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的童年與眾不同,堪稱神童。十歲時,他跟隨父親去了北京。當時河南沂南的李穎比較清高,不隨便接待普通的讀書人和客人,並且告訴守門人:除非是當代名人和世交,否則不準離開。孔融很想見李穎,於是他去了他的豪宅,對看門人說:“我是李俊的世交。”於是,看門人進去通報,李穎請他進去。孔融入府,李穎問曰:“先人與我何益?為什麽說我們是世交?”孔融答道:“我的老祖宗孔子和妳的老祖宗李老君,因為同壹個德、仁、義,成了師生朋友。然後,我們要做世世代代的朋友。”在場嘉賓無不驚嘆孔融的回答!不久,臺中的醫生陳煒來了,人們告訴了他這件事。但他說:“是小時,但大不壹定好。”孔融馬上回答:“聽妳的話,妳小時候肯定不夠聰明!”李穎哈哈大笑,稱贊孔融:“妳將來壹定能做大事!”這件事說明孔融聰明、機智、勇敢、善辯。
孔融十三歲時,父親去世。因為過度悲傷,他的健康受損,不得不依靠別人站起來。為此,各縣各村的人都佩服他的孝心。他生性好學,能博覽群書,掌握經典書籍的精髓。
我們之前聽過孔融讓梨的故事,從中可以看出他的謙恭有禮。沒錯,孔融不愧是孔子的後代。他的家庭背景和家教都很好。他的家人都是貴族。當時,壹個名叫張儉(楊珊人)的人得罪了中國的壹個常侍侯藍,侯藍誣陷並準備逮捕張儉。張儉因為和孔融的弟弟孔寶有交情,就趁孔寶不在家,孔融在家的時候,逃到了孔家。張儉見孔融年幼(當時孔融十六歲),沒有告訴他真相。孔融見張儉壹臉焦急,便說:“雖然哥哥不在家,難道我不能做主嗎?”所以,暫時住在孔的家裏。
後來事件走漏,多名地方官員被捕;由於張儉逃走了,孔寶和孔融被捕入獄。當地縣官員不知道誰犯了罪。孔融道:“是我把他關在我家,是我犯了罪。”孔保說:“那個人來找我幫忙。這不是我哥哥的錯,而是我的罪。”看到這裏,官員無法判斷,只好去問孔氏兄弟的母親。孔子說:“長輩是家裏的主人,所以我是犯罪的人。”就這樣,孔家正在為承受死刑而鬥爭。縣官百思不得其解,無法判斷,只好將此案上報朝廷裁決。最後皇帝下詔,判孔寶有罪。從此,孔融的名聲遠播,縣裏送來任命文書,孔融卻不接受。
由此可見,孔子創立的儒家思想是多麽的有用和深刻: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孔融家族道德修養很高,在有利的時候,都互相退讓;有錯誤的時候,都是各自為戰。這樣,壹家人怎麽可能不和睦相處呢?兄弟姐妹關系不好怎麽辦?但是現在,很多家庭關系都不能很好。其中壹個重要的原因和表現就是他們不懂得尊重和謙卑。他們好的時候爭取,不好的時候推卸責任甚至互相指責。怎樣才能搞好家庭關系?所以人們現在應該更多的向孔融家族學習,這就是孝道,孔子所強調和提倡的。比如《論語》中,孔子說:“弟子進則孝,出則孝。他們真誠,值得信賴,他們充滿愛心和關懷。有余力就學文學。”品德是學習技能的前提和基礎。《禮記》雲:“何為仁義?父之恩,子之孝,兄之恩,弟之恩,夫之義,女之聽,長之利,幼順,君子之仁,臣之忠。”
後來司徒楊慈叫孔融到他司徒的房子裏幹活。孔融痛斥了很多太監的親戚。因為害怕太監,尚書叫孔融過來盤問,孔融把貪官的罪過壹壹陳述,心照不宣的說沒有阿諛奉承。他尹楠何進被提升為將軍,楊慈派孔融用壹張著名的卡片來祝賀他。但孔融進了何進府,不等報知,便收回名帖,留下彈劾狀,回來了。何府幕僚認為是奇恥大辱,想派刺客刺殺孔融。但也有人勸何進:孔融很有名。如果他被殺了,其他英雄也會不了了之;不如禮貌壹點,表現出將軍的寬廣胸懷。因此,何進恭敬地請孔融回去。後來孔融升為禦史、尚書;因為與鐘的關系不和,他辭職回家了。
後來,孔融擔任司空舒部部長、北軍司令、虎賁中郎將。董卓很專制,廢除了皇帝,建立了狄鹹。因此,只要有機會,孔融就會發表整頓國家事務的意見。他的正直冒犯了董卓的心意,他被調去當談判代表。當時北海縣是黃巾軍入侵的要塞。於是,董卓為了報復孔融,提議讓孔融做北海縣令。
