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星座文化 - 請簡介樊噲與魯肅

請簡介樊噲與魯肅

樊噲(?—前144年),沛縣(今江蘇省沛縣)人。西漢開國功臣,大將,漢高祖劉邦的心腹,封舞陽侯,謚武侯,以勇著稱。

樊噲出身寒微,早年曾以屠狗為業。他與劉邦的交往甚密,曾與劉邦壹起隱於芒碭山澤間(今河南永城東北)。與蕭何、曹參***同推戴劉邦起兵反秦。待劉邦做了沛公,便讓樊噲做了他的隨從副官。跟隨劉邦征戰,先是攻打胡陵、方與,在豐縣壹帶打敗了泅水郡監和郡守的軍隊,後又平定了沛縣。在與司馬橺在碭東作戰時,表現英勇,斬十五首級,打退了敵人,被封為國大夫。抵抗章邯軍隊時,樊噲率先登城,斬二十三人首級,被賜爵為列大夫。此後經常跟隨劉邦出征,常立戰功。攻城陽,下戶牖,破李由(李斯之子)軍,***斬首十六級,被賜上間爵。在圍攻東郡守尉的戰鬥中,打退敵人,斬首十四級,俘獲十壹人,得封賜五大夫。之後又破秦河間守軍,趙賁、楊熊等的軍隊。屢次先登陷陣,捕斬有功,被賜爵為卿,被賜賢成君的封號。後又多有斬獲而再加封賜。攻武關至霸上,樊噲率軍斬殺都尉壹人,首級十個,俘獲壹百四十人,降二千九百人。

劉邦率軍入關,滅秦封關自守,欲依楚懷王“先入定關中者王之”舊約,稱王於關中。這引起了項羽的不滿,派當陽君英布等攻下函谷關,項羽入關後,駐軍於戲(今陜西臨潼東北新豐鎮東南戲水西岸)西,欲擊滅劉邦軍。樊噲早在劉邦人鹹陽後,就力勸劉邦還軍霸上(今西安東南),勿貪秦宮奢麗的亨受。

待項羽兵臨城下,劉邦自度勢單力薄,乃與張良率壹百多隨從赴鴻門謝罪,樊噲隨往。項羽在鴻門設宴,酒酣之時,亞父範增預謀殺害劉邦,授意項莊拔劍在席上獻舞,想趁機刺殺沛公。此時,席間只有劉邦和張良在坐,身在營外的樊噲聽說情況緊急,不顧衛士阻止持劍盾闖入項羽營帳。項羽用眼盯著他問:“此人是誰?”張良說:“他是沛公的參乘樊噲。”項羽欣賞道:“是位壯士”於是賜酒壹杯和壹條豬腿。樊噲壹飲而盡,拔劍切肉而食。片刻就把肉吃光了。項羽問:“樊將軍還能再喝嗎?”樊噲面斥項羽道:“臣死且不辭,豈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鹹陽,暴師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聽小人之言,與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史記·樊酈滕灌列傳》)項羽沈默不語。這時劉邦借故去廁所,把樊噲召了去,出了營帳,劉邦獨騎壹匹馬,樊噲等四人步行護駕,從山下小路偷偷回到了霸上營中。而讓張良向項羽謝罪。項羽因為已經順心遂意也就沒有誅殺劉邦的念頭了。當時,如果沒有樊噲闖帳譴責項羽,劉邦的事業幾乎失敗。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後,賜樊噲為列侯,號武侯,升為郎中,隨漢王劉邦入漢中。

