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其實在理想的L9誕生之初,中間只有帶HUD(平視顯示器)的中控面板,在李ONE上沒有儀表屏和副駕駛屏,與現在的五屏交互形式相差甚遠。
當時對產品定義有兩種爭議。壹個是HUD是否能完全取代樂器。HUD真的能好到取消儀表屏嗎?因為從來沒有人這樣做過;另壹個是,是否應該有乘客屏幕?李ONE已經是四屏互動了,說到旗艦壹個都不能少。後來,這些爭議最終發展成了不得不做出的設計變更。
2020年的壹天,李要和造型團隊做檢討。壹個團隊夥伴拿了壹張紙板,在副駕駛畫了壹個屏幕,拍了照片發給李想。李想當即決定打造雙屏。壹個超大的標準屏幕落在了副駕駛的位置。副駕駛屏幕的娛樂功能已經在李ONE上演示過了。升級後的副駕駛屏帶來的體驗肯定會更受客戶歡迎,副駕駛屏塵埃落定。而且把這麽大的副駕駛屏幕做成雙屏,看起來更有科技感,也是壹個比較理想的舉措。但是這種主動性是有代價的,而且是非常昂貴的。
將HUD定位為替代儀表的設計目標後,我們與產品團隊緊密合作,在硬件上做了很多調整,在安全上做了完整的備份。即使壹個硬件系統出現故障,備份系統也會在幾十毫秒內運行,保證和儀器壹樣的安全性;同時,努力改進HUD的光學系統,使這個“屏幕”更清晰,可讀性更強。最後是好的軟件設計,展現豐富、實用、美觀的UI(用戶界面)。現在看來HUD確實達到了替代儀表屏的設計目標。
然後,李想和產品提出了背屏的想法。後屏也有爭議:是貼在前座還是放在頂部?正常SUV不放車頂,MPV放。然而,當後屏幕放置在前排座椅靠背上時,存在幾個問題:
第壹,椅背貼個屏幕肯定會犧牲通過性;
第二,壹旦發生碰撞,這個屏幕可能會直接趴在後排乘客的臉上,這類問題已經出現在有廣告屏的出租車上;
第三,我們堅持要服務全家的車,必須* * *享受壹個屏幕,看壹樣的東西,只有吸頂屏才能做到。還記得小時候,壹家人坐在壹起看電視嗎?現在是單獨玩的手機。我們不想這樣。想清楚這些後,我們把第二排屏幕定義為吊頂屏。
然後就出現了下壹個爭論:手動和電動之爭。最初的方向是做手動屏,簡單可靠耐用。但是經過壹輪對產品的討論,大家有了新的認識:電屏是更合適的形式,可以用理想同學的語音控制,也可以用手勢操作。後期可以結合我們強大的OTA能力,優化這塊屏幕的邏輯,使用體驗會更好。我覺得我們自己也挺厲害的,因為我們終於想出了壹個可靠性堪比手動屏幕,靈活性很高(可以支持多角度懸停)的方案。結果這個電屏就這樣落地了。
李:是的,因為SUV,即使是全尺寸的SUV,都有空間限制。這個屏幕要滿足幾個空間維度的設計目標:第壹,開放的位置要讓第二、三排的乘客看起來更舒適,無遮擋;二是占用屋頂空間少,這樣天窗可以盡量大;第二,打開的時候足夠安全,不能有磕碰。項目是大家壹起努力,我們,車身,內飾,外觀,電子電器壹起努力完成——L9是目前唯壹壹款有兩排頂棚屏的SUV車型;也是所有兩排屏幕機型中天窗占用最小的。L9的觀影體驗和遊戲體驗遠超PAD或手機。用我們非常震撼的聲音,有空可以體驗壹下。
李:是的,真的,全家人壹起出門都能欣賞到這個屏幕;有時候下班想休息壹下,坐在第三排躺著追劇。感覺真的很好。
李:是的。我認為這種領先首先歸功於我們產品的良好定義。L9標配13.35英寸超大高清HUD,儀表換成了HUD,在網上引起了熱議,得到了很多積極的反饋。
我們的R&D(團隊)對我們的產品(團隊)非常信任,產品定義已經完成。我們確實在屏幕研發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我們選擇與BOE、天馬、三星、LG等壹線廠商深度定制研發屏幕。我們從來不做犧牲產品力去買現成的屏圖的事情。
有時間可以看看L9五屏的整體設計。它很窄,超薄,黑色。太美了。
李:目前,方向盤屏是量產車型前所未有的配置。出處是這樣的:在壹次展示系統的交互設計討論中,李想覺得有必要在原來的方向盤上加壹些材料,讓它變得更好。有了這個思路,產品(團隊)將安全駕駛交互屏在功能上定位為快速交互入口,並將其定義為壹個載體,在造型上提升整個方向盤的科技感。R&D開始嘗試與HUD合作,做出壹種全新的顯示交互形式。
安全駕駛的交互屏幕被塑造的更加偏向消費電子的邏輯,簡潔易用。不同於傳統方向盤上的組合開關,不死板,可以定制升級。比如,用戶喜歡什麽設置就操作什麽。原廠方向盤只有壹些功能開關,功能基本有限。即使給妳壹些自定義按鈕,自定義起來也會很繁瑣。屏幕上的定制變得非常簡單,因為大家都習慣了屏幕上有指導的設置方式。當然,L9方向盤還是有非常好用的組合開關,安全駕駛交互屏幕是方向盤區域交互很好的靈活補充。
李:不完全是。HUD的任務更多的是代替儀器,比儀器更好,所以我們的重點是做好各方面的體驗,而不是追求最新的概念,比如AR(增強現實)功能。目前市場上所有的AR其實都是失敗的,因為AR有壹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現在不可能沒有延遲。
