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音樂流派和描述?
嶽麓版必修3歷史教學中的現代音樂的幾個流派,第十九課(音樂與美術)提到了現代音樂的幾個流派,但是這些術語對我們歷史老師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所以今天特意整理出來供大家參考。新古典主義音樂第壹次世界大戰後,壹方面,西方音樂中出現了許多實驗派和思潮(如意大利未來主義、捷克作曲家a·巴哈的微分音樂等。),另壹方面,壹些重要的作曲家經歷了壹個相對穩定的風格發展過程。新的美學觀念和音樂思維層出不窮。從20世紀20年代早期到50年代,新古典主義是最有影響力的音樂流派。表現主義音樂表現主義和十二音音樂緊隨印象主義之後產生,它們在美學思想和創作技巧上與印象主義完全不同。作為現代音樂的第壹個流派,表現主義音樂。表現主義是壹戰前出現在德國的藝術流派,戰後風靡歐美。1911俄羅斯畫家в·康定斯基(1866 ~ 1944)和畫家f·馬克(1880 ~ 1965438)其中不僅出版了康定斯基等人的畫作,還出版了許多關於戲劇、繪畫和詩歌的表現主義理論,包括奧地利音樂家a·勛伯格的作品表現主義源於繪畫,其矛頭是印象派的客觀性。他們認為,藝術既不應該“描述”,也不應該“象征”,而應該直接表達人的精神和經驗,即藝術不應該“描述在客觀眼前看到的東西”,而應該“主觀地表達物體在我們眼中的姿態”,也就是說,作者的內心世界,即所謂的內在精神,它與瘋狂、絕望、恐懼、焦慮等病態的感覺有關。具象音樂記錄了自然界和現實生活中的各種聲音(包括樂音和噪音聲),然後通過音頻部分加工成“音樂”。它屬於壹種現代音樂。具象音樂的特點是將音樂的概念擴展到包括所有的自然聲音。最早的創始人是法國工程師P. Scheffel。從65438年到0948年,他在法國國家電臺的實驗室裏進行實驗。使用的材料包括噪音、火車聲、人聲、打擊樂和其他。謝菲爾德將這些錄音帶分別處理,或快或慢播放,倒放,加入回聲混響效果,剪切,去掉不必要的部分,最後混合成新的磁帶作為成品播放。他早期的作品有《鐵路練習曲》、《墨西哥的長笛》,後來謝菲爾德與p·亨利合作有了壹首獨奏交響曲(見現代主義音樂)。特定音樂出現後,法國、美國、德國、日本等國的人們紛紛效仿,其中以o .梅西安、p .布萊斯、戴敏郎等人最為知名。電子音樂興起後,特定音樂的特性(即在音樂中使用噪音和自然聲音)被電子音樂吸收。兩者唯壹的區別是,特定音樂使用的是自然聲音,而電子音樂直接使用電子設備產生所需的聲音,聽覺上很難分辨。機遇音樂機遇音樂是壹種現代作曲方法。機會主義音樂與最初的即興創作密切相關,但在發展中走了極端。機遇音樂可以隨意選擇某壹種音樂素材,或者演奏標記,然後由壹個或幾個演奏者即興演奏,沒有任何限制。這種表演往往會創造出獨壹無二的特點,而這些特點只有通過錄音才能保留下來。在表演中,還可以隨意加入詩歌朗誦和舞臺動作,甚至觀眾也可以自發參與。它也經常與電子音樂和電腦音樂壹起出現。斯托克豪森的鋼琴曲《十壹》,寫於1956,是他的代表作之壹。它由十九首曲子組成,呈現在壹張紙上,演奏者可以隨意演奏他看到的部分。還規定了六種變聲方式,表演者為每次表演選擇壹套用法。三場演出後,音樂結束。他在1959創作的《打擊樂循環》也有這個特點。演奏者站在排成壹圈的二十多種打擊樂器中間,可以順時針或逆時針演奏。樂器環上有十六個標有特殊標記的樂譜,沒有固定的起點和終點。妳可以從任何壹點開始,按順序彈奏剩下的樂譜。當壹段時間後重復起點時,音樂結束。這種音樂的其他代表是KGI、費爾曼和奧斯丁。偶然音樂任意音樂。又稱“不定樂”。音樂流派之壹。壹種西方現代主義音樂。以(美國)約翰·凱奇為代表。它的特點是追求聲音的不固定(全部或部分不固定),允許玩家隨意即興創作,制造各種音樂和噪音,以獲得偶然的音效。主要作品有1951年凱奇制作的《想象的風景4號》、* 1954年凱奇制作的《4分33秒》(自封《鋼琴曲》)、同年與他人合作的《鋼琴曲34分26.776秒》,並設計了兩部鋼琴。偶樂有多種類型:有的通過占蔔、擲骰、擲硬幣來決定作品的音高、節拍、音色和力度;還有地圖和星座作為創作的基礎。電子音樂電子音樂是現代主義音樂流派之壹。指通過電子計算機(又稱電子合成器)的技術手段編制的“創造”的音樂。它可以根據作者的控制和編排,通過各種復雜的電子樂器進行無主題、無旋律的“自由創作和演奏”,並加工成壹部電子音樂作品。還可以將每個音分解成1/4到1/12,作曲並演奏普通樂器無法演奏的音樂。它不僅能模仿自然界的各種聲音,還能創造出自然界沒有的各種音效。如今,由電子樂器演奏或伴奏的音樂也被稱為“電子音樂”。序列主義音樂流派之壹。產生於20世紀50年代初。以奧地利作曲家威爾伯和法國作曲家梅西安為代表。其特點是運用數學原理,將不同高低、長短、強弱、音色的音符按順序記錄、排列,通過計算方法進行音樂創作。效果壹般比較復雜,混亂,難以理解。代表作品有威爾伯的《變奏曲》(作品27),梅仙的鋼琴曲《時間與力度的模式》,節奏音符組,法國作曲家布裏的音樂《無主之斧》等。還有“序曲”作為“十二音制樂”的壹種。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它經常與電子音樂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