劉邦在漢中站穩腳跟後,用名將韓信指揮了還定三秦之戰,從而拉開了的楚漢戰爭序幕。在戰爭中,樊噲或者單獨,或者跟隨漢王與西縣縣丞、雍王章邯、章邯的兒子章平,以及趙賁等人的軍隊作戰,英勇異常,常率先登城陷陣,斬殺、俘虜敵軍,因功被升為郎中騎將、封為將軍,賜杜陵的樊鄉為他的食邑。隨後又參加對楚作戰,屠煮棗,在外黃擊破王武及程處軍,攻取鄒、魯、瑕丘、薛等地。項羽敗漢王於彭城後,樊噲屯守滎陽的戶武,增加二千戶為他的食邑。壹年後,又隨高祖追擊項羽,取陽夏,虜獲楚將周將軍的士卒四千人,把項羽包圍在陳縣,大勝而歸。

項羽死後,劉邦稱帝,史稱漢高祖。因樊噲堅守作戰有功再增加食邑八百戶。漢初,異姓諸侯王反叛不斷,樊噲成為征討叛軍的主將。先攻打反叛的燕王臧荼,俘臧荼,平定了燕地;楚王韓信反,樊噲隨高帝到陳,活捉楚王韓信,平定楚地。更賜爵為列侯。以舞陽為食邑,號舞陽侯;又以將軍名義跟隨高帝討伐了韓王信,斬韓王信,與絳侯周勃等***同平定了代地,因功再增加食邑壹千五百戶;因擊退陳稀、曼丘臣軍,戰襄國,破柏人,先登,收取趙地清河、常山等***二十七縣,被提升為左丞相。所部敗陳稀的胡人騎兵於橫谷,斬將軍趙既,虜獲代丞相馮梁、郡守孫奮、大將王黃等十人。與諸將***同平定代地鄉邑七十三個。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又以相國職率兵擊燕王盧綰,平定燕地十八縣,五十壹個鄉邑。高帝把他的封邑增至五千四百戶。總計樊噲戰功:跟隨高祖作戰,斬首壹百七十六個級,俘虜二百八十八人;自己單獨領兵作戰,打敗七支軍隊,攻下五個城邑,平定六個郡,五十二縣。虜獲丞相壹人,將軍十二人,將官十壹人。樊噲成為漢朝從創立到穩定的重要將領。

樊噲壹直跟隨劉邦左右,是劉邦的愛將。後娶呂後妹呂須為妻,生有壹子樊伉,因此與皇帝的關系就更加密切了。可是他因是呂後妹夫,也險些被誅。

當初英布造反時,高祖病重,討厭見人,詔令守宮侍衛,不準大臣人見,群臣中就連周勃、灌嬰都不敢人內。十幾天後,樊噲終於忍不住,帶領群臣“排闥直入”——推門徑直闖進宮中。高祖這時正枕著壹個宦官睡臥。樊噲見到高帝痛哭流涕地說:“始陛下與臣等起豐沛,定天下,何其壯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憊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見臣等計事,顧獨與壹宦者絕乎?且陛下獨不見趙高之事乎?”(《史記·樊酈滕灌列傳》)說得高祖笑著起來了。

不久,盧綰反叛,高祖派樊噲攻打盧綰。這時高祖病重,有人詆毀樊噲是呂氏的黨羽,皇上如哪天駕崩,樊噲就會舉兵誅殺戚夫人和趙王如意這些人。高祖聽到這話大怒,派陳平乘車送絳侯周勃替代樊噲統帥軍隊,還要求在軍中就把樊噲就地正法。陳平懼怕呂後,所以決定把樊噲押解長安讓高祖親自處決。陳平、樊噲到長安時,高祖已死,呂後就釋放了樊噲,並恢復了他的爵位和封邑。

孝惠帝六年(前144年)樊噲卒,謚為武侯。子樊伉代舞陽侯,樊伉母呂須為臨光侯。呂後時聽政後,獨攬朝政,大臣無不畏懼。九年後,呂後卒。陳平、周勃率眾大臣誅殺諸呂、呂須婘屬,因此將樊伉誅殺。漢文帝即位後,又封樊噲庶子樊市人為舞陽侯,復故爵邑。樊市人立二十九年而死,被謚為荒侯。其子樊他廣代舞陽侯。六年,其舍人得罪他廣,舍人上書說:“荒侯市人病不能為人,令其夫人與其弟亂而生他廣,他廣實非荒侯子,不當代後。”詔下吏。景帝中元六年,樊他廣被貶為庶人,國除。平帝元始二年,平帝封樊噲玄孫之子樊章為舞陽侯,邑千戶。

