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幹支來紀日時,有天幹第七位“庚”字的日子。夏至三庚數伏,就是指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初伏。
我國古代用天幹、地支合並記載時間。天幹的數字有10個,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guǐ),地支的數字是12個,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天幹與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醜、丙寅、丁卯等等,交叉配合60次,故稱六十花甲子
擴展資料:
三庚
“三庚”就是遇上3個“庚”字,到第四個庚日為初伏。由於天幹是10個,所以每隔10天就出現壹個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壹年365天(閏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數倍,今年某壹天庚日,明年就不壹定是庚日。由於庚日的變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盡相同。
三伏
三伏分為:初伏,中伏和末伏。夏至後第三個庚日是初伏第壹天,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第壹天,立秋後的第壹個庚日是末伏第壹天。初伏,末伏各10天,中伏天數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間有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有5個庚日時,中伏為20天。
百度百科-三庚
百度百科-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