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近日公布的企業財務決算數據顯示,2007年,國有企業雖然數量減少,但效益大幅增長。截至2007年底,全國國有企業112000戶,比上年凈減少4153戶,下降3.8%。國有企業資產總額(並表)34.7萬億元,增長25.2%。
2007年中國企業500強的股權結構變化不大,國有經濟繼續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進入中國企業500強的100家民營企業和民營控股企業中,只有國美、華為技術、蘇寧電器等6家。200強中只有13家私營和民營控股企業。
數據顯示,2007年中國企業500強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有349家,占全部企業的69.8%;私營及私營企業89家,比上年增加2家,占企業總數的17.8%,營業總收入1.40萬億元,占全部企業的8%。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湧現出壹大批像海爾集團這樣的新型集體企業。其中既有春蘭股份、東寶藥業、三鹿乳業、寶碩集團等通過集體改制發展起來的上市公司,也有上海華盛化工、上海新總工會等職工控股的大型集體企業。
根據第壹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第二、三產業企業法人中,各種所有制投資者實收資本情況如下:
所有權2001 2004年增減
萬億%萬億%萬億個百分點
國家資本7.5 54.4 8.7 48.1+1.2-6.3
集體資本1.5 1.3 1.4 7.9-0.1-3.4
公共資本9.0 65.7 10.1 56.0+1-9.7
以傳統集體企業為例。改革以來,企業數量減少了48%,多元投資企業發展迅速。與1996相比,年均增長70%。據2000年統計,全國已有100多家縣級以上集體企業改制為股份合作制和有限責任公司,占企業總數的78%,有的還形成了企業集團。
改革和重組促進了集體經濟的新發展。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0年,與1998相比,規模以上集體數量明顯減少,而多戶企業平均資產由1867萬元增加到2682萬元,增長43.7%。企業發展加快。2002年,規模以上集體工業總產值達到1364.4億元,占全國總產值的12.4%,企業經濟效益有了較大提高。
所謂“混合所有制經濟”,是指不同產權主體在同壹經濟組織內多元投資、相互滲透、相互滲透、相互融合而形成的壹種新的產權配置結構和經濟形態。它是針對傳統所有制結構的弊端和轉軌中存在的問題,為適應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而提出的。
南京甜甜集團是壹家成立於8月的民營高科技企業,1992。主要從事集成電路設計、信息通信、多媒體信息、電源自動化等領域的產品開發、生產和銷售,是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2000年5月,斯威特集團投資收購“壹鋼型材”,成為外資民營企業控制上海國有上市公司的零突破。2002年2月,斯威特收購“中紡機”,再次參與上海國有上市公司重組。5438年6月+2003年10月,甜甜再次收購大型國有上市公司——“江蘇小天鵝”。這幾年來,甜甜集團也通過參與國企資產重組,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實踐,發展迅速。2003年營業收入6543.8+080.4億元,納稅2.2億元,均比上年大幅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