魯肅(172—217年),字子敬,臨淮東城(今安徽定遠東南)人,三國時期吳國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政治家和外交家。他不但治軍有方,名聞遐邇,而且慮深思遠,見解超人。三國演義將其塑造成壹個忠厚老實之人,忽略了他的才能,這是錯的。

魯肅出生時其父就去世了,和祖母***同生活。魯肅家中異常富有,但由於祖輩無人出仕為官,魯肅的家庭雖然資財豐足,但並不屬於士族階層,只是那種在地方上有些勢力的豪族。據考,魯肅體魁貌奇,少時就胸有壯誌,好出奇計,且愛擊劍騎射。魯肅性格好施舍別人。由於家道殷富,他常招聚少年,壹起講兵習武。晴天,偕眾往南山(今江蘇盱眙諸山的古稱)射獵,陰雨,則聚眾講習兵法,以此練習武藝。

東漢末年,宦官專權,橫征暴斂,豪族大地主瘋狂兼並土地,農民大量逃亡,成為流民。在這民不聊生的情況下,中平元年(184)爆發了黃巾起義,東漢王朝受到毀滅性的打擊。東漢王朝在鎮壓農民起義的過程中,各地封建割據勢力不斷擴大,群雄四起,天下大亂。此時的魯肅不僅不治家事,相反大量施舍錢財,出賣土地,以周濟困窮,結交賢者。為此,深受鄉民擁戴。

時周瑜任居巢長,聞魯肅之名,帶數百人來拜訪,請他資助壹些糧食。當時,魯肅家裏有兩個圓形大糧倉,每倉裝有三千斛米,周瑜剛說出借糧之意,魯肅毫不猶豫,立即手指其中壹倉,贈給了他。經此壹事,周瑜確信魯肅是與眾不同的人物,主動與他相交,兩人建立了如同春秋時公孫僑和季劄那樣牢不可破的朋友關系。

當群雄相互爭奪的混戰將要擴展到魯肅家鄉時,為了避害,魯肅舉家遷居東城。當時的東城,為袁術的轄地。袁術聞其名,請他出任東城長。但魯肅發現袁術部下法度廢弛,不足與成大事,率百余人南遷到居巢投奔周瑜。南遷時,他讓老弱之人在前,自率敏捷強悍的青年在後。袁術得知魯肅遷居,急速趕來阻攔。魯肅排開精壯人等,張弓搭箭,對追兵說:“妳們都是男子漢,應該明白大勢。方今天下紛紛離亂,有功,得不到賞賜,無功,也受不到責罰,為何要逼迫我呢?”說著,命人將盾牌立在地上,遠遠開弓射去,箭把盾牌都射穿了。追兵壹方面覺得魯肅的話有道理,壹方面估計憑自己的力量也奈何不得他,只好退回。魯肅順利到達居巢。

不久,周瑜東渡長江,投奔孫策,魯肅與他同行,把家留在了曲阿。見到孫策後,孫策很賞識魯肅。後來,魯肅的祖母去世,他回東城去辦理喪事。

劉子揚是魯肅的好友,寫信給他,信中說:“方今天下豪傑並起,吾子姿才,尤宜今日。急還迎老母,無事滯於東城。近鄭寶者,今在巢湖,擁眾萬余,處地肥饒,廬江間人多依就之,況吾徒乎?觀其形勢,又可博集,時不可失,足下速之”(《三國誌·吳書·魯肅傳》)。

