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生活習性
2.形態特征
3.分布範圍
4.養殖技術
5.營養價值
生活習性
黑魚屬肉食性魚類,小黑魚食水生浮遊動物,稍大即食小魚、小蝦。大黑魚以食其他魚類和青蛙為主,有時還食小黑魚。黑魚喜棲於水草茂密的泥底或在水面曬太陽,有的黑魚還經常藏在樹根石縫中來偷襲其他魚。
形態特征
黑魚體圓長,口大牙利,性兇猛,壹身黝黑形似蛇皮的圖案,身上有黑白相間的花紋,壹對突出、發光的小眼,由於各地水色不同,使黑魚體色稍有差異。背部顏色為深綠黑色,體側有不規則黑綠色,背鰭和尾鰭與背部同色,胸鰭和臀鰭色淺。
分布範圍
分布於熱帶的非洲及亞洲等的淡水流域。中國各大水系均有分布,朝鮮半島和日本亦有分布。我國除西部地區陜西合陽洽川的黃河灣濕地較多外,其他西北地區就極少分布,銀川黃河流域近幾年黑魚泛濫,各地有信佛者借用黑魚放生,因而在陜西的部分水庫中有放生點黑魚,西安的灃河流域黑魚也很多見,各地的淡水江河、湖泊、溝塘、池沼中均產。
養殖技術
1.魚池選擇魚池要求通風向陽,水源充足,面積1畝~5畝,水深1米~1.5米,四周種植壹些水浮蓮或水花生,並在較低的地方用網片圍攔,這樣既可防止烏魚外逃,又可隱蔽、遮蔭,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有利於烏魚的生長。
2.清塘消毒魚池選定後,先將池水排幹,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40公斤~150公斤化水,全池均勻潑灑,並用耙等工具翻動淤泥,充分消毒。烏魚種放養前壹周,將池水註至1米深,並施適當基肥培肥水質。
3.魚種放養魚種來源壹般有兩種,壹種是野生的,壹種是人工繁育的。但不管哪壹種來源的魚種,下塘前均要進行篩選,將規格基本壹致的魚種用3%~5%的食鹽水洗浴5分鐘~10分鐘,然後放入同壹個魚池。放養密度視水源、註排水條件、餌料魚來源等情況而定,壹般情況下,3厘米~5厘米長的魚種,667平方米放養6000尾~10000尾;10厘米~15厘米長的魚種,放養4000尾~6000尾;20厘米左右的魚種,放養約2000尾。若水源、註排水條件好,餌料魚來源充足,放養密度還可適當加大壹點。
4.餌料投餵人工精養黑魚,主要以低值新鮮小魚蝦為主要餌料。因野生或壹些人工繁育的魚種是吃活餌的,所以魚種下池後應先停餵壹兩天,然後每天上午沿池四周投餵適量的死餌進行馴化,以後逐步移到池塘壹處投餵。魚吃食死餌習慣後,每天上午9時和下午4時各投餵1次,日投餌量為魚體重的5%~10%,並根據天氣、水溫、生長、攝食等情況靈活掌握。飼料選用正規單位生產的粉狀飼料,其粗蛋白含量為45%,粗纖維3%,飼料的主要原料為魚粉、骨粉、大豆粕、面粉、維生素及礦物質預混料等。輔以蚌肉、小魚等鮮活餌料。
5.日常管理黑魚在天然水體中或稀養情況下是不易發病的,但在人工精養情況下,若防治不當,則會暴發魚病,而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從筆者幾年的實踐情況看,烏魚常見病有水黴病、腐皮病、腹水病、爛鰓病等。若防治措施得當,魚很少發病或不發病。因此,在烏魚養殖過程中,應經常查看水質、魚情、打撈殘餌、防止外逃等,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處理。
6.捕大留小,適時上市因烏魚是兇猛的肉食性魚類,餌料不足時會自相殘殺,所以,每隔1個月左右,就要捕大留小1次。若規格相差較大,且數量較多,可分養到其他同種規格的魚池或網箱中。市價較好時,可將達到商品規格的成魚上市銷售。這樣,既可賣得好價錢,又有利於小規格魚的生長。
營養價值
1、黑魚肉中含蛋白質、脂肪、18種氨基酸等,還含有人體必需的鈣、磷、鐵及多種維生素;
2、適用於身體虛弱,低蛋白血癥、脾胃氣虛、營養不良,貧血之人食用,西廣壹帶民間常視黑魚為珍貴補品,用以催乳、補血;
3、鱧魚有祛風治疳、補脾益氣、利水消腫之效,因此三北地區常有產婦、風濕病患者、小兒疳病者覓烏鱧魚食之,作為壹種輔助食療法。
適用人群
壹般人群均可食用,有瘡者不可食,令人瘢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