38+0.72億噸、鎳900萬噸。澳大利亞擁有2400億升原油,6543.8+0.3.6億立方米天然氣,6543.8+0.7.4億升液化石油氣。森林覆蓋率占全國的20%,天然林面積約654.38+0.55億公頃(案樹占三分之二),用材林面積654.38+0.22億公頃。澳大利亞漁業資源豐富,漁業面積比國土面積大16%。它是世界第三大漁區,有3000多種海水和淡水魚,3000多種貝類和軟體動物水產品,其中約600種已被商業捕撈。澳大利亞的主要水產品有對蝦、龍蝦、鮑魚、金槍魚、扇貝、牡蠣、生蠔等。
旅遊業是澳大利亞發展最快的行業之壹。在2002/2003年度,旅遊業的產值達到320億澳元,占GDP的4.2%。在過去的10年中,海外遊客來澳人數總體呈上升趨勢,但仍僅占澳大利亞旅遊產值的四分之壹左右,國內遊客仍是旅遊業的主導。2003年,澳大利亞接待海外遊客474.59萬人次,收入6543.8+067億澳元,約占澳大利亞出口收入的654.38+065.438+0%。澳大利亞旅遊資源豐富,著名的旅遊城市和景點有悉尼、墨爾本、布裏斯班、阿德萊德、珀斯、大堡礁、黃金海岸、達爾文等。
知名的澳洲特產有貓眼石(澳洲特產寶石)、羊皮、牛皮、羊油、葡萄酒(紅酒和白酒)、動物玩具、原住民藝術作品、藝術繪畫等等。澳大利亞的商店壹般接受主要的國際信用卡。
技術、文化和教育
文化教育
澳大利亞的中小學和職業學院由各州或領地的教育部管理,由聯邦政府資助,大學由聯邦政府管理。所有澳大利亞公民和永久居民都享受免費的小學和中學教育。澳大利亞非常重視教育,有42所大學和230多所技術學院。這些大學和學院幾乎都是公立學校(只有兩所私立大學),各州的教育體系略有不同,但都由聯邦政府控制和管理,因此可以保持平均和高質量的教育。各個學校的文憑都是各州認可的,澳洲的學歷也被世界各國廣泛認可。
澳大利亞的教育具有世界壹流的水平。這個幾年前人口才超過2000萬的國家,已經獲得了6次諾貝爾獎。澳大利亞所有的學校教育都是根據個人的需求、能力和興趣來設計的,讓每個學生都能發揮各方面的潛力,可以應用到各行各業。
澳大利亞的教育體系可以分為五個部分,即:(1)小學和中學;(2)由技術和繼續教育學院組成的職業培訓系統(TAFE);(3)為海外學生提供英語課程的英語補習學校(ELICOS);(4)開設商業、酒店管理、航空駕駛等職業課程的私立學校;(5)大學。
澳大利亞的教育制度壹般繼承英國的制度,小學6年(即1-6年級);中學6年(7-12年級,不考慮初中);大專2-3年;大學三年。根據院系不同,修業年限也有差異,如:文、商、理3年,工科4年,法學4、5年,醫學6年。壹般要進入大專以上的,必須完成12年的教育。如果澳洲學生12級畢業後想繼續深造,可以有兩種選擇:壹是以實用課程為主的技術與繼續教育學院;第二,具有學術性和理論性的大學課程。申請資格以12級畢業考試成績為準。
宗教澳大利亞是壹個宗教自由的國家,包括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和佛教在內的多種宗教信仰在這個國家並存。根據2001的人口普查,澳大利亞大約有100種宗教信仰。根據澳大利亞的平等機會法,任何人都不會因為有沒有宗教信仰,或者有什麽宗教信仰而受到歧視。在過去的二十年裏,澳大利亞信仰宗教的人數逐漸減少。根據2001的人口普查數據,約有25%的人沒有宗教信仰。聖公會教徒占總人口的265,438+0%,羅馬天主教徒占27%,其他基督教教派占265,438+0%,其他宗教信徒占6%。
盡管宗教信仰自由,但教會已經滲透到澳大利亞社會的各個角落,發揮了巨大的影響力。在澳大利亞的各個城鎮,有無數宏偉的教堂建築。澳大利亞三分之二的私立小學和中學是由羅馬天主教會開辦的。因為富裕家庭喜歡把孩子送到私立中小學,天主教或教會學校對澳大利亞年輕壹代有相當大的影響。
在日常生活中,教會不僅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盡力增加信徒,還盡力幫助人們解決壹些困難。找房子,找工作,找愛人,訴苦,要車搬家,唱卡拉ok,跳舞娛樂,搞個燒烤,打打麻將,都可以通過教會或者教會裏認識的人解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澳洲教會的很多功能和中國的居委會、工會、婦聯、鄰裏都是類似的。
對於中國移民來說,教會往往是他們認識澳洲的途徑之壹。即使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也總是受到教會的歡迎。中國的教堂經常有廚房和吃飯的地方。活動中有很多誌願者幫忙做飯,也有很多人從家裏帶來家常菜或者家鄉特產。禮拜結束後,查經前,大家熙熙攘攘,吃喝玩樂。周日吃飽喝足後,大家還組織了各種娛樂活動。因此,在教堂散步也可以成為生活的壹部分。
多元文化澳大利亞是壹個移民國家,多元文化是澳大利亞文化的必然特征。移民不僅使澳大利亞人口保持增長,也改善了人口老齡化。移民和多元文化給這個國家註入了活力。澳大利亞政府鼓勵不同種族或民族的居民,包括土著居民,在家裏或公共場所使用母語作為英語,也鼓勵任何背景和種族的人保留自己的文化。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及各州和地區政府甚至提供各種援助和補貼,獎勵發展多元文化的個人、團體和組織。
從主流文化來看,澳大利亞屬於西方文化;它的生活方式類似於西歐和北美。澳大利亞的生活大多是輕松友好的,大部分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都喜歡這裏充滿機遇的生活。
雖然澳大利亞經常被描述成壹個以農村為主的國家,但實際上,占主導地位的仍然是城市文化和世界性的生活方式,包括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
澳大利亞人喜歡喝啤酒。在業余時間,尤其是周末,許多人喜歡和朋友壹起去酒吧喝酒聊天,欣賞音樂,或者在公園燒烤。澳大利亞的城市給人壹種開放的感覺,許多開放的公園和綠地點綴其中。澳洲絕大多數公園都是免費的,公園裏沒有圍欄。四面八方都有進出公園的小路。便利的交通也可以很容易地將人們帶入城市郊區的國家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