我給妳舉個例子。AR HUD的宣傳片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場景。找到對開車有影響的行人,畫個圈提醒妳註意這個人,或者前面有很近的車。我會在車下面畫壹條紅線告訴妳註意這裏的這輛車,或者在轉彎的時候畫壹個箭頭,試圖讓妳按照箭頭的方向轉彎,但是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因為車開的很快,但是系統有延遲。
當然,我們壹直在跟進前沿的技術,尤其是與光波導相關的技術,但判斷這些技術是否能用的前提是體驗是否足夠好。我們應該確保在正確的時間推出正確的技術,而不是盲目追求最新。
李:是的,我們在後期的叠代中也可以看到我們硬件和軟件的連續性,這將使熟悉的用戶在使用新型號時沒有任何困難。
李:小改不算。至少要做四五次大的改動。在李看來,變化是常態。
李:實際上,每次妳改變妳的計劃時,妳更多的是興奮而不是焦慮,因為妳必須做壹些更困難但更正確的事情。首先是統壹* * *知識。每個人首先要有壹個明確壹致的目標,而不是走來走去,看看能做些什麽。那麽整個過程會極其痛苦,因為妳沒有壹把尺子來衡量自己做得怎麽樣,遇到困難就會猶豫不決。
李:目前來看,整車供應商跟我們合作還是比較困難的。理想L9項目剛推出的時候,李的品牌影響力還不是很大,我們在供應商方面沒有很強的話語權。這樣壹來,很多供應商沒有太大的誠意與我們合作,或者與我們合作,但我們的項目優先級不高。
但我們不僅要定制有特色的產品,還要有最好的質量和有競爭力的成本,供應商也要跟上不斷叠代的節奏。這種矛盾就來了:大供應商首先肯定不便宜,同時更傾向於“壹招鮮”,定制化的解決方案很難被接受,也很難跟上我們快速叠代的步伐;然後小供應商足夠靈活,但是能力不夠。妳需要介入幫助他們壹起解決很多問題,這無疑會增加我們的工作量。
我們做什麽呢只有親自出馬,設計、制造、質量各個環節都參與進來,才能加快大供應商的研發速度,同時毫不猶豫地把他們的工作分享給小供應商;L9上幾乎所有價格超過100元的都是我們的技術方案和指定供應商。正因如此,我們不得不下到tier2甚至更深,在滿足成本的前提下,打造我們想要的產品。但是現在公司發展勢頭不錯,供應商的合作意願明顯比以前大了(笑)。
李:對,所以我們的工作量比傳統主機廠同部門或者新勢力汽車廠同部門要大得多。招聘也需要技術非常專業的人,很懂屏幕,會設計屏幕,會做結構設計和硬件設計,也會做軟件設計。同時這些人要有很強的項目動力,讓專業的人做項目管理,而不是項目管理的人來負責。
像傳統的代工(甲方),我扔進去壹個需求,然後等著收東西,不太理想。每個工程師都要親自走下舞臺,參與技術和項目的方方面面。我們更像是供應商的合作夥伴。
李:這個事情還是要回歸本質。壹方面,窄邊框是我們在L9上定義的重要特性,必須做到極致;另壹方面,在安全事故中唯壹不能妥協的是,降低車架的高度可以為安全氣囊留出更多的空間,這對於降低安全氣囊爆炸的風險非常有幫助。上下兩側減少0.7mm,相當於節省了約1.4 mm,在隨後的批量爆炸驗證中,也證明了當時的1.4mm起到了關鍵作用。這樣改東西雖然麻煩,但是在李很容易得到管理層的支持,後續進展也很順利。
李:L9背後沒有個人英雄,而是壹群人的認可。與合作部門溝通有兩種方式:
方法壹:帶著商湯找到李想,匯報“我可以實現這裏的參數* *”。李想說“好的,妳可以的”。然後我拿著的劍去各個部門說“讓我們改變李想做的事”。這種情況下,其他部門會覺得不被尊重;
方法二:做好第壹版方案,找合作部門。我會先問壹個問題“妳覺得這樣更好嗎?”解釋清楚為什麽會這樣,人們才會理解和認同,才會有動力去幫助妳。與合作部門的溝通和向李想匯報壹樣,尊重是相互的。最後,因為大家都認同這個* * *知識,所以推廣起來會很有效率。
李:我總是很緊張(笑)。其實,DRE(設計?釋放?工程師本能的抗拒改變,改變帶來的影響是壹系列的:供應商送不出東西,我們要幫他找二級供應商制定方案,追求物料,工作量會翻倍;妳發貨延遲,工廠會通知妳;交付周期短,質量會容易出問題,要提前做很多功課,避免交付質量不達標;還有很多具體的工程難點。比如妳做壹個非常極端的設計,也不是壹帆風順的,要經過三四輪測試才能通過。妳要不斷思考解決方案,然後不斷改變,然後逐漸收斂。買賣不可能壹蹴而就。核實之後,就好辦了。完成後就可以休息了。這是不可能的。馬上就要改了,妳真著急。妳壹直很焦慮。但是改變的那壹刻,妳的內心是快樂的,因為妳知道改變是對的。
李:然後就是長時間的心塞。
李:品質部通知。質量部多強啊!如果妳的發貨狀態不好,我會天天投訴妳,天天掛妳的名。
李:整個公司都是這樣。壓力大,很正常。想做別人沒做過的事,能容易嗎?
李:我完全同意。壹開始並不準確,在未知的世界裏太難看到了。為什麽傳統主機廠很難創新?因為壹切都是三四年前決定的,而上市時情況已經大變。快,那是我們的能力。誰變化最快誰就贏了,誰最後還在變化,誰就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