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清明是2020年4月4日,星期六。農歷三月十二,庚子年 鼠年庚辰月 丁醜日
2020清明放假安排
2020年4月4日清明節,從4月4日(周六)到4月6日(周壹)放假,***三天。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春祭大節,與清明春祭相對應的是重陽秋祭,春秋二祭,古已有之。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禮俗觀念。清明節有著久遠的歷史,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後續漸漸融合了寒食節和上巳節的習俗。古時我國南北風俗各異,唐代以前我國北方上墓祭掃主要是在寒食節與寒衣節。從《禮經》等文獻的記載來看,唐代以前我國北方並沒有清明節上墓祭掃的例規,到了唐代時清明節上墓祭掃已成風氣。唐代是我國南北各地墓祭風俗融合時期,沿襲清明墓祭風俗,並擴大到全國各地。唐朝之後,寒食節逐漸式微,因與清明節日期相近。宋元時期,清明節上升到取代寒食節的地位,並融匯了寒食節的禁火、冷食等習俗內容。融匯了寒食與上巳兩個節日習俗的清明節,在宋元時期形成壹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將寒食的禁火、冷食風俗與上巳郊遊等習俗活動相融合定型;由於寒食節的禁火、冷食習俗移置到清明節,我國北方壹些地方還保留著在清明節禁火與吃冷食的習慣。明清大體承接前代舊制,清明節仍然堅持並發展著其在春季生活中壹個必不可少的大節的地位。民國時期,清明節這天,除了原有的掃墓、踏青等習俗,植樹也被確定為常規項目,這實際上不過是對民間長期延續的植樹風俗的壹個官方認定。
清明節習俗
掃墓祭祖
我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為習俗。唐朝之後,寒食節逐漸式微,於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節俗傳統。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詩雲:“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生死離別處。冥漠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宋朝詩人高菊卿也曾於壹詩中描寫道:“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貍眠冢上,壹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鏟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壹束鮮花,以寄托對先人的懷念。
踏青
清明之時,正值春回大地,人們乃因利乘便,掃墓之余亦壹家老少在山鄉野間遊樂壹番,回家時順手折幾枝葉芽初綻的柳枝戴在頭上,怡樂融融。也有的人特意於清明節期間到大自然去欣賞和領略生機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遠足,壹抒在嚴冬以來的郁結心胸,這種踏青也叫春遊,古代叫探春、尋春。其含義,就是腳踏青草,在郊野遊玩,觀賞春色。清明前後正是踏青的好時光,所以成為清明節俗的壹項重要內容。古時婦女平日不能隨便出遊,清明掃墓是難得的踏青的機會,故婦女們在清明節比男人玩得更開心,民間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說。瞿宇輝。
插柳
清明節是楊柳發芽抽綠的時間,民間有折柳、戴柳、插柳的習俗。人們踏青時順手折下幾枝柳條,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編成帽子戴在頭上,也可帶回家插在門楣、屋檐上。諺語有“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的說法,說明清明折柳在舊時是很普遍的習俗。清明插柳也可能跟過去寒食節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的習俗有關。今天看來,隨意折取柳枝是對樹木的壹種損害,是不宜提倡的。清明節插柳植樹的風習,據說是紀念發明各種農業生產工具並曾“嘗百草”的神農氏;另壹說是介子推死時所抱的柳樹後來復活,晉文公賜名為清明柳,並折柳成圈戴在頭上,此習俗後傳入民間。雖然有著不同的典故源流,但這些風俗仍不離人們對春回大地的喜悅。
食俗
每到清明,家家戶戶都要做壹種叫清明果的食物,那是掃墓時用來祭奠先人的。記憶中,清明節的到來就意味著能品嘗那青綠飄香的清明果了。清明果形狀有些像餃子,但味卻截然不同。清明果的皮是壹種叫艾葉的植物做成的,艾,多年生草本植物,開黃色小花,葉小形如菊科植物,生得壹蓬蓬,壹簇簇的。
每年清明前,女人們手提竹籃,三五成群來到田野喜滋滋地采摘艾葉,青青鮮鮮的艾葉滿滿當當地堆在籃子裏,煞是好看誘人。艾葉采回家後,便開始了繁雜的制作清明果的工序,女人們又像摩術師,青青的艾草壹轉眼就變成美味可口的清明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