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星座文化 - 如何面對人生的得意與失意?

如何面對人生的得意與失意?

世事紛擾,人生不易,在人生的旅途中,人大多在得意的巔峰與失意的低谷之間沈浮,如何平穩地把握自己的生命之舟,並不是壹件容易的事。

如果說得意與失意是人生的兩極,那麽得意就是正極,失意就是負極。

作為正極,得意能從正面給人以精神上的“刺激”,使人心情舒暢,意氣風發,信心百倍。唐代詩人孟郊在《登科後》壹詩中唱道:“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他當時考取進士之後的那股得意勁兒,從詩中就可以強烈地感受到。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精神壹“爽”,便能促使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發揮,能夠調動身心的巨大潛力。許多事實也證明了這壹點。

三國吳國名將周瑜在赤壁之戰時,正是“春風得意”之時。蘇軾在《念奴嬌》壹詩中是這樣描述周瑜的:

“人道是故壘西邊,三國周郎赤壁。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周瑜在赤壁之戰中指揮若定,風度瀟灑,確實與他當時事業初成,婚姻圓滿給他帶來的喜悅心情不無關系。

作為負極,失意則能使人產生精神上的“抑制”,使人心灰意懶,意誌消沈。杜甫在三十六歲到長安時,躊躇滿誌,曾寫下了“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的詩篇。但當他沒有得到重用之後,便心情憂郁起來,詩中也滿含悲憤,如“長安苦寒誰獨悲,杜陵野老骨欲折”。可見,失意對人的打擊是很大的。

由於得意與失意對人具有壹種較大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因而它最容易使人走向兩個極端。

壹是得意而忘形。古人雲:“子系中山狼,得誌更猖狂。”有的人壹得意,就忘形,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就驕傲自滿,剛愎自用,忘乎所以,及時行樂……其中,有的得意忘形者,是沒有遠大理想的人,他們本來就胸無大誌,只是為了滿足虛榮心而奮鬥,壹旦有人喝彩,自然就忘形了,就樂不思蜀,不再進取了。有的得意忘形者,是喜歡投機取巧的人,為了得到壹時的榮華富貴,靠了自己的壹點小聰明、小伎倆僥幸取得了壹點成績,做出了壹點事業,就自鳴得意,以為有了炫耀的資本、享樂的本錢;有的得意忘形者,是喜歡趨炎附勢的人,壹旦攀到有權有勢有錢的主子,就狐假虎威,不可壹世。

歷史上的得意忘形者並不鮮見,但大多以喜劇開場,悲劇告終。北宋時的奸臣蔡京就是如此。他在徽宗當政時四次人相,可謂權重壹時,春風得意,但他得意而忘形,大施淫威,害人不淺。待到神宗即位後,他被貶到了嶺南,途中死於潭州,殊不知他在八十壹歲時也會有倒黴的這壹天。

二是失意而失誌。這種人大多是意誌薄弱者,雖然也雄心勃勃,但壹遇到挫折就不知所措;於是,很快就失其誌、失其勢、失其神了,從此壹蹶不振,大發“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的悲嘆。如我國歷史上南唐的國君李煜,他在位時,整天沈湎於琴棋詩畫、鶯歌燕舞之中。公元975年,他被北宋軍俘虜後,嚇得魂不附體,愁得以淚洗面,更談不上有東山再起的雄心壯誌,最後被宋太宗毒死。

在人的壹生中,要做到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誌,首先應把握好得意與失意之間的度。得意也好,失意也罷,在情緒表現上,在所作所為上要做到適可而止,善於自控、自警、自省。要做到這壹點,沒有強烈的事業心、自信心和意誌力是不行的。

曾國藩可以說是壹個得意而不忘形的典範。他在清政府中做了壹輩子官,但他“抑然”了壹輩子,生怕得意忘形。他常誦的格言是:“盛時常作衰時想,上場當念下場時”,常求的境界是“花未全開月未圓”。他戰功顯赫,但仍然“寸心兢兢,且愧且慎”,而且“唯力盡人事,不敢存絲毫僥幸之心”。同治三年七月,他打敗了太平軍,於是又被朝廷加官進爵,他卻“彌增歉悚”。正因為他得意而不忘形,所以他武運極佳,仕途順利,直至壽終正寢。

蒲松齡可以說是壹個失意而不失誌的楷模。他四次應試舉人都名落孫山,但他誌存高遠,並未因落第而悲觀消沈下去,而立誌寫壹部“孤憤之書”。他在壓紙的銅尺上鐫刻了壹副對聯,聯雲:

有誌者,事竟成,破釜沈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蒲松齡以此自警自勉。以後,他終於寫成了《聊齋誌異》這部文學巨著,成了萬古流芳的文學家。

兩位古人的成功之路,對於我們後人來說,是不無現實指導意義的。我們不妨以古人為鏡,照照自己,免得在得意與失意的沈浮中迷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