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星座文化 - 與弟子規有關的班會應選什麽題目

與弟子規有關的班會應選什麽題目

請問您的班會針對對象是小學生嗎?

下面是整合的資料,請參考。

題目:1、天天讀弟子規,學會為人處事

2、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3、每天完善自己

弟子規主題班會開場和閉幕詞

開場

《弟子規》這本書,影響之大,讀誦之廣,僅次於《三字經》。“弟子”是指壹切聖賢人的弟子,“規”“夫見”意思是大丈夫的見解。所以是每個人,每壹個學習聖賢經典,效仿聖賢的人都應該學的。《弟子規》沒做到,學習別的經典就很難得到真智慧。

閉幕

《弟子規》是人們的生活規範,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編寫而成,教導學生為人處世的規範,做到與經典同行為友。《弟子規》是儒家的基礎,人性的基礎。

來源:/question/154912535.html

《弟子規》主題班會的具體操作流程(壹個例子):

主持人1:在我們中國悠久的歷史中,《弟子規》流傳千古,意義非凡,它告訴我們很多的人生哲理。所謂:“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主持人2:是啊,無論滄海橫流,日月更替,社會最需要的人都是德才兼備的人,先有德而後有才,德高方能才高。先學會了做好人,之後才能做好事。

主持人和:四(1)中隊踐行《弟子規》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主持人1:感恩父母把我們養育,感恩老師把我們教導,感恩《弟子規》教會我們做人!下面請欣賞《弟子規》篇章朗誦。

(找同學分章節背誦)

主持人2:同學們背得真好,那是不是我們就已經學會做人了呢?其實,《弟子規》重在踐行。只有按《弟子規》中的規範條例去做事做人,長久堅持,才能真正成為德才兼備的人。

主持人1: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壹位的。壹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在弟子規中:入則孝,出則弟中講述的就是應該怎樣去孝敬父母。在這方面古時候有個叫黃香的小朋友做得非常好。今天,XXX同學就為我們帶來了《黃香溫席》,的故事。

《黃香溫習》

黃香小時候,家中生活很艱苦。在他9歲時,母親就去世了。黃香非常悲傷。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親生病期間,小黃香壹直不離左右,守護在媽媽的病床前,母親去世後,他對父親更加關心、照顧,盡量讓父親少操心。

冬夜裏,天氣特別寒冷。那時,農戶家裏又沒有任何取暖的設備,確實很難入睡。壹天,黃香晚上讀書時,感到特別冷,捧著書卷的手壹會就冰涼冰涼的了。他想,這麽冷的天氣,爸爸壹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幹了壹天的活,晚上還不能好好地睡覺。想到這裏,小黃香心裏很不安。為讓父親少挨冷受凍,他讀完書便悄悄走進父親的房裏,給他鋪好被,然後脫了衣服,鉆進父親的被窩裏,用自己的體溫,溫暖了冰冷的被窩之後,才招呼父親睡下。黃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親的心。 夏天到了,黃香家低矮的房子顯得格外悶熱,而且蚊蠅很多。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裏乘涼,盡管每人都不停地搖著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覺得涼快。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準備睡覺去了,這時,大家才發現小黃香壹直沒有在這裏。

“香兒,香兒。”父親忙提高嗓門喊他。

“爸爸,我在這兒呢。”說著,黃香從父親的房中走出來。滿頭的汗,手裏還拿著壹把大蒲扇。

“妳幹什麽呢,怪熱的天氣,”爸爸心疼地說。

“屋裏太熱,蚊子又多,我用扇子使勁壹扇,蚊蟲就跑了,屋子也顯得涼快些,您好睡覺。”黃香說。爸爸緊緊地摟住黃香,“我的好孩子,可妳自己卻出了壹身汗呀!”

以後,黃香為了讓父親休息好,晚飯後,總是拿著扇了,把蚊蠅扇跑,還要扇涼父親睡覺的床和枕頭,使勞累了壹天的父親早些入睡。

黃香溫席的故事,就這樣傳開了,街坊鄰居人人誇獎黃香。長大後,朝廷覺得他是個人才,讓他擔任魏郡太守。有壹年,魏郡遭受特大水災,百姓苦不堪言。黃香拿出自己的錢財賑濟災民,百姓沒有不感動的。

主持人2:其實愛父母很簡單,倒上壹杯溫水,遞上壹雙拖鞋、掃地、每天自己完成作業,不要父母陪,這些都是用實踐行動去孝敬父母。

來源:/class/diary/detail.html?diaryid=1962222&id=448738

弟子規的資料準備

《弟子規》,它是壹本教我們如何做人的壹些基礎規範。每壹個人能了解妳應當如何做人,不但妳個人的修身會得到進步,在家庭也能得到幸福美滿,子孫也都可以興旺,都可以得到這些良好優秀的賢子孝孫。

