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獅子
1945年8月18日,在抗日戰爭勝利後的第三天,周恩來把他和夫人鄧穎超的壹張合影送給了鄧小平。
照片的背面是周恩來親筆寫下的—— 送給小平、卓琳同誌留念 幾個情真意切的大字。
這也是鄧小平和夫人卓琳擁有的唯壹壹張周恩來所贈的照片,從1945年到2009年卓琳去世這張老照片被他們悉心珍藏了 64年之久。
周恩來和鄧小平,是新中國的兩位史詩般的傳奇人物,他們相識於20世紀初的法國,之後在半個多世紀的漫長歲月裏,他們壹直保持著親如兄弟的情誼。
從風雲變幻的戰爭年代,到和平建設時期,他們壹直親密合作,並肩同行。
鄧小平的小女兒鄧蓉後來回憶,她曾經問過父親這輩子和誰的關系最為親密,他想了壹想,緩緩地說道:
“還是妳的周伯伯,我把他看作我的兄長”。
1923年,19歲的鄧小平在法國投身革命,結識了比他年長6歲的旅歐中國***產主義青年團書記周恩來。
回國之後,在白色恐怖的上海,他們壹直吃住在壹起,生活在壹起,工作也是在壹起,那時周恩來是中央政治局常委秘書長,負責主持中央的工作,鄧小平是中***中央的秘書長,主持著中央機關日常的工作。
多年的相識,使兩個人的配合非常的默契。
雖然那時環境十分險惡,但是合住在公***租界壹幢房子裏的周恩來鄧穎超夫婦,還是經常聽到樓下傳來鄧小平、張錫瑗小兩口幸福的笑聲。
在之後十余年的作戰中,兩人通常壹個坐陣後方,壹個在壹線直面強敵,難得的幾次相遇也是匆匆而別。
直到1952年7月鄧小平建設大西南後,奉命進京擔任政務院副總理,周恩來和鄧小平開始了繼續並肩合作。
1954年10月15日,政務院更名為國務院後,召開第壹次全體會議,此刻開始鄧小平壹直作為國務院副總理協助周恩來工作。
這壹年周恩來56歲,鄧小平剛好50歲知天命的年紀。
那時候他們兩家都住在中南海,距離不遠,關系十分親密,在中南海有很多領導人的孩子和鄧小平夫婦的孩子壹樣都喊周恩來鄧穎超為周伯伯、鄧媽媽。
然而這段美好的時光沒過多久因為1969年的到來而中斷,鄧小平夫婦被分配到了江西勞動, 在北京苦苦支撐的周恩來仍竭盡所能的為老友壹家做了細致安排,暗中保護著他。
那時鄧小平夫婦住的地方沒有水,但是允許每個星期去江西的濱江賓館去洗個澡,像這種細節,都是周總理親自安排的。
在那個特殊時期,即便是壹個細微的照顧,都令老友在嚴寒的冬天感到無比的溫暖。
1972年,陳毅元帥在北京與世長辭,毛主席帶病出席了追悼會,在追悼會上裏穿睡袍外罩大衣的毛澤東提到了小平同誌屬於人民內部矛盾,在壹旁的周總理敏銳的捕捉到了這個積極的政治信號,開始為鄧小平的復出鋪路。
1973年2月,在江西勞作了3年之久的小平同誌攜家人回到了北京,在經歷了3個動蕩的春秋後,這對老友終於重逢了。
此時的鄧小平第壹次知道了周恩來的病情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程度,他久久的沈默不語,表情很是悲傷。
事實上自從1972年周總理重病後,醫護人員就要求他減少日常工作以配合治療,可是周總理卻說:
“我壹定要等到小平同誌回來再住院。”
1973年在周恩來的推動下,鄧小平的復出之事終於塵埃落定,心力交瘁的周總理終於松了壹口氣,正式向中央提出了告假休息。
1973年4月12日,在周恩來的安排下,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亮相,出席了歡迎西哈努克親王的壹行的宴會。
這是他自從1976年離開政治舞臺後的首次亮相,小平同誌的正式復出成為中外轟動壹時的新聞。
1974年4月6日,鄧小平前往美國參加聯合國大會第六屆特別會議,出行當天周恩來不顧病體親自率領眾人到機場送行,站在梯子上的鄧小平微笑著向眾人告別。
看著老友日漸消瘦的身形,他的內心十分的沈重,他知道,他們相聚的時間已經所剩無幾,所以在法國轉機時,小平同誌提出了要探訪法國街頭的壹間小旅館。
那是鄧小平與周恩來偉大友誼開始的地方。
五十年前,他們在法國這間小旅館壹同度過了許多的不眠之夜,寫下了眾多激情飛揚的革命文章。
等到要回國的時候,秘書就問小平同誌:
“您還有20美元零用錢準備怎麽用?”
