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在伊薩霍爾特的調查報告中提出M16在越南服役遇到的可靠性問題後,柯爾特公司、巖島兵工廠和奧林/溫徹斯特公司開始探索解決可靠性問題的方法,柯爾特公司的研究成果是利用導氣活塞原理制造出M16的兩種原型炮。
這兩種活塞式M16原型炮在柯爾特中的編號是703,但在向軍方展示時卻被標註為M16A2。當然這是柯爾特的壹廂情願,因為軍方已經正式定型裝備了M16A1,柯爾特希望703型號能由軍方定型,所以按順序應該叫M。但實際上,在1967年,軍方開始采取壹系列其他措施來解決M16A1的可靠性問題。但柯爾特大概是信心不足,壹直擔心M16A1的采購會突然終止,於是在改進M16A1生產工藝的同時,研發了這款活塞M。
但是軍方最終決定擴大M16A1的訂單,使得對703的需求瞬間消失,所以703也不可能變成M16A2,直到1980 s,美軍才敲定真正的M16A2。柯爾特還取消了這兩種原型炮的703序列號,後來為未來的出口型號M16A2使用了703序列號。剩下的兩支703原型槍保存在紅色騎士的私人博物館裏。
703式是最早采用導氣活塞原理的AR步槍。然而,與其大多數後代相比,703型使用長沖程活塞,而不是短沖程活塞。由於活塞槍管尺寸大於氣道,703型的彈殼和槍管頂部明顯加大,但槍的長寬高數據與M16A1相同,但必須取消手柄,以保持瞄準基線的高度。
此外,在導氣系統上還有壹個手動調節透氣性的裝置,可以根據環境或活塞缸的汙染程度來調節透氣性,從而保持武器的運行可靠。當然,透氣性提高後,槍機的移動速度也會加快,所以703式的理論射速是600發/分~ 800發/分。(M16A1的理論射速在700發/分鐘到940發/分鐘之間,但取決於大氣壓力,使用環境自行變化,射手無法調整。)此外,柯爾特還在703型號上使用了四速慢機,即安全、單發、三發和連拍(這款需要旋轉270度)
柯爾特703采用了更厚的帶有活塞筒的導氣系統,上殼體也不同於現代的長活塞AR,比如PWS長活塞AR,上殼體明顯加大以容納更大的長活塞系統。其瞄準基線的高度較高,因此取消了手柄。該機械瞄準器在形狀上類似於Stoner 63的機械瞄準器。上殼中的螺栓凸輪的屈服槽大於常規的ar15,用於容納加大的螺栓凸輪。它們之間的槍管固定環是不同的。柯爾特703原型槍1在固定環上有壹個孔,而原型槍2在固定環上有壹圈限位齒。輔助推把的形狀還是m16,可能會導致掛鉤。
柯爾特703的導氣系統類似於AK,活塞筒較厚,而活塞與活塞筒內壁的間隙較大,可以容納汙物,提高活塞動作的可靠性。詳細來說,活塞缸有縱向凹邊,活塞在活塞缸內壁的幾個凸邊的約束下運動,接觸面小,可以減小摩擦力,避免活塞運動時抖動過大,減少活塞與活塞缸的間隙對精度的影響。同時,邊緣之間有足夠的間隙來保證其可靠性。
另外,導氣箍和氣體調節器也有壹些區別:原型槍1采用準直星座,氣體調節器類似rpd。原型槍2采用三角形準星座,現代常見的氣塞式氣體調節器。
柯爾特703的槍管類似於m16a1。是壹種20英寸的槍管,有6條膛線,纏繞距離1: 12,用於發射m193炸彈。但與同位置的原型炮1的槍管相比,木護前蓋與導氣座之間的原型炮2的槍管有些粗。
柯爾特703的護木由上下兩塊組成,用快拆扳手固定。兩者的開口和木護板形狀都不壹樣,快拆扳手的位置也不壹樣。另外,原型炮1的下半護板有壹定的傾斜度。柯爾特703的螺栓系統不同於常規的氣吹式ar螺栓系統,螺栓頭沒有氣密環。槍架外面有壹個排沙槽。為了抵抗活塞系統帶來的扭矩問題,在槍架底部增加了壹個凸起,以更好地與上殼配合,緩解槍架的扭矩問題。但活塞桿與螺栓的連接是鉸接的,這就允許活塞桿上下轉動,減輕了扭矩對活塞桿的影響。
兩者在細節上還是有些區別的。原型槍1的拉手聯動裝置突出在活塞桿上,而原型槍2的拉手聯動裝置突出在槍架上。原型炮1的活塞長度較短,原型炮2的活塞長度較長,活塞桿與槍機的連接處加厚,增加活塞桿的剛性。
柯爾特703起到活塞AR的作用,但是在栓機中沒有針簧來防止慣性導致針前進。柯爾特703的理論射速是每分鐘600 ~ 800發,而M16A1的理論射速是每分鐘700 ~ 940發。可能是因為柯爾特703的槍機由於槍機與外殼的摩擦而變慢,所以不需要像後來的HK416那樣使用打針保險。至於脫案,兩者沒有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