所以在古時候,他們非常重視兒童教育,從小就了解應該如何把小孩教好。為什麽他們這麽重視?因為小孩壹生出來,他沒有受到社會的汙染,他很純潔。在這個時候妳好好的教他,妳教他善,他就是善;妳教他惡,他就變成惡。妳教他讀書,他就會瑯瑯上口;妳教他跟兄弟姊妹友愛,他會友愛。妳講故事給他聽,他能牢牢的記住。所以如果錯過小孩這壹段學習的這個時段,就非常的可惜。

我們也看到很多家長他們憂心忡忡,覺得自己的子女很難教,不曉得如何教起;也很擔心社會裏頭有那麽多的誘惑,即使在家裏好好教,都恐怕抵擋不住外頭的誘惑。所以在這種情形之下,如果每壹個做家長的,他都有省悟之心。什麽省悟之心?有那種憂患意識,如何把自己的子女從家裏、從根本做起。每壹個做家長的,他們能如此做,更進壹步,做家長的也學習《弟子規》,妳就可以以身作則做很好的表範,讓子女來效法,這樣可以說是相得益彰。

所以,人壹生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做人;不會做人,這壹生也休想有很好的成就。做人最主要的根本,從孝悌來入門,今天就開始為大家講解《弟子規》。請看課本:

弟子規

這三個字,我們可以很清楚的明了,‘弟子’所指的就是學生,也就是父母的子弟;再廣泛來講,弟子可以說是每壹個人。為什麽?我們說“活到老,學到老”,人,可以說壹輩子都在學習;既然都在學習,理所當然就是學生。無論老少,大家都應該來學學看什麽叫《弟子規》?“規”是什麽意思?就是規範、道理,做人應盡的道理,做人應盡的規範。我們從這三個字,就可以了解這壹本書的用意在哪裏?就是教我們如何做好壹個善良的人,做好壹個孝順父母的人,做好壹個有禮貌的人。請看課文:

總敘

壹本書,它的開頭總是會有提要,提要就是總綱領。看到總綱領,我們就能清楚的知道,它的內容所講解的是什麽。所以,“總敘”就是勾勒出《弟子規》這壹本書,最主要的綱領有哪幾項。

《弟子規》這壹本書,可以說完全融入儒家經典的精華。從“學而篇”裏頭所摘錄的壹章叫“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從這壹章所摘錄出來,也就是儒家教導所有學生、弟子,應該要如何盡到壹個人的本分。後頭展開來看,完完全全都是教我們如何落實。我們明白《弟子規》的綱領之後,我們也要深入它的義理所在,能完全明了它的內容義理所在,我們才有辦法去落實。請看第壹條:

弟子規。聖人訓。

我們剛剛有提到《弟子規》就是從《論語?學而篇》所摘錄出來的,完完全全都是儒家它的經典重要所在。此地講的‘聖人訓’,我們狹義的來講,可以說就是孔老夫子;廣義來講,我們都曉得凡是古聖先賢、列祖列宗,只要他們有好的典範,他們有立教於後世的,值得我們後人學習的,我們都可以稱為訓誨、訓勉。所以我們此地所講的,它是有範圍的,所指的聖人是指的至聖先師孔老夫子,孔夫子他教我們應該如何從家庭、從自身做起。他就說到:

首孝弟。次謹信。

首先,最重要的我們要明了要從‘孝弟’著手。我們都曉得,我們的身體是來自父母,所謂“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我們既然已經深深的明白,我們是從父母那裏所來,我們就應該要知恩感恩。能知恩感恩,這個孝心才會生得起來。

我們看看這個“孝”字。孝,從它的造字由來,是壹個“老”字,再壹個兒子的“子”,也就是指兒子背負父母,背負年紀大的父母。它告訴我們壹個意義,就是代代相傳。我們要代代相傳,我們就要效法父母,我們就要照顧父母,我們就要孝順父母。能孝順父母,我們才能稟承父母的誌節、父母的誌向。父母對我們的期望,我們也應該好好去落實,這樣才能代代相傳。而不是我們現在當今人所感慨的是壹代不如壹代。如果壹代不如壹代就不叫代代相傳,就壹代比壹代差了。我們能代代相傳,是表示我們能接受父母的教誨,我們能承傳父母所留給我們的壹些德教,我們再傳下去。

“弟”,弟的意思,此地的“弟”應該讀成“悌”,在古字它是相通的,通我們現在豎心旁的“悌”。我們看壹個“心”,再壹個弟弟的“弟”,我們就曉得,做哥哥的他心裏有弟弟的存在。什麽意思?就是做哥哥的他知道懂得來照顧他的弟弟,做弟弟的也要友愛他的哥哥,也要尊敬他的哥哥。所以悌的意思就是友愛。

“友”,古人的造字就是兩只手疊在壹起。我們都曉得,兄弟姊妹都是從父母而出。在父母,視所有的兄弟姊妹,他的這個子女完全都是壹樣的,都是同氣所生,就好像壹棵樹木壹樣,同氣連枝。子女就像枝幹壹樣,父母就像樹,樹本身的樹幹壹樣。所以為人子女的,不但要孝順自己的父母長輩,而且在兄弟姊妹當中,還要彼此友愛,相互的照顧。我們想壹想誰跟我們最親?在家庭裏頭,父母之外,就是兄弟姊妹。兄弟姊妹不親,又親誰?

