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星座文化 - 移風易俗什麽意思

移風易俗什麽意思

移風易俗,漢語成語,拼音:yí fēng yì sú。釋義:改變舊的風俗習慣。出自《荀子·樂論》。

出處:《荀子·樂論》“樂者,聖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

例句如下:

1、《淮南子.原道》:夫能理三苗,朝羽民,徙裸國,納肅慎,未發號施令而移風易俗者,其唯心行者乎。?

2、司馬遷《史記·樂書》“移風易俗,天下皆寧” 唐張守節正義:“上行謂之風,下習謂之俗。”

3、《漢書·燕剌王劉旦傳》:“方今寡人欲撟邪防非,章聞揚和,撫慰百姓,移風易俗。”?

成語典故

西漢初年,社會秩序很不安定,雖然國力得到壹定的恢復,但社會風氣沒有大的改觀。賈誼看到這個問題深為憂慮,就上書漢文帝:雖然政權已經改變,但社會遺風余俗依然存在,而移風易俗、使人心趨向正道的使命不能推卸,不能只用文書往來應付。

儒家美學用語。指文藝具有改變社會風氣、風俗的審美功能。語出《荀子·樂論》:“故樂行而誌清,禮修而行成,耳目聰明,血氣平和,移風易俗,天下皆寧。”荀子認為,音樂可以使民心向善,深深地感動人,使社會風氣和習俗得以改變。因此禮樂兼用,才能使社會安定。荀子強調聲色之欲,與生俱來,只能“心止之也”。

但對於心,只能用樂來感染,通過樂促使人的情感自然而然地發生變化,進而達到人們的思想道德面貌的改變,最終實現影響整個民族性格、整個社會風氣的社會功能。儒家的關於文藝具有移風易俗的社會功能的思想,在中國美學史上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在漢代《毛詩序》、魏晉時阮籍的《樂論》以及嵇康的《聲無哀樂論》中對文藝的移風易俗的作用都有深入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