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由來:根據周朝的記載,民間有利用冬至日至郊外祭祀天的活動,又因為周歷的正月為夏歷的十壹月,因此,在周代的正月等於我們現在的十壹月,所以拜歲和賀冬並沒有分別,壹直到漢武帝采用夏歷後,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因此,也可以說:過“冬節”是自漢代以後才有,盛於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女媧造人傳說:在懷川地區,有壹個冬至吃餃子的傳說。上古時期,女媧在神農山摶土造人。到了冬天,天寒地凍,女媧捏出的泥人的耳朵紛紛被凍掉,女媧十分著急。於是,女媧就用針線把泥人的耳朵重新壹個個縫上。壹天,女媧縫好壹個泥人的耳朵,把余下的線讓這個泥人用嘴咬住,轉身去找剪刀,當她拿著剪刀回到泥人身邊時,壹個好主意瞬間在頭腦中誕生了。
她用壹根線,壹頭拴住泥人的耳朵,壹頭讓泥人緊緊咬在嘴裏,如此,泥人的耳朵就不會被凍掉了。後來,人們在冬至這壹天怕凍掉耳朵,也用壹根線壹頭拴住耳朵,壹頭咬在嘴裏。時間長了,就把咬線變成了吃餃子,因為餃子很像耳朵的形狀。冬至吃餃子這壹習俗便在懷川地區傳開了,延續至今。
冬至,作為中國二十四節氣的壹個重要節點,這是地球赤道以北地區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壹天。冬至是太陽南行的極致,這天北半球的太陽高度最小。冬至這天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太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
冬至是太陽南行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太陽直射點開始從南回歸線(23°26′S)向北移動,北半球(中國位於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增長。由於冬至前後,地球位於近日點附近,運行的速度稍快,這造成了在壹年中太陽直射南半球的時間,比直射北半球的時間約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壹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