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劇,江蘇省蘇州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壹。由花鼓灘簧與南詞、昆曲合流而成,流行於蘇南浙北城鄉。
蘇劇其前身蘇灘原名對白南詞,俗稱“打山頭”,是壹種圍坐清唱的曲藝形式。1912年對白南詞有了簡單的化裝表演形式,1941年朱國梁在上海創建國風新型蘇劇團,嘗試將對白南詞發展為獨立的戲曲聲腔劇種蘇劇,讓蘇劇和昆曲在壹起混合演出。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蘇劇健康成長起來。蘇劇因深受昆腔的影響,所以蘇劇的音樂風格婉轉清麗,細膩動人,具有濃厚的江南風味。
2006年5月20日,蘇劇經中華人民***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為Ⅳ-55。
蘇劇的音樂唱腔主要有三個來源,壹是昆曲曲牌,二是南詞,三是灘簧曲調。因深受昆曲的影響,所以蘇劇的音樂風格婉轉清麗,細膩動人,同時保留蘇灘通俗流暢的風韻。其伴奏以二胡為主,兼用江南絲竹。
常用的傳統曲調有太平調、弦索調、費家調、柴調、迷魂調、銀絞絲、流水板等數十種,另外還有源自昆曲的壹江風、點絳唇、鎖南枝、羽調排歌等和蘇州壹帶流傳的民歌小曲如春調、劈破玉、大九連環、小九連環等,又有慢板、快板、散板等各種板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