壹旁的大使就說:“二十美元可以買壹百個牛角包,妳買點回去給他們分點多好。”
小平同誌立馬同意了,等他回去時第壹個想到的就是老友周恩來。
而等他從聯合國歸來下飛機時,第壹個出現在他視線裏的,就是周恩來那瘦弱卻堅挺的身軀,這壹刻,兩人的雙手緊緊握在了壹起,壹切信任盡在不言中。
這壹年周恩來76歲,鄧小平70歲。
那時周恩來的身體已經越發病重,經歷過幾次大手術的他整個人瘦到了不到100斤,身體虛弱到已經不允許他長時間的工作,於是他將起草四屆人大《政府工作報告》的任務交給了最信任的小平同誌。
從1949年起,這是周恩來擔任總理的第26個年頭,雖然不願承認但鄧小平也隱隱感覺到了這將是他敬愛的兄長所作的最後壹次《政府工作報告》。
1975年1月,從醫院直接來到人民大會堂的周總理,在2864名代表的矚目下,做完了他人生中最後的這份報告,他用那頗具磁性而又溫暖的聲音念道:
會議結束後周恩來向中央提出建議日常工作由小平同誌負責。
就這樣,復出壹年多的鄧小平被賦予了軍政大權,並開始大張旗鼓的整頓,然而,就算工作再忙,壓力再大,困難再多,小平同誌都會抽出時間去看望陪伴臥病在床的老友。
1975年9月的壹天,周總理的病情突然惡化,需要進行壹次大型手術,鄧小平、鄧穎超、李先念等人都在醫院守候。
就在即將進行手術的時候,周總理用盡力氣的問了壹句:
“小平同誌在麽?”
“我在我在”, 小平同誌緊緊的握住了老友的手。
周總理露出微笑,緩慢而激動的說道 :“過去壹年多的工作證明妳比我強得多。”
多年以後小平同誌依然深深的記住他被老友肯定的這壹幕,他對女兒鄧榕說道:“總理說的是心裏話,也是說給外面人聽的。”
1976年1月8日,偉大的周恩來總理永遠的停止了呼吸,在那場舉國哀痛的追悼會上,鄧小平為老友周恩來致悼詞,留下了兩人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生死之交中的最後壹次合影。
此時鄧小平已經72歲,而周恩來則永遠的停留在了78歲。
從1923年相識,到1976年周總理去世,這對相處了50年的生死之交,這對當年意氣風發的少年,從此生死永隔。
女兒鄧蓉後來回憶,母親卓琳幾十年沒看過鄧小平留下壹滴眼淚,但是在周恩來總理的追悼會上,在說那壹番感動世人的悼詞時,他,哽咽了。
周恩來去世後,按照他的遺囑,將骨灰撒向了山川大海,無獨有偶,鄧小平對自己百年後的歸宿也做了相同的選擇。
這兩位為了黨和國家的事業奉獻了畢生精力的偉大革命者,最終在大海中得以永生。
“周總理的壹生是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工作的人,他壹天的工作時間,總是超過12個小時,有時在16個小時以上,壹生如此。
我們認識很早,在法國勤工儉學時,就住在壹起,對我們來說他始終是壹個兄長,我們差不多同時期走上革命的道路,他是同誌們和人民很尊敬的人。”