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40天原因是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於是出現了有些年份三伏天是30天,有些則是40天。
今天,我們正式進入了三伏天的末伏。和今年夏天持久的高溫壹樣,今年的三伏長達40天,這是自2015年以來連續第9個“加長版”的三伏天。為什麽今年三伏有40天?這還要從庚日說起。
所謂庚日,來源於幹支紀日法。中國古代用天幹、地支合並記載時間,天幹有10個,分別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所以每隔10天就會出現壹個庚日。但壹年無論是365天還是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數倍,今年某壹天是庚日,明年就不壹定了。
我們都知道,三伏天分為初伏、中伏和末伏。俗話說:“夏至三庚便數伏”。也就是說,從夏至日算起,第三個庚日即為入伏開始的時間。由於庚日變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也不盡相同。
雖然入伏時間不定,但初伏的天數卻是固定的,每年都是10天。而末伏的相關規定,和初伏類似,天數都是固定的10天。至於是從哪壹天開始算末伏,關鍵要看立秋。古人規定,立秋後的第壹個庚日,開始算末伏。
最熱原因
入伏後,地表濕度變大,每天吸收的熱量多,散發的熱量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下來,所以壹天比壹天熱,進入三伏,地面積累熱量達到最高峰,天氣就最熱。
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氣濕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幹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天氣悶熱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熱帶高壓加強,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壓內部的下沈氣流,使天氣晴朗少雲,有利於陽光照射,地面輻射增溫,天氣就更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