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星座文化 - 鄂倫春族的傳統文化藝術有哪些

鄂倫春族的傳統文化藝術有哪些

以下可做參考:鄂倫春族的傳統文化藝術

鄂倫春族音樂藝術

鄂倫春族無論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他們常常將詩歌、音樂、舞蹈結合在壹起,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民歌曲調種類很多,風格多樣,即興填詞,隨編隨唱。鄂倫春族的民歌多是以山歌即“贊達溫”曲調為主。這些曲調高亢圓潤,略帶顫音,壹般都是固定的。歌詞可即興添加,曲調亦允許自由發揮,喜怒哀樂完全可以通過音調的節奏來抒發。“贊達溫”的演唱方式有對唱、重唱、獨唱、合唱等,演唱中常襯以“那依耶”、“希那耶”等,顯得旋律悠揚婉轉,動人心弦。有代表性的有《渡口情歌》等。

鄂倫春族主要分布於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倫貝爾盟鄂倫春自治旗、布特哈旗和黑龍江省呼瑪、遜克、愛輝、嘉陰等縣。“鄂倫春”壹詞有兩種含義:“使用馴鹿的人”和“山嶺上的人”。鄂倫春民族有自已的語言,壹般通用漢語文。

鄂倫春族文學民間藝術

民間傳說又可分為“氏族傳說”、“英雄傳說”、“歷史傳說”、“風物傳說”和“民俗傳說”等多種;其中《九姓人的來歷》對鄂倫春族主要的九個姓氏的來歷做了生動的解說,在民間為廣大群眾耳熟能詳。鄂倫春族是壹個富有講故事傳統的民族,歷來有著許多受人尊重的民間故事家,他們所講述的大量的“神幻故事”、“婚戀故事”、“狩獵故事”、“動物故事”、“生活故事”和“幽默故事”等,異常地生動感人。

鄂倫春族民間還有壹種傳統的說唱故事的形式,其中邊說邊唱的壹種叫做“摩蘇昆”,完全型的敘事歌叫做“堅珠恩”。目前由民間文學工作者搜集整理出來的說唱故事已有十篇左右,主要的篇目有《鹿的傳說》、《雙飛鳥的傳說》、《波爾卡內莫日根》、《阿爾旦滾滾蝶》和《英雄格帕欠》等。

中華人民***和國建立之後,鄂倫春族開始有了自己的書面文學創作,敖長福、孟淑珍、白石等壹批鄂倫春族作家已經躋身於中國的多民族文壇。

中國鄂倫春族的文學,主要是傳統的民間口頭文學,同時也包括晚近時期出現的新型的書面文學。

在鄂倫春族民間,自然神話、動物神話、人類及民族起源神話、薩滿神話都很豐富。古老的族源神話《恩都力創造了鄂倫春人》說,創造之神恩都力莫日根用飛禽的骨肉做出男人女人,再讓他們結合,於是就有了鄂倫春人。

鄂倫春族民間藝術音樂樂器

形狀類似鑷子,呈橢圓形。音量不大,音域較窄。吹奏時,用手指輕輕撥動琴尖,發出震顫聲。它能夠吹奏各種曲子,也可摹仿各種鳥鳴聲。可獨奏,也可合奏。鄂倫春族有自己的民族樂器,主要是“朋奴化”(鐵制的壹種口琴)和“文土文”(手鼓)。此外鹿哨、麅哨既是生產工具,也是早期的樂器。鄂倫春族在載歌載舞時,常有這些樂器伴奏。

“朋奴化” :即口弦琴,鄂倫春族主要的樂器。

鄂倫春族狩獵文化

鄂倫春族狩獵文化是鄂倫春族世代從事狩獵生產,這是鄂倫春人最重要的生產活動,是他們生活資料的主要來源。鄂倫春族熟悉各種野獸的習性,並能根據其特點和活動規律采取不同的捕獵,他們的狩獵工具主要是槍、馬、狗,以及弓箭、紮槍等。 鄂倫春族的遊獵生活並不是在茫茫的大森林中漫無邊際的遊動,而是有固定的範圍和壹定的規律。他們壹般以氏族為中心,在壹條或幾條河的流域範圍內活動。冬季的住地比較固定,春、夏、秋季隨著主要狩獵對象棲息地的不同而遷徙。

鄂倫春族狩獵有壹定的組織形式。大致分為以“烏力楞”(子孫)為單位的集體出獵,以“安額”為單位的狩獵小組和個體狩獵三種形式。“烏力楞”是同壹父系的幾代子孫,是以同壹血緣關系的人組織起來的狩獵組織,在生產力十分低下,只能使用弓箭、紮槍等原始工具的時期裏,人們要獵取獵物,尤其是獵取兇猛的動物時,只有靠集體的力量才有可能。

長期的遊獵生活使鄂倫春人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不僅每個獵人精騎善射,而且對各種野生動物的習性和活動規律也都了如指掌,掌握了壹套獨特的狩獵方法。壹個成熟的獵手見到野獸的蹤跡後,就能看出此動物所走的方向、時間長短,甚至判斷出公母來,準確地判斷出動物在什麽方位,根據山形、風向去尋找,十有八九能獵到。狩獵具有壹定的季節性。春季的二、三月份為鹿胎期,夏季的六、七月份為鹿茸期,秋季的九、十月份為鹿尾期,落雪後的冬季為打皮子和打肉期,是打獵的黃金季節,統稱為“紅圍”期。鄂倫春人的狩獵方法有很多種,對每種動物都有壹套獵取方法。

