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壹部思想深度、歷史深度、藝術深度都非常優秀的電視劇。
在劇中,於和偉第三次扮演陳獨秀,沒有讓觀眾失望。看他的表演,眼神裏有戲,臺詞裏有戲,每壹個笑容裏都有戲。
1915年,劇中主角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誌,後來成為著名的《新青年》。
《新青年》的出版,就像黑暗中的壹道曙光,就像寂靜之地聽到的壹聲驚雷,喚醒了沈睡的古老中國。
《新青年》的創刊標誌著新文化啟蒙運動的開始。
陳獨秀,1879,安徽安慶人。名字壹樣,字中福。
“青”字是陳家的壹輩。“同慶”就是同慶。“仲父”是陳獨秀的詞。他在家裏排行老二,所以大家叫他“鐘”。“福”的意思是英俊的男人。
“陳獨秀”是他壹生中使用次數最多、時間最長的壹個名字。
現在,很少有人會記得他的真名叫陳慶同,但上過學的人都知道,中國有壹位偉大的革命先驅,名叫陳獨秀。
獨秀是陳中扶發表文章的筆名。關於它的起源有壹個有趣的故事。
1914 165438+10月10陳獨秀首次以“獨秀”筆名在著名政論家張所辦的《甲寅》雜誌上發表題為《愛國與自覺心》的文章。
在這篇文章中,陳獨秀強調,人的“愛國”必須以“自覺的頭腦”為前提,否則就算死了也無怨無悔。
這個激進的想法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震動,像壹顆炸彈,警醒了很多人,引起了極大的爭議。
“獨秀”這個筆名也被很多人誤解了。不知情的認為陳獨秀過於自命不凡,甚至自稱“出類拔萃”。
就連陳獨秀的同鄉朋友,亞東圖書館經理王孟鄒,也曾在看到這個筆名時當面質疑他:仲父兄,妳太謙虛了。這完全是自大。
妳以為妳是這個世界上唯壹的天才,妳就是那個“傑出”。其他人都是平庸愚蠢的嗎?
陳獨秀聽後,連忙解釋:哪裏!哪裏!在我們的家鄉安慶,有壹座山叫獨秀山,美麗而挺拔。
我小時候經常在那裏玩,我真的很喜歡這座山。我用這個名字只是為了表明我是獨秀山腳下的壹個公民,真的沒有別的意思。
陳獨秀說這座獨特的山位於他的家鄉安徽安慶。它獨立於群山之外,但又離它們不遠。樹木郁郁蔥蔥,奇石突兀,十分美麗。
其實安慶周邊有很多名山:東南的九華山,西南的小孤山,東北的浮山,西的天柱山等等。
相對而言,獨秀山只是壹座鮮為人知的小山。但山不高,仙有名。
1953年,毛澤東沿河遊覽了安慶。站在船頭,他問隨行官員:是陳獨秀第壹個有獨秀山,還是獨秀山第壹個有陳獨秀?
隨行人員壹時語塞。
其實答案很明顯:獨秀山的名字由來已久。
可見,獨秀山在當地並沒有多大名氣。
陳中扶的名氣是獨壹無二的,其中包含了他對家鄉深深的思念。陳獨秀壹生奔波,對家鄉有著深厚的感情。
陳中扶的名氣是獨壹無二的,其中隱藏著他投身革命的遠大誌向和宏偉抱負。他的民主思想和鬥爭歷程,可以證明他是名副其實的“壹絕”。
陳獨秀因山而名,獨秀山也因陳獨秀而名。
關註影視,探索微信官方賬號。讓我們壹起增長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