魯肅同意了劉子揚的意見,安葬完祖母,返回曲阿,當即整頓行裝,欲投奔鄭寶。正巧周瑜已經把魯肅的母親接到了吳郡,魯肅去見他,把劉子揚的建議和自己的打算都對他說了。時孫策已經去世,孫權仍住在吳郡。周瑜勸魯肅留下來,他說:“昔馬援答光武雲‘當今之世,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今主人親賢貴士,納奇錄異,且吾聞先哲秘論,承運代劉氏者,必興於東南,推步事勢,當其歷數,終構帝基,以協天符,是烈士攀龍附鳳馳騖之秋。吾方達此,足下不須以子揚之言介意也”(《三國誌·吳書·魯肅傳》)。

魯肅從其言。周瑜馬上向孫權推薦魯肅,說他有才幹,可為輔佐之臣。並且建議孫權應該多方搜羅魯肅這樣的人才,以成就大業,不能讓他們流散外地。

孫權立即約見魯肅,與其交談,非常高興。等在場賓客起身退出時,魯肅也告辭而出。但不壹會兒,魯肅又被孫權悄悄領了回來,合榻對飲。孫權對魯肅說:“今漢室傾危,四方雲擾,孤承父兄余業,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顧,何以佐之?”魯肅答:“昔高帝區區欲尊事義帝而不獲者,以項羽為害也。今之曹操,猶昔項羽,將軍何由得為桓文乎?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孫權又說:“今盡力—方,冀以輔漢耳,此言非所及也”(《三國誌·吳書·魯肅傳》)。

張昭認為魯肅不夠謙虛,多次非議詆毀他,說他年少粗疏,不可重用。孫權卻對魯肅另眼相看,非常器重。他厚賜魯肅,使魯家的富有程度達到了舊時的水平。

魯肅盡力輔佐孫權,每遇大事,他都參贊謀畫,且思深慮遠,有過人之明。

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命甘寧西攻江夏,斬太守黃祖,然後準備奪取荊州。

曹操本無暇南顧,如今見孫權攻取江夏,唯恐其攻取荊州,養成羽翼。於是在七月份開始南征,集結大軍於南陽。

同年八月,劉表病死。魯肅向孫權進言:“夫荊楚與國鄰接,水流順北,外帶江漢,內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萬裏,士民殷富,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輯睦,軍中諸將,各有彼此。加劉備天下梟雄,與操有隙,寄寓於表,表惡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備與彼協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與結盟好:如有離違,宜別圖之,以濟大事。肅請得奉命吊表二子,並慰勞其軍中用事者,及說備使撫表眾,同心壹意,***治曹操,備必喜而從命。如其克諧,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三國誌·吳書·魯肅傳》)。說完,魯肅提出代表孫權去荊州吊喪,了解情況。孫權批準了他的請求。

魯肅剛到夏口,聞曹操已向荊州進兵。魯肅日夜兼程,等他到了南郡,劉表的兒子劉琮已經獻出荊州降曹,劉備準備南撤渡江。魯肅當機立斷,去找劉備。在當陽長阪(今湖北當陽境內),魯肅與劉備相遇。魯肅說明了孫權派自己來的使命,然後和劉備***論天下形勢,並問劉備準備到哪裏去。劉備說想去投奔蒼梧太守吳巨。魯肅說吳巨是個沒有作為的庸人,勸劉備不要去依靠他。接著,詳細述說孫權的情況和江東的實力,勸劉備與孫權聯合,***拒曹操。劉備聽了魯肅的分析,決定並力抗曹。劉備率部進駐夏口(今湖北漢口),派諸葛亮隨魯肅去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會見孫權。

孫權得知曹操準備渡江東侵,召集眾位將領商議,將領們都勸孫權降曹。唯魯肅不發壹言。

孫權起身入廁,魯肅跟到屋檐之下。孫權知他要單獨表述意見,就拉著他的手說:“卿欲何言?”魯肅回答說:“魯肅說:“向察眾人之議,專欲誤將軍,不足與圖大事。今肅可迎操耳,如將軍,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乘犢車、從吏卒、交遊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將軍迎操,欲安所歸?願早定大計,莫用眾人之議也。”孫權聽完,嘆息道:“此諸人持議,甚失孤望;今卿廓開大計,正與孤同,此天以卿賜我也”(《三國誌·吳書·魯肅傳》)。