所以聖人告訴我們,人最基本的就是要先懂得要孝;要行孝,要行悌。這兩樣妳都完全明白,妳能做到了,再來我們就要懂得如何修身養性。修身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情。所謂“修身”,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修正自己不對的種種的言行舉止。所以接下來聖人告訴我們,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態度、我們的行為、我們的言語,壹切的造作都要謹慎。簡單的講就是要有禮節,要知道制止自己不對的行為,要了解我們做任何壹切事情都要合乎禮。什麽叫合乎禮?就是妳內心當中,要心存有恭敬之心。

我們想到現在的人誰都不服誰,誰都高喊自由的社會裏頭,人因為有這樣錯誤的觀念,自由就是為所欲為,所以社會才會這麽紛亂,家庭才會不合。家裏的成員才幾個人,往往沒有辦法和睦***處,所以家庭不幸福,在社會怎麽會安定?人與人相處怎麽不會紛爭?所以懂得約束自己,懂得禮貌,懂得壹切都有恭敬心,我們在立身處世方面,就可以得到和諧。人人都能如此,社會哪有不安定的這種情形!

妳的修身做好了之後,我們接著還要下壹步,還要再下壹步,更提升人生的境界。這個時候我們要培養愛心,培養自己的慈悲心。

泛愛眾。

孟子說到人皆有惻隱之心。《三字經》壹開端就講“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說,人,他完完全全都有善良的本性。為什麽會有不善之人?原來都是因為後天環境的習染才造成的。所以當我們懂得克制自己的言行舉止之後,我們還要更進壹步去幫助、去愛壹切大眾。有道是“施比受更有福”。當我們有能力的時候,不要吝嗇自己的才華,也不要吝嗇自己的財物。如果有多余的,我們應該要及時行善,能行善的人是最有福的人。為什麽?不但妳自己得到快樂,同時也幫助更多人,可以得到妳這個歡樂的分享。為什麽?能解救別人、幫助別人,這是人生最大的壹件樂事。所以,自古以來有說“行善最樂”;也告訴我們要有那壹種愛心,沒有愛心肯定沒有辦法行善事的。

有這樣的心情,有這樣開闊的胸襟之後,我們還要再不斷的再接再厲,這個時候我們也要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境界,就是要找好老師,找良好的善知識。

而親仁。

善知識我們只要能遇到,我們應該不要放棄,好好的跟他學習。我們都知道,有德有修之人,他的壹切造作、他的言語、他的行為都足以為後人典範。所以當我們有碰到良師益友,也千萬不要失去,壹定要好好的珍惜、學習。在當今,我們如果找不到良師益友,聖賢的典籍可以說是陪伴我們壹生最好的良師了!除此之外:

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我們所應該做的,所應該了解的,妳都可以做到。妳平常這些前面所提到的,妳都能註意到,妳都能做到,還有多余的時間,我們也不要讓時間空過,我們更應該珍惜這個時間,好好的來充實自己。

“學文”,它有多種含義,學藝文也是學文的壹種。如果妳在社會上工作是很專業的,妳還更要再進壹步的提升,就要鉆研妳這個範圍的領域上,要在妳的這個職業,或者說妳學術範圍裏頭,還要更進壹步去加強、去深入。如果妳是個退休之人,我們也可以展開古籍,聖賢的典籍呈現在我們面前,就仿佛是老師壹樣,它教誨我們如何向聖人學習。如果是家庭主婦,把家裏的事情完完全全做好之後,我們也可以翻閱古人的書籍,或者良好的典籍,都可以幫助我們提升。

生活的品質能提升,人生才過得更有意義,更幸福,更美滿。如果有多余的時間,不是放在進修上面,是放在電動玩具,或者看電視無益的節目,只會汙染我們的身心。我們的身心被汙染,我們就沒有辦法在人生當中獲得很多古人、古聖先賢所遺留下來的壹些寶貴的經驗,或者寶貴的智慧。

人應當活到老,學到老,能學習的人,是最快樂的。康熙皇帝他教誡他的子孫,他就提到人應該以勞,勞動的勞,勤勞的勞,人應當以勞為福。如果人以逸,逸就是享受,就是安樂,如果以逸為壹生的重點,以逸來講,就會有災禍。

所以,我們知道聖賢他如此的教導我們,我們也應當要深思壹下,我們是不是每天都在空過時間?從《弟子規》裏頭,我們了解,總綱領所教導我們的五項要領,都是很值得我們重新來省思。過去我們沒有讀到《弟子規》,我們不明白;現在我們有機會讀到,我們應該重新改造自己,命運也會因此而重新過得非常得有意義

來源:/question/187012414.html?fr=ala0

希望可以幫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