孔融到北海郡任職,壹方面實行仁政,壹方面防備黃巾軍。孔融在與黃巾軍的戰鬥中失敗了,所以他不得不派太史慈去劉備(平原)尋求幫助。劉備大為驚訝:“孔北海居然知道天下有劉備?”於是派三千兵馬去救,黃巾軍被打散。
此時袁紹和曹操勢力強大,孔融保持中立,不依附於任何壹方。當時,有壹個叫左的人,勸孔融與壹方為友。孔融知道像袁紹和曹操這樣的人最終會陰謀顛覆漢朝政權,他不想與他們同流合汙,於是他壹怒之下殺死了左。
孔融自力更生,剛正不阿,立誌平定國難,但野心勃勃,最後卻沒有成功。後來劉備推薦他為青州刺史。建安元年,青州被袁譚圍困。雙方激戰至春夏,孔融僅剩數百人。當時兩邊箭如雨下,兵器連接如密針縫。但孔融照常讀書,談笑風生。入夜,城池失陷,孔融逃往東山,妻兒卻被袁譚俘虜。
漢獻帝遷都許昌後,朝廷任命孔融為主公,後任少府。每當朝廷審議,孔融引經據典發表意見,其他大臣都點名附議。有壹次,馬日磾(太傅)奉命出使山東,到了淮南後,多次表示要投靠袁術。袁術鄙視侮辱他,拿走了他的傑夫;馬日磾想離開,但袁術沒有被允許。他想讓馬日磾做他的將軍。馬日磾感到懊悔,最後吐血而死。馬日磾的靈柩送回朝廷後,朝廷想為他舉行隆重的葬禮。對此,只有孔融獨自寫道,馬日磾作為朝廷的使節,本應頂天立地,卻要投靠奸臣袁術,所以只是不追究他,也不應該為他舉行葬禮。法院采納了他的意見。後來很多人提出恢復殘害肢體的酷刑,孔融卻寫道不可能,引經據典。法院再次采納了他的意見,沒有恢復體罰。荊州牧劉表不向朝廷納稅,違法行為多。後來,他甚至模仿皇帝的禮儀。獻帝下詔公開譴責此事,孔融上書,應隱瞞,加強防禦。漢獻帝的兒子劉封、劉左相繼去世。他們想為他們舉行四季祭祀,並向孔融征求意見。孔融認為不是,這不符合禮儀和先例。
最後,孔融被提升為太忠大夫。他很寬容,很少討厭別人,喜歡和學者交朋友,也樂於幫助和開導後輩。他退居閑職(退居二線)後,家裏天天都是客人。與蔡邕十分友好(之前介紹過東漢才子蔡邕的故事,見:東漢才子蔡邕:被董卓提拔重用,三天連任三官,卻被王允處死)。每當聽到別人的優點,他都視之如己出(毫不嫉妒);他經常當面指出別人的缺點,而背後卻經常說這個人的好處(不當著別人的面說,在別人背後說);他認為,如果妳知道某人有才華而不推薦他,那是妳珍惜和重視人才的錯。所以當時很多英雄和人才都非常相信他。
曹操攻打屠殺鄴城,袁紹家的很多婦孺都被欺負。曹操的兒子私娶了袁的妻子甄氏;曹操東征烏桓;銀行家不接受,戰爭仍在繼續,曹操的上述要求為禁酒令...對此,孔融上書曹操,諷刺侮辱。曹操怕孔融的言論傳播出去對他不利,非常害怕;但礙於孔融名聲大噪,曹操只好忍了。
所以曹操對孔融懷恨在心。後來有人為了迎合曹操的意願,呼籲罷免孔融的官職,為他捏造罪名。於是曹操命人誣告孔融。朝廷批準了這些奏章,孔融被捕入獄,然後當街處決,享年56歲,妻兒也被殺。當時孔融的女兒七歲,兒子九歲。因為年紀小,她被寄養在別人家,被保存了下來。孔融被帶走時,兩個孩子正在下棋,沒有起床。鄰居問:“我爸爸被帶走了。作為孩子,為什麽不站出來?”他們回答說:“安有壹個被摧毀的巢,但蛋沒有被打破!”“在鳥巢的掩護下,安有蛋嗎?主人給了他們肉湯,男孩喝了,因為他渴了。女孩說:“今天這樣的災難妳還能活多久,喝肉湯是什麽心情?”於是男孩大哭起來,不再喝湯了。有人把這件事告訴了曹操,曹操把他們兩個都殺了。政府來抓他們的時候,姐姐對哥哥說:“如果死後能知道事情,就能見到父母。這不就是我們最大的願望嗎?“結果兩個孩子都被人伸著脖子砍頭了,臉也沒變。所有在場的人都為他們感到難過。
後來,魏文帝非常喜歡孔融的文采,經常感嘆:“孔融的才華足以與楊雄、班固比肩。”孔融壹生寫了25首詩、文章和其他作品。
史官評價孔融,稱贊說:“像孔文舉這樣誌存高遠、直言不諱的人,足以動之以義,抑之以誌。正因為如此,曹操篡奪漢室政權的企圖在他生前無法實現,而是由他的後代完成。.....堅強,踏實,孔融的性格可以媲美白玉和積霜!”
參考數據
後漢孔融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