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錢包書寫格式如下:
包袱文字為豎排的,從右到左各列內容為:
第壹列:中元勝會之期虔備冥資成X封(即:中元節鬼魂勝會之期虔誠準備冥界紙錢並打包成多少封)。
第二列:上奉XX(即:恭敬地奉送給XX)。
第三列:故XX收用(即:已經故去的XXX老人收用)。
第四列:孝XX祀(即:陽世孝人XXXX祭奠)。
第五列:天運XX年XX月XX日叩化(即:農歷跪拜焚化的日期)。
寫包封文化的字裏行間,浸透著“忠、孝”二字,是尊祖敬宗思想的高度濃縮,是活人為亡靈的活化設計,貫穿著“寧可委屈活人,不可得罪亡靈”的原始“孝道”思想,這也是根深蒂固的追求有香火後代多子多福觀念的壹種寫照。
中元節介紹
中元節,是道教名稱,民間世俗稱為七月半,佛教則稱為盂蘭盆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它的誕生可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祖靈崇拜以及相關時祭。
七月乃吉祥月、孝親月,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幹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它是追懷先人的壹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在《易經》中,“七”是壹個變化的數字,是復生之數。《易經》:“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天行也。”七是陽數、天數,天地之間的陽氣絕滅之後,經過七天可以復生,這是天地運行之道,陰陽消長循環之理,民間選擇在七月十四(二七)祭祖與“七”這復生數有關。道教的中元節與佛教的盂蘭盆節設在七月十五。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中元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