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的意義是敬老以及登高。
重陽節自古以來就有登高望遠、賞菊吟秋的習俗。近年來,隨著我國老年社會的提前到來,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占到我國總人口的10%以上。在金錢至上、物欲橫流的沖擊下,敬老孝親、尊老敬老成為壹個突出的社會問題。正是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1989年我國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敬老、孝老、愛老的風氣。
作為傳統節日重陽節,它凝聚了中華民族千秋萬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濃濃情思。
擴展資料:
重陽節的由來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期。相傳重陽為元帝得道之辰。關於重陽習俗活動的現存文字記載最早見於《呂氏春秋·季秋紀》:“(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九月農作物秋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遠古時期,重陽節作為壹種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的宴會發展來的。拜神祭祖及求長壽、飲宴等,構成了重陽節的基本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