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民歌
民歌是畬族民間音樂的壹種主要形式。畬族民歌又稱為“畬歌”、“山歌”。畬族人民喜愛唱歌,他們“俗不離歌”,擅長“以歌代言”。民歌融入畬族人民生活的程度,可以畬族民間流傳的俗語形容:“飯以養身,歌以養神”。他們張口即歌,歌詞都是對照日常生活常識和勞動情景自編的。無論是祭祀、待賓、婚禮、節日,還是平時生活和勞動中,他們以歌對話,對答如流。
他們在歌聲中敘世事、陳誌趣、寄幽思、訴衷腸;通過唱歌記時令、勸耕織、比睿智、爭巧愚、調詼諧,甚至以歌辨親疏、度優劣、正人心。多少世紀以來,畬族人民就這樣唱著山歌,在艱苦的環境中轉輾遷徙,刀耕火種,營造壹個古老民族的堅韌、智慧和豁達。
畬族民歌按內容分,可分為神話傳說歌、史事傳說歌、小說歌、風俗禮儀歌、勞動歌、時令歌、時政歌、情歌、雜歌、新歌、兒歌、哀歌等。
畬族民歌主要有四大基本音調,包括閩浙調、羅連調、順文調、閩皖調。這四個基本音調雖然存在壹定的差異,但卻具有難以割舍的內在聯系,“這四大音調各有所別,暗示畬族在漫長的歷史形成中不盡單壹的民族來源以及分散居住後和其他民族所發生的交相混融。而四大音調互有關聯,則顯示出壹個民族***同體所具有的***同的文化特征。”基於畬族民歌的特征,它已成為畬族壹個重要而鮮明的文化符號。
二、舞蹈
畬族是壹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畬族舞蹈有特殊的文化背景。它在特定的生態環境中形成,有著本民族信仰、禮俗等方面的表現特征。畬族舞蹈的社會功能,不僅表現在娛樂作用方面,以此滿足民眾審美和情感宣泄上的需要;而且表現在以這壹形體藝術闡釋民族的起源和始祖的史績,喚起民族的尊嚴和自豪,增強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振興和宏揚民族文化。
畬族傳統舞蹈按內容分,可分為生產舞和祭祀舞,以祭祀舞為主。畬族傳統舞蹈與生產勞動和祭祀活動關系密切,由勞動場景和祭祀場景演變而來。生產舞是源於畬族人民生產勞動、表現生產勞動的舞蹈,有獵捕舞、栽竹舞、鬧春舞、谷神舞等。如獵捕舞,是與畬族人民狩獵生產關系密切的舞蹈。祭祀舞,與畬族人民祖先崇拜關系密切,集中表現在祭祀活動上。畬族祭祖是最隆重虔誠的全族性民俗活動。
祭祀舞壹般出現在兩種場合:壹是在迎祖祭祖活動中,二是在進行傳師學師和做功德時,如龍頭舞、鈴刀舞、安祖舞、傳師學師舞、功德舞等。此外,還有迎神驅鬼、納祥祈福的舞蹈,如浙江文成的打王舞、閩東的《奶娘催罡》等。畬族舞蹈的表演者主要是男性巫師(又稱法師、師公);普通民眾壹般不表演,在某些特定場合,也只是跟著舞蹈做壹些簡單動作。
參加舞蹈人數,由舞種而定,有單人獨舞、雙人、三人、四人和多人等。祭祖舞在浙江蘭溪市水亭畬族鄉相傳已有200多年歷史。2011年6月11日上午,在蘭溪市水亭畬族鄉奎塘畈村,87歲高齡的雷長珠老人當眾表演了蘭溪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祭祖舞,只見他身披對襟赤衫,右手執牛角狀鼓角,左手執鈴刀,手舞足蹈之際金屬碰擊鏗鏘有聲。雷長珠老人表演的祭祖舞是從其大伯雷良進那裏所學。
傳說畬族祖先龍麒狩獵時不慎被野獸所害,後來畬族人民為了紀念龍麒,在每年農歷正月裝扮成師公,載歌載舞。祭祖舞,就是模仿當年親人拿著各種工具保護龍麒遺體、邊哭邊趕野獸的情景。祭祖舞念、唱都用畬族語言,表達驅邪趕鬼、超度亡靈和祈求族人平安。祭祀舞在福建畬鄉還有壹種巫師表演的巫舞,以《奶娘催罡》為代表。《奶娘催罡》是閩東畬族巫師進行驅鬼鎮妖活動中的壹段祭祀舞。《奶娘催罡》的祭祀法事,由道士男扮女裝扮成奶娘陳靖姑的形象來驅妖、驅鬼,有消災驅魔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