時周瑜正在外地,魯肅勸孫權將他召回。周瑜歸來,更堅定了孫權的抗曹決心。孫權授權周瑜,讓他主持戰事,任命魯肅為贊軍校尉,幫助周瑜運謀畫策。終於在赤壁大敗曹兵。

大戰結束,魯肅先行歸來。孫權聚集眾將,大張旗鼓地迎接他。魯肅進殿拜見孫權,孫權起身向他示敬,並對他說:“子敬,孤持鞍下馬相迎,足以顯卿未?”魯肅趨前幾步,搖頭說:“未也。”眾人聞之,無不愕然。魯肅就座後,才徐徐舉鞭說:“願至尊威德加乎四海。總括九州,克成帝業,更以安車軟輪征肅,始當顯耳”(《三國誌·吳書·魯肅傳》)。孫權聽後,開懷大笑。此後愈加倚重魯肅,把他稱作自己的鄧禹。

赤壁戰後,劉備派人謁見孫權,請求借荊州。呂範等將領勸孫權扣留劉備,周瑜在外地,也上疏陳說此意。唯魯肅從全局考慮,勸孫權把荊州借給劉備,以孫劉聯合,***同抗曹。魯肅說:“您(孫權)固然神武蓋世,但曹操的勢力太大了。我們剛剛占有荊州,恩德信義尚未廣行於民眾。如果把荊州借給劉備,讓他去安撫百姓,實是上策。因為這樣壹來,曹操多了壹個敵人,我們多了壹個朋友。”孫權同意了魯肅的主張。曹操聞孫權借荊州給劉備的消息時,正在寫信,震驚之下,落筆於地。

周瑜病危,寫信給孫權,推薦魯肅代替自己。信中說:“當今天下,方有事役,是瑜乃心夙夜所憂,願至尊先慮未然,然後康樂。今既與曹操為敵,劉備近在公安,邊境密邇,百姓未附,宜得良將以鎮撫之。魯肅智略足任,乞以代瑜。瑜隕踣之日,所懷盡矣”(《三國誌·吳書·魯肅傳》)。孫權采納了周瑜的建議,當即任命魯肅為奮武校尉,接替周瑜統領部隊。周瑜私屬部隊四千多人,以及原來的奉邑四縣,全都轉歸魯肅所有。魯肅開始時駐守江陵,後移兵下駐陸口。威望恩義,大行於眾,部屬增加萬余人,被任命為漢昌太守、偏將軍。十九年(214年),隨孫權攻破皖城,改任橫江將軍。

在此之前,益州牧劉璋法度綱紀頹敗廢弛,周瑜、甘寧等人曾勸孫權借機攻取蜀地。孫權就此事征詢劉備的意見,劉備心中有自己的打算,假意對孫權說:“備與璋托為宗室,冀憑英靈,以匡漢朝。今璋得罪左右,備獨竦懼,非所敢聞,願加寬貸。若不獲請,備當放發歸於山林”(《三國誌·吳書·魯肅傳》)。孫權答應了劉備的請求。然而,後來劉備卻向西進軍,圖謀吞並劉璋,留關羽鎮守荊州。孫權明白劉備的意圖後,勃然大怒,罵道:“猾虜乃敢挾詐”(《三國誌·吳書·魯肅傳》)!對劉備深為不滿。

時魯肅與關羽鄰界統兵,疆土犬牙交錯,多次發生磨擦。魯肅顧全大局,總是以友好的姿態安撫雙方。

劉備平定益州,孫權請劉備歸還荊州中的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劉備不肯。孫權派呂蒙率軍進取,長沙、桂陽二郡望風歸附,唯有零陵太守郝普堅守不降。劉備得知,親自引兵五萬從成都趕回公安坐鎮,派關羽率軍三萬爭奪三郡。孫權也從秣陵進駐陸口,派魯肅率領壹萬人屯守益陽,和關羽對抗。

