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星座文化 - 鞏華城的歷史淵源

鞏華城的歷史淵源

■永樂皇帝的沙河店行宮,是現在鞏華城的前身

但是,鞏華城興建的緣起到底是不是因為謁陵的便利呢?查閱史料發現,鞏華城的興建並不是始於嘉靖年間,而是始於永樂十九年(1421年)。《光緒昌平州誌》記載:“鞏華城,舊名沙河店,明初北征多駐於此,有文皇帝(永樂皇帝)行宮。”據此證明,這座城池並不是因為謁陵而建,永樂皇帝死後葬於天壽山長陵,是為十三陵中第壹陵,他沒有展謁皇陵的道理。

又有記載,永樂皇帝在位期間前後五次出征蒙古,而且每次都是禦駕親征,沙河店地區又是大軍車馬的必經之地,因此修建皇帝行宮便是很自然的事情了。這座沙河店行宮也就是現在鞏華城的前身。

正統年間(1436-1449年),行宮建築與護軍營房全部被洪水沖毀,將近壹個世紀之久沒有被統治者重建起來。壹直到了嘉靖十六年(1537年),明世宗謁天壽山陵寢,駐蹕沙河店,才有計劃重建行宮。

嘉靖皇帝聽取了嚴嵩的建議,於第二年在沙河店以東起建行宮,並於嘉靖十九年(1540年)修建了環抱行宮的方形城池,並賜名為鞏華城。

嘉靖以後,經過明清兩代的不斷變化與擴充,鞏華城最終發展成為了壹座具備謁陵、駐防、漕運、經貿等多種功能於壹身的京畿重鎮。

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於永樂十九年(1421年)在京北沙河鎮(古稱沙河店)建起壹座行宮,作為皇帝巡狩和後代子孫謁陵駐蹕之所。在此之前,大約用了4年(1409~1413年)時間完成了長陵陵寢工程。朱棣曾五次禦駕親征蒙古以清除元朝的殘余勢力。每次出征前多駐於沙河行宮,經暫短整頓後再繼續北上。明正統初年(1436年)沙河水系山洪爆發,行宮被大水沖毀。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變”,明英宗朱祁鎮被蒙古瓦剌部落俘獲虜走。自此,以後幾朝皇帝都未對行宮進行修葺。這樣沙河行宮荒廢了近100年。

嘉靖十六年(1537年)三月明世宗朱厚熜駐蹕天壽山陵寢,駐沙河視察行宮遺址,面諭大臣復建。隨鑾大臣禮部尚書嚴嵩奏請建成及復建行宮、駐兵防守。明世宗采納了嚴嵩的建議,於是在沙河店以東,南沙河與北沙河之間復建行宮和修築環抱行宮的方形城池。於嘉靖十九年(1540年)十二月完工。歷時近4年。禦賜名曰“鞏華城”。從此南護神京、北衛陵寢、東可蔽密雲之沖、西可扼居庸之險,成為京師北門的壹重鎮。復建行宮時接受前次被洪水沖毀的教訓,采取了兩項措施:第壹,建鞏華城,除了有軍事上的意義之外,還具有防洪保護行宮的功能。第二,提高行宮的地基。

到了清代,江山易駐,鞏華城失去了原有作用。但清廷壹直派兵駐守,稱“鞏華城營”。康熙十六年,清王朝武備院利用這座行宮設“搟氈局”,專門制作供皇室和清軍使用的氈子。自此,沙河清水氈子便聞名遐邇。乾隆八年,清王朝順天府轄區擴大,因而設置了東、西、南、北四個路廳。其中北路廳捕盜同知衙署就設在鞏華城內,管轄壹州四縣(昌平州順義、密雲、懷柔、平谷四縣)。到了清朝末年,鞏華城逐漸被冷落。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將鞏華城及行宮洗劫壹空。1932年,沙河行宮被民國政府拆除變賣。1937年“七七事變”時,日本侵略者沖進鞏華城,還向扶京門甕城內發射炮彈,把城墻炸出壹個大洞。抗日戰爭勝利後,沙河行宮遺址只成為壹個諾大的廣場。場內片瓦無存、寸草不生。地面上深埋著許多巨大的花崗巖石塊。這顯然是行宮的地基石。地面平坦堅硬,可能是三七土、灌漿夯成的。在廣場中心有壹座高約2米、長約10米、寬約5米由花崗巖堆砌而成的高臺。這是行宮遺址中唯壹留存的高出地面的建築。

鞏華城行宮在清中期以後逐漸荒廢,1900年八國聯軍進犯北京,此城遭到侵略者的洗劫,民國時期又多次遭受水災破壞,1932年行宮被民國政府拆除變賣,再經過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鞏華城已經完全失去了往日的風采。

現在的鞏華城早已淹沒在歷史的滄桑之中,往日高大雄偉的城垣建築大部分都已經消失了,只留下四座巨大的城樓臺基矗立在本已斑駁不堪的墻垣上。

舊城區中存在過的二十余座各式廟宇也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逝殆盡,少有的建築遺存也變得無法辨認。但是,當我們面對著這些殘存的建築細節,破碎離散的文物遺存時,依然可以借助想象來還原鞏華城的形象,感受她那逝去已久的壯麗與輝煌

現在行宮遺址的絕大部分成為沙河中學的校園,鞏華城只剩下4座甕城遺址和極少殘存城墻。1985年10月當時的昌平縣人民政府在4座城門前分別豎立4塊石碑,上面鐫刻著“文物保護單位、鞏華城扶京門(展思門、鎮遼門、威漠門)”。保護這座有近500年歷史的古城遺址、防止大自然的風雨沖刷和人為的破壞,這已成為我們這壹代人的責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