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星座文化 - 冬至的由來是怎樣的

冬至的由來是怎樣的

冬至的來歷簡短

 冬至的來歷簡短,很多人都聽說過壹句話,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麽。冬至到來的時候,人們的心裏面都是很高興的,我和大家壹起來看看冬至的來歷簡短的相關資料,壹起來看看吧。

冬至的來歷簡短1

 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壹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鬥指子,太陽黃經達270°,於每年公歷12月21-23日交節。冬至是時年八節之壹,古時民間有在“八節”求神祭祖的習俗。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在我國南方沿海部分地區至今仍延續冬至祭祖的傳統習俗。在我國北方壹些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冬至的來歷故事簡短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壹個較大節日,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

 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壹天比壹天長,陽氣回升,是壹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壹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

 關於冬至,有壹種古老的說法。《易經·復·象辭》:“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後不省方。”

 漢代班固《白虎通義》,其《誅伐》篇說:“冬至所以休兵不舉事,閉關商旅不行何?此日陽氣微弱,王者承天理物,故率天下靜,不復行役,扶助微氣,成萬物也。”

 《初學記》引《五經通義》:“冬至陽氣萌生,陰陽交精,始成萬物,氣微在下不可動泄。”

 所以,古人眼中的冬至宜靜不宜動,這就是過節了。

 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饑唐、宋時期廠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壹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壹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

 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

 所以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壹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冬至的來歷簡短2

  1、冬至由來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壹。漢武帝時期,將二十四節氣吸收入《太初歷》作為指導農事的歷法補充,采用“平氣法”(即平均時間法)劃分節氣。

 “平氣法”用測影確定黃河流域的日短至作為冬至日,將冬至與下壹個冬至之間的日期平均分成十二等分,稱為“中氣”,再把相鄰“中氣”之間的日期等分,稱為“節氣”;平均每月有壹個“中氣”與壹個“節氣”,統稱為“二十四節氣”。

  2、冬至節日習俗

  南方

 我國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這天都會過節慶賀。南方沿海不少地區有冬至祭祖的傳統習俗。家家戶戶把祖先像、牌位等供於家中上廳,安放供桌,擺好香爐、供品等。祭祖的同時,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靈,以祈福來年風調雨順,家和萬事興。

 廣東人冬至吃燒臘與姜飯,冬至這天,大多數廣東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風俗。潮汕壹帶有“冬節丸,壹食就過年”的民諺,俗稱“添歲”。客家人認為,冬至時的水味最醇,所以,客家人冬至釀酒已成為習俗。

 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吃年糕從明末清初直到今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風味的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長高,圖個吉利。在四川卻是冬至吃羊肉湯,羊肉是冬日可謂冬日滋補之首。湖南湖北壹帶,在冬至那壹天壹定要吃上赤豆糯米飯。

 在南方壹些地區,則比較盛行吃冬至團(冬至丸),取其團圓的意思。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戶磨糯米粉,並用糖、肉、菜、果、蘿蔔絲等做餡,包成冬至團,不但自家人吃,也會贈送親友以表祝福之意。實際上,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間也有“吃了湯圓大壹歲”的說法。

  北方

 在我國北方許多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相傳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時看到受凍的百姓,便用羊肉和壹些驅寒藥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壹種叫“驅寒嬌耳湯”的藥物,施舍給百姓吃。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形成了習俗。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壹天要吃餃子也因為餃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間還流傳著“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諺。

冬至的來歷簡短3

  冬至習俗1:享祀先祖

 早在東漢崔寔《四民月令》中就已經有記載,說民間要向玄冥和祖禰供薦黍羊之物。冬至祭祖的記載,到了宋代才開始多了起來。《東京夢華錄》講京師最重視冬至節,至此日更易新衣,置辦壹些食物,享祀先祖。

 《武林舊事》說以餛飩享先,明清時代冬至祭祖開始盛行起來。嘉靖《江陰縣誌》記載:“節朝懸祖考遺像於中堂,設拜奠,其儀並依元旦。”在宗族制度非常盛行的南方地區,祭祖往往在祠堂中進行,嘉靖江西《南康縣誌》:“冬至祀先於祠,醮墓如清明。”

 福建省流行在冬至的時候祭祀始祖的風俗,如萬歷《建陽縣誌》說:“是日大族行祭始祖之禮。”福建祀祖用專門制作的粉米圓子,清人冬至祀祖壹般是祀於家,祭於墓,聚族而居的南方。往往像清明和中元壹樣,都會在自己的家廟祭祀祖先。

  冬至習俗2:九九消寒

 冬至這壹天壹到,便進入數九寒天。中國民間將冬至叫做交九或這是數九,即從冬至這壹天開始,每9天分為壹個“九”,***分9個“九”,數到81天時便“九盡桃花開”。

 中國傳統文化中,九是極數,乃最大、最多、最長久的意思。九個九即八十壹更是“最大不過”之數。古代中國人民認為過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壹日,春天就壹定會到來的。

  冬至習俗3:吃餃子

 冬至是中國農歷中壹個非常重要的節氣,冬至過節也是漢族傳統節日之壹,起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傳到今天。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的具體時間的到來。

 冬至這個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壹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歷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壹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時間最短、夜晚時間最長的壹天。在冬至這壹天中國南北方會有不同的習俗,北方大部分地區都會吃餃子、南方會和家人壹起吃湯圓,還有諺語:冬至到,吃水餃,也有這個節氣的很多詩詞和歌賦,還有壹些影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