魯肅為了大局,邀請關羽相見,提出各自將兵馬布置在百步以外,只有將軍們各帶單刀赴會。魯肅做出決定後,他部下將領怕出變故,勸魯肅不要輕蹈險地。魯肅毫無畏懼,他說:“事到今日,應該把話說清。劉備辜負國家,是非尚未論定。關羽又能怎麽樣呢?”毅然赴會。

會上,魯肅數次指責關羽:“國家區區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軍敗遠來,無以為資故也。今已得益州,既無奉還之意,但求三郡,又不從命。”魯肅話音未落,荊州方面的壹將說:“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魯肅當即大聲喝叱,辭色嚴厲。關羽此時也操刀而起,對那人說道:“此自國家事,是人何知”(《三國誌·吳書·魯肅傳》)!用眼光示意那人離去。

單刀會沒有結果,雙方僵持不下,戰爭壹觸即發。時曹操進攻漢中,劉備害怕失去益州,派人跟孫權講和。雙方議定,以湘水為界,平分荊州。江夏、長沙、桂陽三郡屬孫權,南郡、武陵、零陵三郡屬劉備。孫、劉休兵罷戰。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魯肅病逝,享年四十六歲。孫權親為舉辦喪事,並參加了他的葬禮。諸葛亮也為他舉哀。孫權始終不忘魯肅在東吳政權創立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他稱帝登壇祭天時,他對公卿們說:“昔魯子敬嘗道此,可謂明於事勢矣”(《三國誌·吳書·魯肅傳》)。

魯墓地至今說法不壹,據《帝鄉紀略》、歷代《泗州誌》、《泗虹合誌》記載:“魯肅臨淮人。《三國誌》:‘肅卒於臨淮’,明嘉靖中其碑尚存。”歿後歸葬故裏,此屬常理。根據舊誌推論,魯肅墓已沒於泗洪縣臨淮鎮南境的洪澤湖中。

魯肅故裏臨淮鎮糧管所院內現仍保留“子敬泉”井壹口,該井位於池塘正中,上置角亭,井水高於井外池水二尺許,為壹奇觀。

點評:魯肅死後,孫權評價他有二長壹短:“子敬東來,致達於孤。孤與宴語,便及大略帝王之業,此壹快也。後孟德因獲劉琮之勢,張言方率數十萬眾水步俱下。孤普請諸將,咨問所宜,無適先對,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修檄迎之,子敬即駁言不可,勸孤急呼公瑾,付任以眾,逆而擊之,此二快也。且其決計策,意出張蘇遠矣;後雖勸吾借玄德地,是其壹短,不足以損失二長也”(《三國誌·吳書·呂蒙傳》)。孫權肯定了魯肅的榻上策和赤壁戰前的主戰意見,但由於歷史的局限性,對借荊州問題進行了翻案。

其實,孫權的指責是不公正的。在曹、劉、吳三家鼎立紛爭的局勢中,唯獨魯肅始終不渝地堅持孫劉聯盟,這是因為他看到了聯盟的維持與鞏固,關系到江東生死存亡的長遠利益,這是他目光遠大的過人之處,也是孫權、周瑜、呂蒙、陸遜不如魯肅的地方。魯肅死後,孫權派呂蒙襲取荊州,孫劉聯盟完全破裂,而吳、蜀也最終被各個擊破,隨之滅亡。魯肅壹生的活動,證明了他是江東最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也只有魯肅才配稱得上戰略家。

裴松之《三國誌註》引《吳書》說,魯肅為人方嚴,寡於玩飾,內外節儉,不務俗好。治軍嚴整,禁令必行。雖在軍陣,手不釋卷。又善言論,能屬文辭,思度弘遠,有過人之明,周瑜之後,肅為之冠。現在看來,這評價頗為得體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