狩獵文化是鄂倫春族文化的重要特點,他們的宗教信仰、衣食住行、風俗文化都體現了狩獵民族的特征。如鄂倫春人的服裝,雖然受環境和自然條件的制約,比較單壹。但是鄂倫春人民靠勤勞和智慧,創造了獨特、完美的麅皮文化;頭戴麅頭皮帽,身著麅皮衣褲,腳穿麅腿皮靴,這些皮制服裝做得實用、美觀,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鄂倫春族傳統的食物主要是野獸肉和魚,其中食用最多的是麅子肉,其次是鹿、犭罕 、熊和野豬肉。鄂倫春人的傳統住宅是“斜仁柱”,即撮羅子。交通工具有滑雪板、爬犁、馬匹、樺皮船、大軲轆車等。

鄂倫春族是我國歷史悠久、勤勞勇敢智慧的典型狩獵民族,也是人口最少、定居最晚的民族之壹。鄂倫春族狩獵文化表現方式為崇拜自然、遊動遷徙的生存方式,是自然環境與社會生活環境的產物。2008年,“鄂倫春族狩獵文化”被批準為第二批黑龍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鄂倫春族舞蹈文化

鄂倫春族自古信仰原始“薩滿教”,北方深山中的黑熊是他們敬仰的圖騰。他們認為:遠古時期,鄂倫春人與熊有著血緣關系而把熊稱為“祖父”和“祖母”。鄂倫春民族是個性格爽朗、豁達,喜愛歌舞的民族。他們的民歌多為自編自唱的即興歌曲,而舞蹈內容和動態也因生活地域及方式的特殊,形成了以模擬動物姿態和生活動作為主的特點。多是反映狩獵和采集生產的。

如“依哈嫩舞”,表現獵人打到野獸以後,高興地把獵物往馬背上馱的情景。紅果舞表現了婦女采集紅果的勞動。也有模仿鳥獸動作的舞蹈,如“黑熊搏鬥舞”,“野豬搏鬥舞”和“樹雞舞”都是模仿這些飛禽走獸的動作或吼聲而創作的舞蹈。舞曲常以“介回、介回”、“額呼德呼”等襯詞,還以“哲嘿哲”、“加嘿加”等作節奏呼號。其舞蹈大體可分為娛樂舞、氏族舞、宗教舞三種。

“依和納仁”舞

只在三年舉行壹次的氏族會議上跳的舞蹈。是壹種祭祀性的氏族舞蹈。壹般由11人跳,10人圍成壹圈,有1人站在圈中央。舞蹈開始後,大家先開始蹲著做小蹦跳的動作,之後站起來,外圍的人手拉手邊跳躍邊向左圍繞圈中央的人轉,中間的人邊舞邊唱,外圍的人隨聲應和。跳這種舞時,男女老少都參加,並著節日的盛裝,有的還要帶上假面具。(農歷網www.nongli.com)

“黑熊搏鬥”舞

是模仿黑熊搏鬥的壹種舞蹈。多有3個人跳,不分年齡和性別。雙膝半蹲,上身稍向前傾,雙手扶膝,雙腿連續蹲跳,搖擺頭和雙肩。口中不斷發出“哼姆!哼姆!”模仿熊的吼叫聲。整個舞蹈剛勁有力,反映了鄂倫春人剽悍、剛韌的個性。

“樹雞”舞

鄂倫春族的另壹個《樹雞舞》,也是充滿無限情趣,可供任何人,尤其是兒童參與的競賽類遊戲舞蹈。開始時,參加者列壹橫排,雙手放在深蹲的雙膝上。裁判在距起點大約10米處進行裁決。壹聲令下,起點的人們先齊聲高唱:“誰要是最先到達終點,誰就是梅花鹿;誰要是半路逃跑,誰就是兔子;誰要是跳到壹半就發笑,誰就變成臭李子;誰要是落在最後,誰就是又胖又笨又懶的樹雞!”歌聲壹落,人們便開始以雙腳用力向終點跳去。蹦跳在前邊的佼佼者,在途中還可以兩臂的上下擺動、快速蹦跳、旋轉等姿態模仿“樹雞”,以顯示自己的能力和取笑落後者。但真正誰是又懶又笨的“樹雞”,要在遊戲最後的歡笑中才能揭曉。

此外,鄂倫春族在慶祝狩獵豐收時,壹定要跳模擬狩獵過程的《依哈嫩舞》。這個舞蹈可由雙人或多人進行,動作的前半段由參與者,模擬狩獵過程中的牽馬、揚鞭策馬奔馳、了望、下馬、射擊、揀拾獵物、返回住地等系列動作。然後,所有在場的人們伴著優美的歌聲,圍成圓圈做沿逆時針方向的側步行進舞蹈,以此來表達人們的和諧生活與歡暢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