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九九歌》最佳版本
經專家整理發現了多個不同版本的《夏九九歌》,通過分析比較,最能反映我國大部分地區夏季氣候特點的是,用松墨草書寫在湖北省老河市壹座禹王廟正廳的榆木大梁上的《夏九九歌》。其全文是:“夏至入頭九,羽扇握在手;二九壹十八,脫冠著羅紗;三九二十七,出門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涼進廟祠;七九六十三,床頭摸被單;八九七十二,子夜尋棉被;九九八十壹,開櫃拿棉衣。”
專家認定出自古人之手
國家氣象中心專業氣象臺專家吳永芳是讓《夏九九歌》浮出水面的首位氣象人。她說早在2002年就在壹雜誌上見到該歌,文中沒有出處,只稱是古人流傳下來的民諺歌謠。吳永芳先後於2002年5月和2004年7月將該歌在國家專業氣象網站上發布。國家氣候中心氣候影響評價室教授徐良炎稱,兒時在湖北老家就聽老人念叨過,該地距武當山不遠,是否出自道教,仍有待考證。該歌雖在湖北現身,但反映的是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夏季天氣氣候變化特點。氣象專家們通過分析也認為,《夏九九歌》中所描述的天氣變化的特點趨勢,不符合現代,更符合古代的特點,認定該歌出於古人之手。但由於史料沒有記載,目前也找不到具體出處,考慮其源於民間。
民間有關“夏九九”的氣象歌謠有著不同的“版本”,而且南北有別,如北方農村流傳的是:“壹九至二九,扇子不離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汗濕衣服透;五九四十五,樹頭清風舞;六九五十四,乘涼莫太遲;七九六十三,夜眠要蓋單;八九七十二,當心莫受寒;九九八十壹,家家找棉衣。” 而江南壹帶則流傳:“壹九,二九,扇子勿離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出汗如出浴;五九四十五,頭戴秋葉舞;六九五十四,乘涼勿入寺;七九六十三,上床尋被單;八九七十二,思量蓋夾被;九九八十壹,家家打炭基。”專家稱,“夏九九”記日法雖沒被現行日歷采用,目前發現的“夏九九”歌也未廣泛流傳,但它卻比“冬九九”適用範圍更廣,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適用。這是因為我國南北溫差冬季大夏季小。
各地九九歌
九九歌(北京)
壹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
九九加壹九,耕牛遍地走。
九九歌(長沙)
初九二九,相逢不出手(手插在袖筒或口袋裏);
三九二十七,檐前倒掛筆(冰柱);
四九三十六,行人路途宿(回家過春節);
五九四十五,窮漢階前舞(贊春、送財神);
六九五十四,枯椏枝發嫩刺;
七九六十三,行人路上脫衣裳;
八九七十二,麻拐子(青蛙)田中嗝;
九九八十壹,脫去蓑衣戴鬥笠。
九九歌(河北)
壹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淩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開,八九雁來;
九九八十壹,家裏做飯地裏吃。(棗強縣)
五九半,淩消散。
春打六九頭,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擔。
八九不犁地,不過三五日,九盡楊花開。(新河縣)
壹九二九,啞門(形容張嘴)叫狗(形容打嗝兒);
三九四九,凍破碌碡;
五九六九,開門大走;
七九河開河不開,八九雁來雁準來;
九九河重凍,米面撐破翁。(尉縣)
壹九二九,相喚不出手。
三九二十七,籬頭吹 篥。
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
五九四十五,家家推鹽虎。
六九五十四,口中哂暖氣。
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擔(單)。
八九七十二,貓狗尋陰地。
九九八十壹,窮漢受罪畢。
九九歌(湖南):
冬至是頭九,兩手藏袖口;
二九壹十八,口中似吃辣椒;
三九二十七,見火親如蜜;
四九三十六,關住房門把爐守;
五九四事務,開門尋暖處。
六九五十四,楊柳樹上發青絳;
七九六十三,行人脫衣衫;
八九七十二,柳絮滿地飛;
九九八十壹,穿起蓑衣戴鬥笠。
九九歌(江蘇常武)
頭九二九相逢不出手,
三九四九凍得索索抖,
五九四十五窮漢街上舞,
六九五十四蚊蠅叫吱吱,
七九六十三行人著衣單,
八九七十二赤腳踩爛泥,
九九八十壹花開添綠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